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康熙认为“万里长城空在万里”,长城的防御价值毫无用处?
从历史上来说,长城没有任何作用。即使是生产力和工程技术落后的游牧民族,也能突破长城,驰骋关内。但从纯军事角度来看,长城确实有作用。
长城作为防线,不仅要沿线布置防御力量,还要在后方布置机动部队进行机动作战。此外,还要选择战略要地,设置多道防线,层层抵抗,为机动部队打造战机。但就实际情况来看,修建长城的朝代要么没有合格的机动部队,要么没有设置多道防线。这两种情况的结果就是防线不深,敌人往往在一点打开缺口,整条防线就会失去作用,成为摆设。这是军事家的大忌。而且即使做到了这两点,也往往会导致部队过于庞大,并引发一系列其他问题。比如明朝鼎盛时期武装力量达到200万士兵,长城沿线有几十万边防军,至少账面上是这样。但这也带来了严重的吃空饷问题,士兵工资被严重克扣拖欠,战斗力低下。
这也是康熙认可万里长城空在万里的说法的原因,因为理论上长城是很好的,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长城不是清朝修建的,主要是因为蒙古和新疆被军事、政治、经济手段变成了帝国的领土,所以帝国的战略纵深大大扩展了。所以大清帝国一不患北境,就把蒙古和回部变成了帝国边防军,八旗军队也驻扎在东北。所以大清帝国没必要把长城看得太重,因为如果出了事,这些边疆地区可以帮助帝国赢得调兵遣将的时间。
而且大清帝国的武装力量也没有那么庞大。八旗绿营加起来有80万,八旗绿营有大量的机动部队,足以应付边境地区的战事。更何况边境地区有大量的少数民族武装,足以为八旗绿营的机动部队争取时间。
所以清朝也省了不少军费。再加上合理的经济政策和税收制度,大清帝国无需搜刮普通百姓筹集军费,而是依靠国库应付。
因此,在鸦片战争之前,繁荣的大清帝国大规模扩张疆土,奠定了近代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