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的起源?
1,最早的“鞭炮”是竹子燃烧发出的爆裂声。
《荆楚纪年》载:“焚火抛竹,以声爆破,可驱魔”。
2.唐朝初年,“药王”孙思邈(公元581-682年)首先描述了硝石、硫磺和含碳物质混合在一起制成火药的“硫磺潜火法”。
相传孙思邈隐居在浏阳。浏阳城东一直有“孙茵崖”“姚希桥”“圣冲观”(两年前重建)等地名。现在又有了新的“思妙园”。
3.初唐时期,浏阳大姚人李苗(生于公元601年)将火药装在竹筒里,用铅丝点燃,发出较大的响声和强烈的烟雾,驱散山岚的瘴气。这就是“硝酸鞭炮”的原型。
因此,李益被奉为“烟花之祖”。
4.到了宋代,民间开始用纸筒包裹火药,用麻杆编成细绳,制成“枪”。
这项传统工艺已经延续了近千年。
5.清朝康熙帝的《浏阳县志》记载:“后人把一卷纸做筒,其实叫硝大鞭炮,还回去的叫春雷。除夕夜,喧哗不绝。”
——在这里,鞭炮已被广泛应用于送旧迎新、婚丧嫁娶等场合。
6.清末民初,浏阳县商人李·“恢复和发扬祖上失传的技艺”,制作烟花。
当时,一种叫做“地老鼠”的物种一直流行到上世纪末。
7.上世纪80年代初,浏阳开始研制具有国际水准的“礼花弹”,完成了从“玩具烟花”到“大型烟花”的跨越。
此后,“浏阳花炮”频繁出现在国内外大型烟花汇演上,让世界的黑色夜空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