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北京市通州区政府工作报告总体思路、目标和主要任务。

新的一年,国内外经济形势继续向好,全国和北京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更加巩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形势更加明朗,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更加有利。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和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后,迎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高潮。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世界城市的战略目标,将“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三大理念深化为行动计划,作出部署。加快重点新城建设,集中力量建设通州新城,成为新时期北京发展的重要战略。党的十届七中全会明确提出“以通州为中心,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尽快形成适应首都发展需要的现代化国际新城”,将通州新城建设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充分体现了通州新城在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充分表明市委、市政府对通州新城建设成就的高度肯定,这是全区多年扎实工作的成果,也是全区人民热切期盼的福祉和未来!

2010是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的一年,也是全面推进新城建设的重要一年。市委市政府对通州新城寄予厚望,这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性机遇。我们要进一步统一思想,立足当前,放眼长远,统筹规划新城科学发展的宏伟蓝图,高标准规划建设,高质量服务管理,高水平开放发展,在北京迈向世界城市的进程中,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新城。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竞争意识和发展意识,树立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努力开创新城科学发展、社会和谐进步的新局面!

2010政府工作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市委十届七次全会和区委四届九次全会工作部署,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着力建设“创意通州、 按照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要求,建设“活力通州、和谐通州”。 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在新城建设上做出重大举措,在产业发展上抓好重大项目,在城乡一体化上实现大发展。

2010年,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税收总收入增长1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长。

2010年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一是抓住机遇,采取大举措,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新城

抓住北京加快重点新城建设的历史机遇,在运河核心区规划建设、土地一级开发和旧城改造、重点功能区和重要城市节点建设等方面推出重大举措,加快新城建设步伐。

高标准规划建设新城核心区。瞄准世界一流水平,高起点规划新城发展,与国际设计机构合作,高标准完成运河核心区规划深化。创新开发建设体制机制,引进具有国际市场开发实力的战略合作伙伴,积极引导国内外优质资源向新城核心区集聚,形成以总部形态为特征的高端文化商务中心区。集中资源,重点建设运河源头五河交汇处,优先推进区域内土地一级开发、市政交通和滨水景观建设,逐步建成体现“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理念的典型示范区。

加快重点地区开发建设。继续保持投资平稳较快增长,加快新城土地一级开发和旧城旧村改造。大力推进运河核心区土地储备工作,启动西海子周边棚户区改造,推进源头岛、北街等重要地块一级开发,推动上海营地块、洋坨村地块尽快入市。实现商务园区内外全部路网化,完成景观公园建设,实现市场3750亩土地交易,启动金融街分区和商务园区示范园建设。全面启动宋庄文化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土地一级开发和重点项目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推动北苑商务区城市综合体项目加快落地。加快亦庄线“两站一街”、主题公园、新北京东站、M6轨道交通等重点区域土地一级开发。更加注重土地一级开发与二级开发的有序衔接,形成新城土地开发、储备、入市的良性循环。

继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重点功能区对外交通,加快构建运河源头五河交汇处便捷交通体系,打包一批道路市政设施建设项目,加紧办理前期手续,争取早日开工建设;绿园北街二期、绿园南街西段、朝阳北路东延三期、张才路北延等工程开工建设。完善新城路网体系,打通乐毅西路、芙蓉路等多个道路断点;准备临河里路、东六环西侧路、梨园路等南北通道;筹建九德路二期、松浪路南延等一批南部交通干道;实施玉桥西路、梨园北街等道路微循环改造工程。加快完善市政设施,推进老城区集中供热改造,新建9座换热站,全部关闭西南城区分散燃煤锅炉房,置换供热面积200万平方米;加快三河热电联产项目进程,争取向部分地区供热。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信息化升级工程,建设3G网络基站,编制运河核心区、商务园区、“两站一街”等重点区域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提高滨水生态环境建设水平。围绕五河交汇点,集中开工一批水利工程,开工建设河东再生水厂及配套管网,完成北运河城区段补水净化、通惠河北部城区截污等一批项目。加快生态景观建设,实施《北京市绿化条例》,实施“绿色北京行动计划”,完成万亩滨江森林公园“六园十八景”建设,建立城乡一体的大园林、大绿化、大生态格局,初步形成水绿交融的生态景观。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继续推进建筑节能、黄标车淘汰、“三高”企业退出等相关工作,倡导低碳生产和生活方式,努力建设低碳新城。

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加强市容环境管理,配合市政相关部门建设市级生活垃圾综合利用园区,继续推进公厕改造、垃圾收集场建设、乡镇生活垃圾分类等工作。进一步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加大脏点、乱点治理力度。推进区级环卫运营中心改革,逐步实现政事管办分离。积极开展国家卫生区创建工作,力争年内通过验收。加强交通引导,重点治理交通混乱和拥堵,完善公共停车场、交通标志等静态交通设施,最大限度提高道路通行能力。适时开展公交客运改革,规范小客车运营。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强化城乡结合部综合治理,重点整治低端市场、失业人员集中居住区等无序场所,整治违建、无照经营等违法行为;完善“以业控人、以房管人、以证管人”的流动人口管理机制,着力规范出租屋管理,加强动态监管和服务,控制人口无序流动,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第二,调整结构,提高水平,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围绕调整结构、提升水平,着力培育实体经济,狠抓重大项目建设,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

突出高端运营,提升园区发展水平。把园区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的主要空间,创新开发建设模式,与国内外先进园区合作,提升园区整体运营水平。夯实园区发展基础,统筹土地一级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确保重点产业项目用地及时供应。

突出大项目带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壮大总部经济,推进光电总部集群、中国趋势集团、阳光保险等一批项目建设。充分利用北京引进总部企业的优惠政策,大力引进跨国公司、央企总部和民营企业总部,支持R&D、结算、采购、营销等贡献率高、辐射力强的总部项目建设。积极发展供应链物流、电子商务等现代物流高端业态,提高物流业服务现代制造业的能力和水平。适应高端产业发展和高端人群消费需求,继续引进大型商场、餐饮、酒店,促进高端商贸发展。大力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深入挖掘运河文化内涵,扩大运河文化、宋庄画家村等特色品牌影响力,整合旅游资源,促进旅游、文化、体育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抓住北京建设自主创新型城市的机遇,积极争取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优惠政策,力争在科技成果引进和产业化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大力引进低碳、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推进北汽控股动力总成产业基地建设,促进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

突出观念创新,提高招商引资水平。瞄准国际合作市场,积极引进全球高端战略合作伙伴,参与我区产业投资,开发建设园区功能区,实现跨越式发展。搜索高端领域信息,收集一批引领危机后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高端产业项目信息库。寻找以产业规划为目标的项目,抓住中央和北京市出台产业振兴规划的契机,积极争取一批落实全市产业规划的重大项目落户通州。瞄准一流人才打造队伍,着力培养和引进一批懂区域情况、懂政策、懂产业、精管理的专业招商人才,创新招商思路和工作方法,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的实际效果。

三、抓三农、强镇,迈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步伐。

全面提高新形势下三农工作水平,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努力走在全市郊县前列。

加快城市化进程,打造新的战略发展空间。以旧村改造推进城镇化,加快新城、小城镇及周边开发区范围内的旧村改造,启动50个村庄改造。依托新城区重点功能区和重要节点的开发建设,加快新城区范围内的六合新村、杨坨、曹苑等旧村改造,做好各项社会保障的对接,提高社会化管理水平,加快城镇化进程。以小城镇建设推进城镇化,加快以建制镇中心区为核心的小城镇建设,重点加强市政道路、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启动一批土地一级开发项目,提高小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以镇域经济发展推进城镇化,依托工业园区和农民就业基地,发展镇域经济,促进资源集聚,带动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城乡一体化基础。完善村庄规划体系,完成120个村庄的规划。全面完成“12全覆盖工程”,确保100%全覆盖。深入推进“五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启动180基础设施,整体推进村庄建设。继续实施“点亮、温暖、循环”工程,完成节能路灯安装、太阳能公共浴室建设等各项任务。

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科技含量,加快设施农业发展,推进都市现代农业生态走廊建设,新发展设施农业1万亩。推进农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实施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工程,完善50个农业观光采摘园基础设施建设,整合农业旅游资源,建设一批乡村旅游产业带和休闲度假示范村。推进农业与加工业融合发展,延伸都市农业产业链,培育壮大一批具有竞争优势和较强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技术开发、深加工和市场推广水平。

深化农村改革,形成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经营性、财产性和工资性收入。全面推进村级产权制度改革,启动50个村,完成35个村的改革,让更多农民成为有资产的股东。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向经济社会效益优良的都市农业项目流转,实现流转面积1万亩。规范发展3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现“兴林富民”。

第四,促进和谐,惠及民生,开创社会建设新局面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让人民群众享受发展成果。

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加快科技教育发展。围绕科技北京“2812”建设项目,抓好一批市级重大科技项目的实施,继续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管理服务,提升科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完成宋庄中心小学等学校建设,继续推进校舍安全工程和中小学办学达标工程,积极开展课程改革试点工作。加强公办幼儿园建设,促进学前教育规范化发展。完成区职教学校建设并投入使用。推动建立各种学习型组织。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实施新型医疗卫生机构设置规划,整合区域医疗资源,加快六合医院、中医院等区域性综合医疗服务中心建设。完成潞河医院手术病房楼建设,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以重大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为重点的疾病防控体系。促进文化体育繁荣发展。启动区文化馆建设,完成广播电视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启动梨园体育中心和新馆前期工作。打造特色文化品牌,举办运河艺术节等文化活动。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推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向综合管理服务延伸。加强组织领导,做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提高就业促进。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支持和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自主就业。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公共就业服务,加强对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的就业援助,切实提高就业率。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全覆盖。大力推进社会保险征缴,协调解决青年和低收入群体的参保问题。全面实施城镇居民参加大病医疗保险。启动区级社会福利中心建设,加快全区“老年人服务中心”建设,积极探索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试点工作。实施居家养老助残“九支政策”,完善老年人社会保障体系。加强住房保障工作。完成半壁店、毛静嘉园、玉桥东社区83.7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限价房建设,加快玻璃钢厂、制线厂等地块政策性住房项目。完善政策性住房建设和管理机制,适应新城区土地一级开发和旧城旧村改造的需要,进一步完善拆迁安置与政策性住房建设的有效衔接,更好地满足拆迁人的住房需求。

全面加强社会建设。在40个社区开展社区标准化建设试点工作,逐步理顺社区居委会和社区服务站的工作职能和运行机制。深化楼门文化建设努力创建和谐社区。加快农村社区建设,力争完成100个农村社区服务站和6个镇级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做好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做好社区住房和配套设施建设,同步推进城中村棚户区改造中社区配套设施的规划、建设和验收。

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强化基础工作和薄弱环节管理,充分发挥基层专职安全员作用,以高危行业安全监管为重点,全面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坚决防控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完善应急体系建设,夯实应急管理基础,提高防范和处置突发事件的综合能力。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维护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爱首都、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巩固发展首都文明区成果,争创全国文明区;继续开展“双拥”工作,推进全国“双拥”示范城市建设。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充分发挥工青妇等群众团体的作用,切实做好侨务和对台工作。

五、优化环境,促进发展,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

按照北京市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有关要求,深化改革,转变职能,提高效能,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巩固机构改革成果,按照新的“三定”方案,理顺职责关系,落实部门责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坚持和完善行之有效的体制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在加快新城建设、促进产业发展、全力服务群众等方面继续挖掘潜力,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自觉接受CPPCC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民主监督,认真办理NPC代表和CPPCC委员的议案和建议。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加强行政执法监督,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监管,进一步做好依法行政宣传培训工作。

加强勤政廉政建设。认真落实中央、北京市和区委关于加强廉政建设的一系列部署,深入开展廉政风险治理,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和大额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扎实开展作风建设,切实做到勤政为民、进取务实、廉洁高效。

各位代表,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新城,是市委、市政府的重托,也是全区人民的期盼。光荣的历史使命落在我们肩上。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饱满的精神和高昂的斗志,投入百倍的精力,作出百倍的努力,努力工作,扎实工作,迎接北京新城建设的新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