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海革命历史
琼海历史悠久。汉代属朱雅县,三年前属涿鹿县,建武十九年改为朱雅县。三国时属朱雅县涿鹿县。晋代属合浦龟甲郡。南北朝时期的宋、齐、良辰,先后隶属于越州诸路和郡、雅州和郡。隋朝属于路演县,朱雅县。唐太宗贞观五年(633年),唐高宗显庆五年(660年)荣琼郡改为乐惠郡,郡治在南关村,又称李黑村;五代时属琼州。宋徽宗大观三年改万安军,后又回到琼州。元末二十八年(1219),在华乐会县西北设立会同县,治县永安乌石(今伊毛集镇)。明清时期的乐社和会同,都属于琼州府。
民国3年(1914)5月,会同县改为琼东县。1950年4月27日,琼东、乐惠两县解放,归广东省海南行署管辖。1958 12经期国务院批准,琼东、乐惠、万宁三县合并为琼海县,建嘉积镇。六月,1959,11,万宁郡重新沉淀,但琼海郡一直沿用至今。4月1988后,归海南省管辖。1992 165438+10月6日,经省政府同意,国务院批准,撤销琼海县,设立琼海市。
琼海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是琼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革命先驱杨善姬和王文明在这里点燃了革命的火种,为琼崖23年红旗不倒立下了汗马功劳。1931 5月1日,中国工农红军琼崖独立支队女特务连——红色娘子军在这里诞生,战争的硝烟给她染上了中国妇女解放运动最悲壮、最传奇的一面旗帜。
琼海风景秀丽,自然资源丰富,是海南省东部沿海经济、文化和水陆交通发达的地区。发源于五指山的万泉河,自西向东,像一条白色的丝绸带,一端系着历史,另一端指向未来。万泉河哺育了两岸勤劳淳朴的人民,在古文明史上书写了灿烂的黎苗文化。
春秋时,物换星移。“万泉河清澈见底……”这首歌全国都在唱。我不知道是歌曲让这条河出名,还是这条河让歌曲到处流传,还是两者兼而有之,但万泉河的自然景观和漓江一样,比漓江更好,让游客赞叹不已,流连忘返。如果沿着万泉河逆流而上,万泉河的流水是不断变化的。汹涌时急如龙,平缓时稳如纱。清澈的河水连绵湍急,两岸郁郁葱葱的天然椰林像一条绿色的毛巾铺在美丽的蓝天下,让人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