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床的时间分布
根据目前的资料,我国最古老的矿床是冀东迁安市太古宙曹庄组中的杏山、闹玉门、黄白峪等一些中小型带状铁矿床。其中,兴山铁矿为中型铁矿,规模较大(铁矿储量51.46万吨)。条带状铁建造的铁矿床常与角闪岩、铬铁矿石英岩、硅线石斜长片麻岩和长英质* * * *共生,变质作用从高角闪岩相到麻粒岩相。原岩建造为硅酸钙-基性-泥质-铁硅质沉积建造,常以大小不一的包裹体分布于早英云闪长岩和新太古代的花岗闪长岩和花岗岩中,零星分布(见图650铁矿为贫、条带状、条带状,中粗粒结构。主要矿物为磁铁矿、应时和镁铁质角闪石,次生矿物为阳起石和普通角闪石。磁铁矿的δ在5.08-6.50之间变化较窄(钱祥林等,1985)。与条带状铁矿床* * *产出的斜长角闪石Sm-Nd等时线年龄为3500Ma(Jahn B.M .等人,1987),铬铁矿石英岩中锆石U-Pb年龄大于3600Ma,因此黄白峪、杏山等铁矿床的形成年龄大于等于3500Ma,不仅是中国最古老的。其形成环境为火山沉积盆地,大陆边缘相对稳定。
2.中国前寒武纪大规模成矿时代。
本书中的大型成矿作用是指至少1超大型或1超大型矿床或至少3个大型矿床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按此标准,中国大规模成矿最早在中太古代(3.2 ~ 2.8 Ga),但矿物单一,只有铁矿,是条带状铁矿床。这一时期,冀东、密云、辽北、阜平、内蒙等地形成了一批铁矿床,如冀东迁安的水厂、孟家沟、龚店子、大石河等,构成了迁安铁矿区。北京密云的冯家峪、密北、安民、沙场、马圈子矿床;辽北的罗布坎、小莱河、敖牛等矿床;冀西阜平的桑关、黄石口、东庄矿床;内蒙古好来沟等矿床。但除冀东水厂超大型铁矿(储量9.02亿吨)、迁安大石河、冀东和密云冯家峪、密北和安民铁矿外,大部分铁矿为中小型矿床,甚至为矿点。该类铁矿的地层分别为迁西群、浑南群、密云群和阜平群。以冀东迁安铁矿区为例,条带状铁建造常与角闪岩麻粒岩和黑云母紫苏角闪岩片麻岩形成夹层带。铁矿层上部有硅线石石榴石斜长片麻岩和石榴石斜长片麻岩,富含铝。矿体或矿层常被晚太古代TTG岩系、花岗岩和伟晶岩所替代,甚至成为残体。其原岩建造为基性火山岩-中酸性杂砂岩-沉积物-硅铁沉积建造。铁矿石贫,中粗粒结构,条带状片麻岩结构。矿物成分为磁铁矿、应时、紫苏辉石和透辉石,次生矿物为角闪石、黑云母和石榴石。矿体呈层状、层状、大型构造透镜体,常形成向斜褶皱。这类铁矿形成于大陆边缘的火山沉积盆地,浅-半深水环境,远程火山沉积。
(1)新太古代
新太古代(2800~2500Ma)是中国大陆大规模成矿的重要时期,期间不仅沉积了大量铁矿,还形成了一些大型、超大型和超大型石墨矿床、金矿床和铜锌矿床。新太古代是中国绿岩带的主要形成时期。辽宁鞍山-本溪、冀东滦县、山东遵化、泰山、河南登封、山西五台山等多数地铁矿床都与绿岩带有关。这一时期铁矿石储量约占全国铁矿石总储量的50%,同时形成了Xi鞍山(铁矿石储量654.38+0.728亿吨,以下数字均为铁矿石储量)、齐大山(654.38+0.64亿吨)、南芬(654.38+0.289亿吨)、东鞍山(654.38+0.206亿吨)。冀东司家营(8.38亿吨)超大型铁矿床;山西山阳坪(7365438+亿吨)超大型铁矿床;山东东平(5.3亿吨)超大型铁矿和辽宁歪头山、吉林板石沟、河北大家庄、山西白纸岩、河南许昌等一大批大型、超大型铁矿。这些矿床大多产于新太古代绿岩带,铁矿床在时空上与海底火山活动密切相关。火山活动促使大量的铁从深处被带入盆地。一般来说,火山活动越强烈,持续时间越长,产生的铁就会越多。激烈的火山活动后,如果有一个相对稳定而漫长的火山间歇期,是形成大矿的重要条件。例如,辽宁省南芬、歪头山和弓长岭铁矿床中的条带状铁建造常与斜长角闪岩、细粒黑云母麻粒岩、石榴石绿泥石片岩和云母石英片岩互层。它们的原岩为基性-中酸性火山岩-泥质-硅质火山岩-沉积建造,变质相为高绿片岩-低角闪岩相,铁矿物主要为磁铁矿。辽宁省东、西鞍山铁矿区条带状铁建造下部为灰绿色千枚岩,其岩性主要为绿泥石千枚岩和绢云母绿泥石千枚岩。上部为灰色千枚岩,岩性主要为绢云母千枚岩、绿泥石千枚岩、黑云母应时千枚岩和麻粒岩。原岩建造为基性火山岩-泥质-中酸性复合砂岩-硅铁建造。山西山羊坪铁矿和白鸡岩铁矿与基性火山岩(岩石类型有绢云母绿泥石片岩、黑色硬绿泥石片岩、角闪石片岩等)关系密切。).总之,这类铁矿可与绿岩带中的阿尔戈马型铁矿相提并论。大型金矿床的成矿作用也发生在新太古代,金矿床的形成主要在新太古代末期或新太古代-元古代,与绿岩带关系密切。规模较大的金矿有河北迁西金厂峪超大型金矿(储量59.53吨)、三道口中型金矿(储量14.86吨)、板庙子中型金矿(储量14.28吨)和二道沟中型金矿(储量13.1吨)金矿物主要为自然金,常与黄铁矿等共生。金厂峪金矿含金石英脉的锆石TIMS年龄为2539±23Ma(李俊建等,2002),二道沟金矿含金石英脉的锆石TIMS年龄为2439±23Ma。该类金矿床属于绿岩带同构造晚期原生金矿床(沈宝峰等,1997)。
(2)古元古代
元古代(2500 ~ 1800 Ma)是中国大陆前寒武纪一个非常重要的大规模成矿期,不仅在华北地块广泛分布,在扬子地块也显示出其重要性。这一时期,除了铁和金,还有石墨、菱镁矿、滑石、铜、铅和锌。铁矿仍是这一时期大规模成矿的重要矿产,但其规模和分布范围不及新太古代铁矿。有两种主要的矿床。华北区块山西岚县袁家村超大型铁矿床(铁矿石储量8.945亿吨)和扬子区块云南新平县大红山超大型铁铜矿床(铁矿石储量4.58亿吨,铜储量654.38+0.35亿吨)。袁家村超大型铁矿床的含矿岩系为古元古代吕梁群袁家村组。袁家村组可细分为三段,对应三个矿带。每个矿带的底部从变质的应时砂岩开始,经过绢云母石英片岩、绢云母千枚岩、绿泥石片岩、铁硅质岩,到绿泥石片岩和绢云母千枚岩,即原岩经过粘土岩、化学沉积岩和粘土岩。条带状铁建造中的铁矿物主要为氧化相赤铁矿和磁铁矿,含少量菱铁矿、黑色硬绿泥石和菱镁矿闪石。铁矿床形成于浅海海湾-泻湖环境,属于苏必利尔湖型(沈宝峰等,1982)。超大型大红山铁铜矿和大型拉拉厂铜矿产于扬子陆块西南缘古元古代大红山群和河口群中。大红山群是一套浅-中变质的海相火山喷发-沉积岩系,分为五个岩组。铁矿体主要产于第三群红山群中部的“次火山相”变质钠质熔岩(钠长石麻粒岩)中,而铜矿体主要产于第二群满岗河群的角闪石片岩与大理岩之间的过渡地带。矿床形成条件复杂,主要位于活动大陆边缘的裂谷盆地中。矿体沿断裂控制的火山机构有规律地分布,不同类型的矿体形成于海相碱性中基性火山岩的喷发期、溢流期和间歇期。古元古代大型金矿化主要分布在华北陆块,矿床类型较新太古代晚期单一绿岩带同构造原生脉型金矿床更为多样,包括绿岩带脉型金矿(如小秦岭文峪大型金矿)、绿岩带晚期同构造原生脉型浸染型金矿(如辽西排山楼大型金矿)和浅变质碎屑岩型金矿(如辽宁毛岭大型金矿)。元古代是中国大规模铜矿形成最早的成矿期。不仅在云南大红山与铁矿共生,而且在华北地块南缘元古界中条山裂谷形成了胡家峪、鼻子沟等一批中小型铜矿床,构成了一个铜矿密集区。铜矿峪超大型铜矿床(铜金属储量267.2万吨)赋存于元古界绛县群铜矿峪群骆驼峰组变质火山-次火山岩系中。矿体的容矿岩石主要是变质的应时晶凝灰岩和变质的石英斑岩,其次是变质的应时二长斑岩。矿体是一个平透镜体。矿化类型以早期浸染状细脉和晚期细脉为主。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铜矿、黄铁矿和辉钼矿。孙大中等(1993)获得流变熔结熔结凝灰岩(可能与变质应时凝灰岩同义)的锆石2166 1 matims法年龄,矿石中辉钼矿Re-Os等时线年龄为2108 32Ma(黄殿豪等,65438)。矿床成因类型与裂谷拉张有关,为变质海相火山-斑岩铜矿床。元古代也是铅、锌、硼、菱镁矿、滑石最早的大规模成矿期,集中在华北陆块北缘东部的辽吉裂谷和冀北中部的蔡家营子。辽吉古元古代裂谷由出露厚万米的古元古代辽河群和裂谷大陆动力学演化不同阶段的岩浆岩组成。裂谷横向上分为北部斜坡区、中央坳陷区和南部浅台地区(陈荣都等,1994)。硼矿主要产于中央坳陷里尔虞组含硼岩系中。含硼岩系是一套以碳酸镁岩为主,富含钠、铁、硼的火山-沉积岩系。翁泉沟、后仙峪、砖庙等大、中、小型矿床(点)近百处,其中翁泉沟硼矿属超大型矿床。翁泉沟超大型硼铁矿床(B2O3储量265.438+0.85万吨,铁矿储量2.8亿吨)产于列尔峪组麻粒岩夹蛇纹石中,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具有明显的层控特征。矿物工业矿物包括磁铁矿、硼铁矿、板状硼铁矿和燧石。成矿物质为与海底火山活动有关的含硼流体,属于变质改造型热液沉积矿床。裂谷中央坳陷和北缘附近斜坡带高家峪组二段和大石桥组三段碳酸盐岩中有近百个铅锌(银)矿床,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铅锌(银)矿带,其中青城子为大型铅锌矿床(铅储量73万吨,锌储量34万吨)。青城子铅锌矿床由13矿体组成。东部以榛子沟层状铅锌矿为代表,容矿岩石为高家峪组含石墨大理岩。西区以喜鹊沟脉铅锌矿为代表,容矿岩石为大石桥组三段。矿区花岗岩出露面积大于1/5,既有元古界廖集花岗岩,也有印支期黑云母花岗岩。矿体呈层状、似层状、脉状和囊状。脉状矿体多产于层状矿体的上壁或受层间韧脆性断裂和侧向羽状断裂控制。层状矿体的矿石成分比脉状和层状矿体简单。前者主要是闪锌矿,后者是方铅矿,属于Sedex型。菱镁矿-滑石矿床主要分布在辽宁省海城-大石桥一带,全长60公里。其中有海城(含王家堡子、下房身、金家堡子)、花子峪、青山槐、平二房、圣水寺等大型、超大型菱镁矿矿床,有范家堡子、水泉、杨家店、范麻峪等大型、超大型滑石矿床。范家堡子滑石矿储量3808万吨,属特大型。菱镁矿主要产于裂谷西部北缘斜坡区,矿体主要产于大石桥组碳酸镁岩中,其次为高家峪组碳酸镁岩,呈层状,层位稳定,矿石矿物以菱镁矿为主。矿床形成于海湾潮间带,经绿片岩相-角闪岩相变质变形改造,属变质沉积型。滑石矿的区域分布与菱铁矿几乎相同。而具有一定规模的滑石矿床,大多产于菱镁矿层与白云石大理岩的接触带,经变形、变形形成挤压透镜状矿体。冀北张北、固原、康保、崇礼等地有蔡家营、蓝燕、青阳沟、阿明、牛家营、三百青等多处产于古元古代红旗营群的铅锌(银)矿床和矿点。其中,蔡家营为超大型铅锌矿床(锌金属储量654.38+0.44万吨,铅金属储量0.6)。蔡家营铅锌矿赋存于古元古代红旗瑛子群大同组中。容矿岩石主要为角闪岩斜长片麻岩、黑云母斜长片麻岩、黑云母斜长麻粒岩夹角闪石和大理岩。矿区出露的岩浆岩主要为燕山期浅成、超浅成花岗斑岩和应时斑岩脉。矿体赋存于角闪岩斜长麻粒岩中,呈隐伏-半隐伏状。根据现场调查数据,该矿床由一系列规则至不规则的脉状、透镜状和囊状矿体组成。我们推测矿体可能由一系列层状、透镜状和囊状矿体组成。矿石可分为两种自然类型,即东部分布的绿泥石-闪锌矿型和西部分布的绢云母-多金属型。矿床属于VHMS型。元古代也是我国大型石墨矿的集中成矿期。佳木斯微地块和华北地块形成了柳毛(结晶石墨储量2954万吨,超大型)、南树(结晶石墨储量393.4万吨,超大型)、黄土窑(结晶石墨储量654.38+0.45.7万吨,超大型)等一批大型、超大型石墨矿床。柳毛矿床位于佳木斯微陆块南缘,是一个超大型结晶石墨矿床。含矿岩系是一套由硅质石英片岩、硅质斜长片麻岩、石榴石石墨片岩和蛇纹石大理岩组成的紫锂辉石岩系。矿体赋存于古元古代马山岩群马山组的石墨片岩、石榴石石墨片岩和钙钒石榴石石墨片岩中,属沉积变质矿床。
(3)中元古代-新元古代
中元古代-新元古代青白口期是我国前寒武纪地质广泛发展的时期,大规模成矿的类型也较为复杂,包括Sedex型铅锌矿床、铜矿床、沉积锰矿床等。,以及与碱性岩-碳酸盐岩有关的稀土、铌矿床,伸展作用形成的岩浆铜镍矿床和生物参与成矿的铁矿床。
白云鄂博稀土铌铁矿床是中国中元古代的世界级巨型矿床。稀土占全国稀土储量的90%以上,铌储量也很巨大,铁矿石储量1.459亿吨。该矿床产于中元古界狼山-白云鄂博裂谷的东支白云鄂博群中,由四个产状不同的含矿地质体组成:①层状矿体,是矿体的主体,由铁矿床、含稀土和铌矿的白云岩及富钾板岩组成;②含稀土和铌矿的碳酸盐岩脉;(3)层状矿体中的晚期稀土和含铌细脉;④白云岩和钾盐与华力西花岗岩接触形成的矽卡岩矿床(白鸽等,1996)。白云鄂博是一个多裂谷的地区。第一次裂谷发生在1728Ma左右,为白云鄂博群沉积期,不仅有铁矿沉积,还有稀土矿化。第二次裂谷作用发生在1300 ~ 1200ma,是一次火成岩的碳酸盐岩浆活动,相关稀土流体占了前期沉积的稀土铁矿床,进一步富集了稀土。第三阶段为800~700Ma的裂谷作用,并伴有碱性矿脉活动(任等,2000)。矿床属喷流沉积型,经历了与火成岩碳酸盐岩有关的富稀土流体的叠加改造。
贾生盘、东升庙、炭窑口、霍格奇等地有4个大型-超大型铜铅锌硫铁矿床,对门山等地有近百个中小型矿床和矿点。,产于中元古代狼山-白云鄂博裂谷的渣尔泰山群中。
东升庙为超大型硫铁矿铅锌铜矿床(硫铁矿储量654.38+0.45亿吨,锌565.438+0.899万吨为超大型,铅654.38+0.678万吨为大型)。)矿体主要赋存于渣尔泰山群增龙场组二段黑云母磁铁矿白云岩和阿古路沟组一段千余块碳质粉砂质板岩中或碳酸盐岩附近板岩与碳酸盐岩的过渡带中。矿体形态多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与围岩呈渐变过渡关系。矿化具有明显的横向水平分带和纵向分带。矿物成分简单,颗粒细小,主要为黄铁矿、磁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和磁铁矿,属Sedex型。
中元古代是中国第一个大型锰矿成矿期,主要发育在华北陆块北缘中部,形成了瓦房子、太平沟、东水厂、许佳尧等一批大、中、小型矿床和矿点,其中瓦房子锰矿规模较大,矿石储量达3765.8万吨。瓦房子锰矿赋存于蓟县系铁岭组,有上、中、下三个含矿层,中、下两个含矿层具有工业意义。矿体形态为透镜状矿饼群。矿石的自然类型有氧化锰矿和碳酸锰矿,其中氧化锰矿有原生成因和次生成因。主要锰矿物有水菱镁矿、硬锰矿、软锰矿、褐锰矿、黑锰矿、含铁菱锰矿和含锰方解石。属于海相沉积锰矿。
在伸展构造体系的作用下,华北地块西南缘的陆缘裂谷中形成岩浆型金川超大型铜镍矿床,镍金属储量547.89万吨,占全国镍储量的62.2%,富矿储量68.46%,铜金属储量346.5万吨。寄主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侵入片岩、麻粒岩、大理岩、角闪岩等。元古界龙首山群和元古界花岗片麻岩。岩体呈岩壁状,面积仅1.34km2,容矿岩石有二辉橄榄岩、橄榄石二辉橄榄岩、斜长石二辉橄榄岩、二辉橄榄岩和纯橄榄岩,属镁铁质-超镁铁质拉斑玄武岩系列。成岩年龄Sm-Nd等时线年龄为1508 31 Ma(唐仲礼等,1992)。最近,李等(2004)获得了金川超镁铁质侵入岩的SHRIMP锆石U-Pb年龄为827±8Ma,表明金川铜镍矿床形成于新元古代。矿床中主要金属矿物为磁黄铁矿、镍黄铁矿、黄铜矿、黄铜矿和砷铂。矿石构造呈浸染状、星形、块状,具有典型的海绵陨石构造。成因为深部岩浆拆离-复合穿透矿床。
中元古代-新元古代青白口期是扬子地块内一个非常重要的大规模铜矿化时期,主要由分布在殷敏组、汤丹、殷敏、罗雪、新塘、东川和铜厂、狮山和三家厂凤山等地的一批超大型、中型铜矿床组成。位于康滇裂谷中部的东缘。
汤丹铜矿铜金属储量654.38+0.2866万吨,为特大型矿床。含矿地层为洛雪组,容矿岩石分为两部分。下部为灰黄色和灰白色薄泥质白云岩,产生条带状和浸染状铜矿床。上部为藻席或礁藻形成的波状、马尾状主矿层,叠加网状或网状次生矿体或矿化。矿体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铜矿和斑铜矿。矿石结构包括含铜碎屑结构、藻细胞结构、图形结构等,矿石结构包括层状结构、浸染状层状结构、层状结构等。其成因属于沉积-深源热水叠加改造型。最近,邱华宁等(2002)在东川式洛雪铜矿的两个应时样品中获得了810 ~ 770 Ma的40Ar-39Ar等时线年龄,可能反映了该铜矿的成矿时代或富集转化时代为晋宁-澄江期。
华南陆块中元古界青白口的板溪群和冷家溪群产有受韧性剪切作用的浅变质碎屑岩型金矿床,如黄洞、沃溪、莫斌、xi庵、富竹溪、黄土店、龙江等。其中沃溪金矿床规模较大,黄金储量32.4吨,其余为中小型金矿床。含金岩系为石英岩、页岩、板岩、千枚岩、片岩等浊积岩系。矿化类型为应时脉型和细脉浸染型,受韧脆性剪切带控制。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其次为毒砂和磁黄铁矿,金矿物为自然金和银金矿。金矿主要形成于雪峰期(1050 ~ 680 Ma)。
新元古代青白口期是中国铁矿石储量最丰富的海南石碌铁矿床的形成时期。石碌铁矿已探明原生矿储量3.98亿吨,冲积矿(已开采)654.38+0.764亿吨,合计465.438+0.6亿吨,并伴生有钴、铜等金属。全矿区铁的平均品位为565.438+0.15%,为超大型富铁矿床。铁矿赋存于青白口群石碌群中,共分六层,分为上、中、下三段。第六层为含矿岩系,Sm-Nd等时线年龄为841 20Ma。铁矿层与石英岩、含铁粉的砂岩和千枚岩一起产出,而钴和铜矿层与白云石和透闪石密切相关。主要铁矿物为赤铁矿、微量磁铁矿和菱铁矿。主矿体呈层状,矿石构造以富矿石为主,以片状构造为主,贫矿石以条带状构造为主。该矿床形成于氧化海湾-泻湖环境,属变质沉积矿床。
(4)新元古代-震旦纪
新元古代南华-震旦纪是我国磷、锰、金红石和铅锌大规模成矿的成矿期,主要在华南地块,其次是华北地块和桐柏-大别造山带。
从青白口期末期开始,华南古大陆开始分裂为扬子古大陆和华夏古大陆。在扬子古大陆东南缘被动大陆边缘的山地、山间盆地或断陷盆地中,与冰川作用和生物成矿作用关系密切,形成了一批超大型、超大型、大型热液沉积磷、锰、铁、黄铁矿矿床。
南华纪包括下统(包括莲沱组和古城组)和上统(包括大塘坡组和南沱组)。下统底部由陆源碎屑沉积物组成,常含火山碎屑岩和火山熔岩,上部含冰川成岩作用(下冰碛层);上部系列通常由冰碛层和间冰期海洋沉积物组成。冰碛层(上冰碛层)属于南沱组,大塘斜坡组的间冰期沉积介于两层冰碛层之间。下震旦统为灰色和灰黑色泥质白云岩组成的陡山沱组,上统为灰色和灰白色白云岩组成的灯影组。铁、锰、磷在矿化时间上有一定的规律性。铁矿床位于间冰期大唐组下部,锰矿床略高。含矿地层主要为间冰期的大唐组,磷矿床含藻化石较多,主要产于上冰碛层以上的震旦系碳酸盐岩层中。铁、锰、黄铁矿等含矿地层常与火山岩、凝灰岩层共生,反映其产于高地热环境。
江西新余式铁矿是中国时代最新的条带状铁矿。矿带断续延伸至350km,已发现杨家桥(大型,铁矿储量21.5万吨)、梁山(中型,铁矿储量2451万吨)、太平、寨口、下坊、井头、松山等一批铁矿。含铁岩系为南华纪浅变质海相火山岩、火山沉积岩和碎屑岩。含铁地层由绢云母绿泥石千枚岩、磁铁矿绿泥石千枚岩、磁铁矿石英岩、磁铁矿绢云母千枚岩和绿泥石绢云母千枚岩组成。矿石类型为磁铁矿石英岩和绿泥石磁铁矿石英岩,具条带状结构,与Algoma型相似。该区是“湘潭锰矿”分布区,产出湘潭(中型,锰矿储量11.84万吨)、民乐(大型,锰矿储量2970万吨)、松桃、秀山、谷城等一批大、中、小型锰矿。以湘潭锰矿为例:锰矿产于南华纪上统孟想组(相当于大塘坡组)地层中。湘锰组夹在两个冰碛之间,由富含碳、有机质和黄铁矿的黑色页岩、含锰黑色页岩和碳酸锰组成。矿石类型较为简单,为碳酸锰矿石,主要矿物为菱锰矿,有时可见锰藻鲕状(球状)颗粒和真菌覆盆子球状结构。锰矿形成于浅陆架-次深海坳陷的滞流盆地环境,成矿作用与冰川融化期的海水缺氧环境和藻类生物作用密切相关,属于沉积型。
该地区也是大型磷矿的成矿期,产出了湖北荆襄(磷矿储量5亿多吨,超大型)、贵州开阳(磷矿储量4.23亿吨,超大型)等一批磷矿矿床。井巷磷矿床磷块岩矿体赋存于震旦系陡山沱组下部磷块岩系中,底板为铁锰质白云岩,干裂隙构造,顶板为厚层状粗粒白云岩。煤层由致密块状、蠕虫状和白云质带状磷块岩组成。根据能等(1996)的研究,高品位磷块岩层主要由磷块岩组成,磷主要富集在叠层石柱状体、富藻层和藻化石中。表明藻类的生化作用与高品位磷矿密切相关。该矿床是与生物化学过程有关的浅海相化学沉积类型。这一时期,扬子古大陆西侧川滇裂谷带东侧的边缘活动带是我国西南地区著名的铅锌成矿带。北起四川荥经、汉源,南经甘洛、会理、会东进入云南巧家、会泽,全长480km。铅锌矿床382处(点),其中超大型矿床1处,大型矿床4处,中型矿床6544处。如会东东梁子(锌金属储量225.2万吨,铅金属储量1.29万吨,特大型)、会理天宝山(锌金属储量1.1.46万吨,铅金属储量1.665438万吨,特大型)、会理方小石(锌金属)矿床赋存于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中,特别是藻二段按矿体产状分层状和脉状两种,其中脉状矿床较大,如大梁子、天宝山、团宝山等。如大梁子矿床的含矿层位为灯影组白云岩,矿体受北西向断裂控制,明显贯通地层,表现出后生成矿的特征。矿石成分主要是闪锌矿,其次是方铅矿和黄铜矿。属于MVT型(密西西比河谷型)(刘文洲等,2002)。这一时期还形成了大型金红石矿床,以湖北枣阳大夫山矿床为代表。该矿床已探明金红石储量556.93万吨,含TiO 22% ~ 2.6%,伴生石榴石储量2444万吨,属大型矿床。大夫山金红石矿床位于桐柏-大别造山带的西北端,主要产于与震旦系呈侵入接触的变质基性岩体——石榴石角闪岩体中。容矿岩石主要是石榴石角闪石,其次是富钠黝帘石岩和钠黝帘石岩。矿体的产状和形态完全受石榴石角闪岩控制。岩体形成时间不清楚,可能为震旦纪(?)。该矿床属于变质岩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