如何记忆历史政治知识点
首先回顾一下牵线搭桥。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人类记忆的首要问题在于组织。”历史是指人们追求预期目标的活动。总之是过去式了。而任何一段历史都有一条“红线”贯穿其中。以“线”为单位复习,就是利用“红线”组织学生对所学的所有相关知识和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和总结,使之成网,便于记忆、掌握和理解。“线描”法要求教师引导学生用“线”来复习历史书中的相关知识,从“面”来编织“网”,使他们在最后的复习阶段有章可循,有指南可循,使学习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从而达到对所有历史知识的生动记忆和灵活运用。比如中国早期近代史,为了帮助学生理顺关系,可以用以下线索引导学生复习。
第二,分类复习。分类复习是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进行分类,提高复习效果。历史知识(如时间、性质、对象、任务、作用、人物等。)经常存在,事件中也有类似的方面。因此,为了提高复习质量,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分类,从而提高学生的分类、辨别和准确选择的能力。比如中国近代史和世界历史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时间,老师可以按照历史进行分类:一是六十年期(即时间相差六十年的事件)。鸦片战争发生在19世纪上半叶的前十年,即1840;鸦片战争后十年爆发太平天国起义,即1851年;二十世纪鸦片战争爆发已经整整六十年了。从太平天国起义到辛亥革命正好是六十年,即1911年;第二:四年期:(即时间差四年的事件),辛亥革命第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即1914);三、两年期:(即时差两年的事件),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第二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即1918)。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第二年,巴黎和会召开,中国发生了五四运动(即1919)。五四运动第二年,中国先进分子组织了马克思主义学会和社会主义青年团,上海* * *生产小组成立。次年,中国* * *生产党正式成立,华盛顿会议召开(1921)。这样,学生可以很容易地通过与年龄相关的分类,对中国近代史上九个重要的十年和历史事件进行分类。比如在引导学生复习历史人物时,可以把古代历史上著名的君主、大臣分别归类在一起。著名的皇帝包括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明太祖、康熙和乾隆皇帝。名臣有管仲、商鞅、诸葛亮、、方、杨炎、赵普、张。通过分类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得失、功过。这样,学生对中国古代著名君主和大臣的了解加深了。同样,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如戚继光、郑成功、沃八喜、林则徐等,可以归为一类,分析他们的功绩和民族英雄的意义,防止以大汉族主义评价历史人物,即以汉族英雄代替民族英雄。这样通过努力,学生的识别和选择能力也会相应提高,教学效果也就好了。
第三,复习发现知识。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发现并不局限于寻求人类未知的事物。确切地说,它包括了用自己的头脑获取知识的所有方式。”发现知识是学生理解知识、分析问题、获取知识的步骤和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分析具体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发现知识,使学生在学习中易于理解和掌握。通过知识的发现事半功倍。比如老师在讲史料分析的问题时,可以指出解决史料分析的关键是找出材料中不尽如人意的关键词(题目、笔记出处、相关重要词语)。其次,确定材料涉及的范围是中国史还是世界史,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根据上述要求确定需要解决的知识内容。让知识的运用清晰明了,切中要害。再比如解决历史人物对社会的影响问题。重点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中的时代造英雄的观点,即历史人物虽然能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但不是决定性因素。说到底,他们还是受到时代和社会的制约,只能在时代中创造英雄。如果用这个来回答1992年全国统考历史高考第48题,可以随时判断观点错误,判断观点正确,剩下的答案就迎刃而解了。
第四,锻炼引导。高考前时间有限,各种模拟题铺天盖地,各种信息纷繁复杂。面对这种情况,老师如何帮助学生在高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这就需要教师对各类习题的各种信息进行筛选,选出有代表性的,供学生使用和参考,从而达到以不变应万变的效果。比如习题方面,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的《中学历史教学参考》、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的《中学历史报》高中版、天津历史教学出版社、华南师范大学等权威习题。教师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个作为骨干,结合高考信息,选择一些习题让学生练习和点评,帮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学以致用,提高能力和学习效果。当然,老师也可以根据热点问题写习题,加深对自己能力的提高。
考前复习历史课有易有难。如何提高学生在高考中的优异表现,需要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更好的复习计划。本文描述的策略是否可行,还需要同行验证。
走出历史复习的误区
误区之一:泛泛而谈,没有针对性。
复习课程的内容和容量,加上高考综合科目的设置,为教师提供了发挥潜能、展示才华的机会。一堂好的复习课就像一篇优美的散文,散在形式而不在精神,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获得精神上的享受。要达到这种效果,就要加强复习课的针对性。第一,要针对历史的阶段性特征。历史的阶段性特征是一定时期内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把握历史的阶段性特征,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整体把握,也可以解决学生答题时“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问题,这也是学生很少在答题时,尤其是答题时扣分的主要原因。二是把重点放在课本上的重点难点知识上。重点难点知识是高考题的集中区域,是学生学习的“瓶颈”,难以记忆和理解。只有进一步深化和拓宽重点难点知识,多角度、多层次地理解重点难点知识,才能突破这本教材中的“瓶颈”,才不会在解题中遇到大的障碍。三是针对基本历史理论。相对于课本上的重难点知识,历史理论的教学难度更大,而且如果学生没有基本的历史理论,他们的答案只会罗列史实,达不到历史与理论相结合的水平。四是关注热点知识。所谓热点知识,是指历史上发生过,今天仍然存在的一些重要问题和现象。比如中国台湾省问题,中美关系,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与政治和地理知识密切相关。解决好这些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回答综合题的能力。第五,要针对学生的一些习惯性错误。
误区二:以练代教,敷衍了事。
在复习阶段,既要温故而知新,又要检查学生的薄弱环节,增强复习的针对性。但如果练习太多,今天一套,明天一套,就会出现以练代教的现象。用实践代替教学有很多弊端。首先是让学生陷入题海,疲于应付,没有一个消化的过程,久而久之,师生就会产生懈怠感。以至于学生抄袭答案来敷衍老师;老师在实践中没有创造力,成为只会抄别人题目的文案,复习的效果可想而知。其次,题目的难度系数很难把握,难了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难度小了会促进练习和考试的目的。复习阶段,问题满天飞,但很少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心理,适当把握问题的难度。再次,问题会太多,问题的科学性会失去层次,容易误导学生。而且每个提问者都会从自己的角度和立场提问,对同一个知识点会有自己不同的理解,这就导致了同一个问题会有不同答案的现象。所以在复习阶段一定要精挑细选练习题,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决不能让那些快题干扰了老师的视线,浪费了学生的时间。
误区三:猜题下注,投机取巧。
复习阶段临近高考,但一些老师往往根据自己以往教毕业班的经验和对近几年高考走势的不准确研究,对题目进行猜测和押题,这是不可取的。首先,从理论上讲,猜押是一种投机行为,因为你要承担不猜不押的风险。比如1997的高考,材料题里给了清初的经济部分,预测明年明清主观题没有。结果1998给出了明清的文化特点和原因。中国古代史主观题连续两年呈现后,预测1999永远不会呈现中国古代史主观题,但去年呈现了唐朝的用人政策。这些都让猜和赌的人瞠目结舌。其次,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猜题、押题会让学生产生依赖感,失去学习的主动性。依赖老师以往的经验和成绩是学生的普遍心理,很少有学生对老师的经验和观点产生怀疑。另外,在复习阶段经常会有一些高考信息发布会,打着考点的幌子,发布一些模棱两可的所谓高考信息。这些信息通过老师对学生产生更重要的影响,增加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所以复习阶段禁止猜测和对赌题。当然,老师也会对课本知识的某一部分情有独钟,认为这样更容易考上。这种想法是积极的。关键是我们只有在备课中才能充分体现这种思维。为了加深和拓宽可能考的知识点或知识领域,不仅要准备内容,还要准备形式,不仅要准备史实,还要准备所涉及的历史理论,以达到或接近高考的高度和水平。
综合文学模式下的历史回顾应注意四个“点”。
由于近年来实行“3+综合”考试模式,各科在这种模式下呈现出新的变化。因此,高三历史复习应重点把握以下四个“点”。
第一,抓住立足点
首先要以历史基础知识为基础,准确、完整、系统、牢固地掌握和灵活运用。历史基础知识。包括历史事实、历史观念、历史结论、历史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虽然目前的综合能力测试强调“变知识观为能力观”,但能力观是建立在基础知识之上的,离开必要的基础知识的能力只能是“空中楼阁”。比如2001综合卷18~22题的40题(1)都是“是什么”等基础知识题。这种情况在2002年的试卷上也有体现。如试卷第5题16、17题分别问的是城市、机构、成就,而第40题(1)问的是今天天山南北设置的军政机构名称,(3)问的是莫高窟反映了什么时期、什么样的宗教成就。
其次,基于高考相关的理论知识。哲学经济学和政治理论的一些原理与历史题目所考查的知识密切相关,其中主要的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社会基本矛盾原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理、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人和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理论等。这些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在历年的高考题中都有或隐或显、或直接或间接的考查。比如2001卷的13~17、18~22、38、40 (2)题都有体现;2002年的试卷,26题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37题体现了政治学的理论,38题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原理。
第三,立足创新好好复习。“能力立意”是高考的原则,创新能力的要求在高考试题中有明确的体现。比如卷2001中的18~22题,引导考生理解“思想解放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28题(3)可选择为小题,可以用历史或政治的知识回答,39题(2)的评分标准也是开放的。2002年,《北宋商业兴衰》等39个课题,《丝绸之路》等40个课题,重点考察历史与现实的关系。题目很生动,时代感很强,没有开放性和创新性的思路很难处理。这告诉我们要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敢于质疑,求异求新,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第二,找一个全面点
首先找历史系的综合知识点。综合考试还是以“学科内知识综合”为主,所以要集中精力做好学科内的综合复习,特别要注意那些与经济、科技、社会发展有关的或为今天提供借鉴的特殊历史知识。
其次,寻找历史、政治、地理的结合点。人类社会活动的现象由三个主要因素组成:地理、事实和意识。要完整地描述社会现象,展现社会发展的规律,就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因此,在文科综合考试中加强历史、政治、地理知识的联系、渗透和迁移,是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方向。比如2001年,23~25题,26~29题涉及政治历史综合;40题41题涉及政治、历史、地理的整合;2002年18、22题体现了历史与政治的融合,39、40题则是历史、地理、政治的相互渗透。
因此,在复习历史时,要注意选择能与地理、政治有机结合的历史骨干知识进行复习,以克服海战术综合训练、面面俱到、不分轻重缓急的缺陷。
第三,寻找历史和时政热点问题的融合。综合考查体现了以问题为中心,以人类正在面临和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为素材的思想,使试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反映了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变化,注重人文素质。比如2001的题目涉及科教兴国战略(13~17)、中美关系(26~29)、科技进步与经济结构调整(38),而40和41的题目则涉及“三农”、中非合作论坛等政治热点。2002年15~18题反映改革开放,20~22题反映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主题,23~27题反映科学技术是生产力,37题渗透国家主权问题,40题隐含西部大开发问题。这些都体现了对当今重大问题的关注和渗透在人、自然、社会协调发展中的现代人文意识。所以历史复习一定要注意和热点问题的结合,当然也不能盲目追热点问题,一定要考虑这类题的命题思路。
第三,找准切入点
在前两个“点”的基础上,找准切入点,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高考的命题思想决定了有些综合试题是以时政热点为切入点,考察行政历史地理的相关知识或能力。比如2001的26~29题,以中国近海频繁侦察为热点,考察了“门户开放”政策的历史知识;第40题考察中国现代土地计划随“三农”政策调整的史实。2002年27题以中国入世的影响为题,40题以西部大开发和中外交流为题,分别考察了科技革命和新疆历史知识。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中注意将相关的历史知识与时政热点联系起来,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学科与书本知识相融合的能力。
第四,做好答疑
对考生各方面知识和能力的考查,最终是通过试卷和考生的答案来表现的。历史学科强调的10能力中,对写作表达能力的要求是“准确、严谨、简洁”。这主要是指历史事实、概念、论点等。回答中应表达准确、简洁,思路清晰、逻辑性强、主题明确。这从高考题的参考答案就可以看出来。因此,要做好答题,在复习中选择题目,加强写作表达的训练。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高考中做到历史完整,观点清晰,层次分明,试卷干净,才能拿高分。
熟悉大纲,明确方向。
《考试笔记》是高考命题的基础,也是我们备考的依据。人们在解读考试说明时,更加关注考试的范围和增减的内容,这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但笔者认为应更多关注“基本题型及主要应试能力例题”及所附样卷。样卷显示了大概的题量和大概的题量比例,可以让我们知道未来高考试卷的长度和题量分布。同时是往年高考题精选。“例题”是考点专家认为比较成功,可以借鉴的高考题。仔细阅读理解“例题”题,可以窥视高考命题的方向。现在各种高考信息都在流传。事实上,最重要、最直接的信息都包含在“例题”和样题中。
比如,例子中有***8个问题和答案,其中有5个是比较题,甚至把我们认为不相关或者矛盾的东西放在一起比较。在复习中,要有意识地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形成网络,提高思维。
当前高三历史复习要重新整合知识,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提高思维质量。
首先,利用教材的标题,形成对教材的整体把握。读书不适合一下子读完。你不妨回忆一下某一阶段的相关章、节甚至副标题的标题,因为标题就是“提纲”,这些“提纲”的综合和归纳会形成“历史阶段特征和基本线索”。在此基础上,有选择地突破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法律法规和历史观念。由于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必然与其他知识点形成一种“互动”,即所谓的“大纲”。
其次,要注意知识的横向和纵向联系。横向来看,研究中国历史,就要把中国历史作为世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中外历史才能融为一体;中国史和世界史要始终考虑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国际关系、科技、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多层次、多角度、立体化的思维。纵向上,不要拘泥于政治史、经济史等传统模式,而是在每个大题目下进一步提炼形成若干小题目,对于文科综合考查尤为有效。
回归课本,夯实基础。
目前应该跳出题海,留出更多时间回归课本。越是临近高考,越是要求我们“返璞归真”。考试笔记列出了10的能力要求,第1条是“对重要史实、历史概念、历史结论的重新认识和再现”。这种重新认识和复制的能力,是实现一切更高层次能力的基础。
当然,这种回归绝不是机械的死记硬背。笔者认为回归课本应重视以下内容:①重视理解和掌握。记忆只有理解了才能持久,只有融会贯通,才能在考试中明确题干和题干的内在逻辑联系,做出合理的逻辑推理。②关注主要知识。骨干知识是指能够对历史进程产生广泛影响的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法律法规。全面深入地掌握了历史的主要知识,就掌握了历史发展的脉搏。③重视历史概念和结论。这是考试说明第1条的能力要求。应从内涵和外延等方面准确把握历史概念,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历史概念和结论。④注意原因和影响。前因后果往往比较抽象,很多人很难记住,也很少关注,但却是命题的“亮点”。⑤注意检漏。平时一些没被重视的盲区和盲点,此刻一定不能放过。
掌握技能,提高成绩
为了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在备考时也要加强应试技巧的训练。
首先,考试技巧。考题正确与否,是考试成败的关键。目前历史学科高考主要包括三种题型。现以问答为例,简述审题注意事项。
请看高考题目:“简述18世纪至19世纪中叶法国社会经济和阶级关系的主要变化,并根据这一变化分析1789革命与1848二月革命的主要区别。”一审时间。这个题目的时间限制是“18世纪到19世纪中叶”。乍一看跨度很大,但是“1789革命和1848二月革命”这两个点缩短了之前的跨度,难度也相应降低。所以要静下心来仔细阅读问题,反复推敲。二审关键词及答案。以上问题的关键词是“社会经济”、“阶级关系”、“重大变化”,即经济形态、经济现象、阶级构成及其关系发生了哪些变化?答案是:比较两次革命的“区别”。考试准了,思路就清晰了。考试的第三层含义。即解读命题意图。为了让考生有足够的思考空间,考试中心对试卷的篇幅做了适当的微调。考生不要稍微扫一下题,马上回答。借用一句老话:把问题看三遍,问题的意思就出现了。
其次,答题技巧。关于材料分析的问题,笔者建议:先看问题,带着问题读材料,有的放矢;然后把材料分成不同的层次,进而获取有效信息;最后,把问题和资料与课本的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有些问题的答案可能就在课本里。在处理问答时,笔者主张:一是明确要回答的事项,回答的内容必须与要回答的事项密切相关,不能回答无关的问题;其次,分层回答,一层就是一段,不要一气呵成;再次,注意主观答案的客观化,不要只盯着某一点,要善于抓住关键词和句子,注意发散思维,多层次多角度寻找其他点;最后,我们看分答案,高考卷主观题后面是有分数的。分数的多少基本反映了问题的难易程度和答案的比重。注意一下,有助于我们把握答题的分寸。
第一,加强复习的主动性和计划性。
就一个章节而言,你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能马上理解并记住的历史知识可能只有20%,而你在课堂上或借助一个自学大纲能理解并记住的历史知识可能达到90%以上。因此,我们必须有强烈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
自主学习,一定要有自己的复习计划。制定计划的依据主要有三个:一是高考及相关大考的时间安排,二是自己的学习情况,三是老师的复习进度。模拟考试前的考试可以看作是小考。不要太在意小考,该复习就复习,不要完全被老师的测试或者考试内容牵着鼻子走。
在课堂上,如果你觉得自己对这个问题或话题有了完整的理解,可以不听,但一定要自学。这只适用于学习成绩好,考试成绩好的同学。
二、熟悉课本,掌握基础知识,熟悉章、节、重要历史现象及其关系,找出历史发展的线索和重点难点。
我精心拟定的历史教学内容自学大纲有以下作用:一是梳理历史发展的线索;第二,将教材中的文章分解成知识点;第三,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组合,形成逻辑知识群或题目;第四,解决一些困难;第五,给学生一些练习和思考的机会(主要是填空)。所以同学们可以好好利用,按照自学大纲来复习。
这个复习环节一般要在第一个模型前两周左右(最好更早)完成,其关键是形成对历史现象的时空感和对课本知识点的方位感。
第三,勤于记忆,循序渐进。
记忆不可避免的会被遗忘,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率会逐渐提高。而已经背下来的知识(几分钟以上就记住了),通过简单的复习就能很快恢复。在高考第一轮复习中,一定要记住所有可能的知识点,这样在总复习中,即使一时想不起来,也可以通过再次复习,迅速恢复记忆力和思维活力。千万不要指望在总复习中临时抱佛脚,因为那时候,你会更加时间紧迫,更加焦虑,记忆力可能会比平时差。所以要在有效时限内(比如上课或复习当天,第二天,一周内)连续记忆和回忆几次。第一遍重在记忆,第二、三轮重在记忆。记忆的两个环节中,回忆更重要,能更有效地巩固记忆。所以在任何复习过程开始之前,建议先回忆知识,或者试着思考一个问题的答案,然后带着问题去学习。在复习的过程中,也要多使用回忆的方法。如果你不记得,你读一万遍也不会记得。
第四,总结知识,积累复习资料。
这个复习环节既有基础知识的归纳,也有综合历史知识、历史制度、历史现象的归纳(纵向或横向)。
汇总的复习资料应具有以下特点:存放在一两个资料中;简洁明了,减少干扰;系统全面;重点难点突出。目前有很多课外复习资料(书籍或者网页)可以参考,但是很零星,没有自己加工消化过,所以不太熟悉,需要自己整理消化。此环节应在第一单元(4月初)之前完成。
第五,适当练习,查漏补缺?选择一本课外参考书,认真系统地自学,包括练习答题。
认真对待学校给的习题,不懂就问。
注重试题的学习,掌握解题的关键,不要盲目练习;把容易出错的问题标注清楚,适当归类,避免再次出错。
第六,有放松,劳逸结合。
首先,高强度的学习不可能持续几个月。经过一个月左右的高强度学习,可能需要适当放松,减少学习量,降低学习强度。
其次,通过体育和娱乐活动,消除脑力劳动带来的疲劳,达到休息的目的。
第三,精力充沛,学习效率高的时候,要加倍努力,连续作战;当你大脑不灵活,心情不好,不断打瞌睡的时候,就不要那么果断的学习,赶紧休息或者运动。
第七,选择一本课外参考书,认真系统地自学。创造条件下载课件,认真复习。参考书介绍:优化学生用书设计;综合能力测试备考指南。历史(华斌主编);高考总复习专项训练(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没有坚实的系统基础,能力就会成为空中楼阁,无所依托;没有刻苦踏实的学习精神,高分只会是梦想,无法实现。
一般来说,第二、第三复习环节同时进行,第四、第五环节也要适当穿插。在复习后期和总复习阶段,要逐步向四、五节转移。
每个人的情况不同,以上建议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