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汉语发展的阶段应该是具体的。
2.春秋时期出现了类似国语的“雅言”。孔子周游列国,用这种语言传道授业,而不是家乡的方言。
3.“官话”是明清以来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方言。清政府规定“举人、练习生、贡监、少年,不通晓国语者,不得送考”。虽然官话在明清时期已经成为官僚和知识分子的通用语,但它并没有被中国的统治政权所普及,也不为大多数中国使用者所熟悉,甚至没有合法的称谓。
4.民国成立后,民国教育部于1913年2月在北京召开“读音统一化会议”,以一省一票的方式,批准了“以北京读音为主,兼顾南北”的6500余个汉字的“民族读音”,并决定整合各地方言,制作标准的“民族读音”,即“旧民族读音”。
5.现代汉语可分为标准语(普通话)和方言。普通话以北京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型的现代白话文为语法规范。2000年6月5438+10月31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确认普通话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6、2012 12 2月4日,教育部、国家语委联合印发《国家语言文字工作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以下简称《纲要》)。
纲要提出了语言文字工作的总体目标:“到2020年,全国基本普及普通话,汉字社会应用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汉语拼音发挥更好作用。语言文字水平基本满足社会需求,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扩展数据:
汉语的音节结构;
汉语音节可以分析为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声母是声母,其余是韵母,声调是整个音节的音高。声调也被认为是音节的一部分,因为汉语声调是有语义的。
比如“汤、糖、卧、烫”四个字的声母都是T,韵母都是ang。只是因为声调不同,意思也不一样。它们代表语言中的四种不同的语素,被写成四个不同的单词。
声母是辅音。最复杂的元音由三部分组成:中间音、主元音和结尾。韵尾有辅音和元音。北京话有23个辅音。中间有三个:I,U和≤辅音以n和ng结尾,元音以I和U结尾。
组成音节的四个部分,声母、介辅音、主元音、末元音,只有主元音是必不可少的,其他三个部分都不是必须的。这种情况可以从表65438中+0音节的成分举例看出。北京话声母见表2,北京话韵母见表3。
1918,当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话音标,是利用汉字制成的一套音标。这套字母将主元音和次元音用一个符号组合在一起,体现了声母和韵母二分法的传统精神。音标流传很广,影响很大,台湾省一直沿用至今。
百度百科-标准汉语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