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泗县的历史溯源
宋元时期,常德城经济进一步繁荣,全国各地商人云集。他们在江浙乐师、歌手的陪伴下,往返于袁、李之间,他们的时令小调逐渐在湖滨地区流传开来。元末战争,大量外国人涌入常德,使得各地民间艺术广泛交流。王宓的娱乐活动无疑对民间歌舞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正是在这种环境下,常德丝弦这一独特的地方流派逐渐形成。她继承了唐诗,边说边唱,借鉴了调、元杂剧、昆曲的音乐模式,从本地及外省民歌、时令小调中汲取营养,用通俗易懂的常德方言演唱。
清代中期以后,由于商业的繁荣,常德的文化艺术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常德丝弦的歌唱活动,已经逐渐从文人自娱走向了市场。再加上常德人有大碗喝茶的习惯,所以常德思贤在茶社发现了怀孕的胎盘。商家老板为了招揽生意,热闹出场,纷纷邀请泗县艺人献唱表示祝贺。随着丝弦艺术的日益流行,道光年间出现了以唱小曲为职业的艺妓。各地纷纷出现丝弦社,涌现出一批有成就的丝弦艺人。他们和文人一起整理、编纂丝弦歌本。其中,何是最有影响的。经过他的整顿,流传至今的传统曲目有《双下山》、《二梅子》、《黛玉葬花》等十几首。
清末,常德萧福祥的商号里已经出现了泗县的木刻歌本,常德、澧县等地形成了作坊刻歌本的街道。刻在歌本上的曲目包括《孟姜女荀赋》和一些小调,这些曲子被称为曲本或班调。从此,常德泗县曲牌就在大街小巷流传开来。
清末民初,西方音乐和京剧的传入对常德丝弦音乐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此时,丝弦唱戏活动从城市辐射到农村。泗县艺人为了满足长期演出的需要,将目光转向戏曲,移植剧目,借鉴传统戏曲的造腔技法,形成常德泗县老路,轻松唱出长篇故事。著名丝弦家许等人对四川曲牌进行了改造,通过模仿四川古道,创造了新的四川古道腔,使丝弦音乐的琴腔在元、李时期更加完善和流行。
日寇隆隆的炮声掩盖了常德丝弦新的雅韵之声。常德血战让常德军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常德泗县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厄运。一时间,丝弦社纷纷解体,丝弦艺人被迫另谋生路,无聊之人只好沿街乞讨卖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常德丝弦艺术获得了新生。各地成立了民间艺人表演团体,政府有关部门组织力量帮助艺人改进旧观念,收集整理传统曲目。文艺工作者和民间艺人共同改革丝弦,创作新曲目。
“文革”期间,所有丝弦演唱团体相继遭到冲击和解散。此后,许多有识之士或脚踏实地地收集、整理、研究,或撰写文字呼吁抢救常德泗县。被誉为“常德丝弦第一人”的黄辉,从事丝弦工作20余年,收集了数十万字的丝弦资料和大量的乐谱,七易其稿,最终成为《常德丝弦音乐集》一卷,被印成册。2008年出版《常德丝弦》一书,被收入《常德市建设文化名城系列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