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白银是谁发明的,又是如何加工的?

银的发现早于春秋战国时期。据史料记载,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古代的劳动人民就知道了银矿,并将白银收集、提炼、加工制成饰品。人们普遍认为白银是一种贵金属,然后在后来的朝代,国王们开始用白银作为赏赐,也有人开始用白银行贿。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开始慢慢使用白银,白银开始转化为货币。魏晋至隋朝,白银开始以钱币的形式流传,朝廷将白银制成铜钱作为货币流通。然后到了晋代,银开始以锭的形式出现,开始提高质量。然后随着时代的发展,白银开始被制成锭。官银就是印有朝廷标志的银,是不允许民间私用的。民间的银大多是碎银,也有一些没有标记的银。白银加工前期采用熔炼法,后期采用熔炼法或吹灰法,即将白银熔化,用铁棒搅拌,里面的杂质会被氧化,附着在铁棒上带出。贡熔法的吹灰法是在破碎的银矿中加入铅、锰熔化,去除浮铁等杂质,制成昂贵的铅(银铅合金)。昂贵的铅在“吹灰床”上加热熔化,铅渗入灰中,只在灰上留下银,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然后重复同样的过程,提高吹灰银的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