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垣的人物评价

走过北师大东门,有一座建筑叫李云书院。“李云”一词取自原北师大校长陈垣先生的“李云书店”。

陈垣没有正规的历史教育,靠的是自己的勤奋,著作丰富,成就显著。对中国宗教史、元史、中西交流史、历史文献学的研究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成为享誉世界的历史学家。在20世纪20年代,当中国的国际地位还很低的时候,他就被中外学者公认为世界级的学者之一,就像王力可·国威一样。20世纪30年代后,与陈寅恪并称“二史”。他的许多作品成为历史领域的经典,其中一些被翻译成英文和日文,在美国、德国和日本出版。毛泽东总统称他为国宝。

他还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一生从事教学工作74年,曾在私立学校、小学、中学和大学任教。他担任大学校长46年,为祖国培养了大批人才,桃李满天下。他对教学极其负责,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创造了许多新课程,沿用至今。

他是一个在政治上与时俱进的人。他年轻时投身于反清斗争,一生与时俱进。1959年,79岁加入中国* * *产党。《元代西域人汉化研究》出版后,在中外学术界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蔡元培称这本书为“石破天惊之作”。

1922年,胡适曾断言:“南方史学勤奋,过于相信过去,而北方史学可以怀疑过去,知识过于简单。未来中国的新史学,一定要有北疑古南勤的精神。”“王国维和陈垣是第一个能够融合南北之长,去其短处的人。”

1933 4月15日,伯希和离开北京时,对前来送行的陈垣、胡适等人说:“中国现代的学者,世界上只有王国维和陈两个人。”"...可惜国威死了,吕典亮如此受士子爱戴,唯陈君一人。”“四月伯家见故国旧人,当代胜,而小许,心悦诚服,矢志不渝,必以执事(指陈渊)为天下第一。”据梁说,他在伯希和的一次欢迎宴会上担任翻译,当时来自旧都的名人和学者以及来自欧洲和美洲的人聚集在一起。宴会上,有人问伯希和,“你认为当今中国史学界的最高权威是谁?”佩利奥特不假思索地回答:“我觉得应该推陈远先生。”

日本学者桑·袁志·臧在评论陈垣关于元代西域人汉化的考证时说:“陈垣家族是现在知县史家中特别有价值的学者。智娜虽然像柯绍的老师傅,也像很多历史学家,但几乎看不到像陈远脚这样能引起我们注意的人。”

陈寅恪在序言中评论说:“近二十年来,中国人对内感受到民族文化的衰落,对外感受到世界思潮的激荡。他的史学著作能逐渐摆脱清朝的旧影响,符合当今史学的真谛,而陈远安先生的《新会》一书更是中外学者特别推荐。”他还说:“盖先生的思想之精,学识之广,在我国学者中,自钱以来从未有过。"

傅斯年说:“好在中国的教义无穷无尽,经典还在。静安先生过去以海东闻名,(陈远)先生急于追河。"

黄侃、、尹等。“我偶尔说起当代史家,百年来逝去的人,其实都是门下一人(指陈垣),听到的人也没什么两样。”

黄显范回忆说:“解放前,日本学者,特别是东京、京都、迪达等著名大学的教授...非常敬重陈元先生。”

孙洁娣和余嘉锡、王忠民等人谈到了智者。“我觉得,虽然今天的名人名字甚至是一样的,但是名人各不相同,大部分都是暂时的帅哥,名字在现实中很肤浅。”“后者只有陈远。”

陈垣先生墨迹遗存(陈志超、曾庆英编著):陈垣先生《通鉴》胡彪伟笔记,让我明白了《通鉴》笔记背后隐藏的胡三省爱国情怀,觉得历史研究只有深入到表层才能有所成就;看了一份明代云贵佛教的研究和清初僧人的笔记,就知道了禅林深处的政局。那些披着长袍的反清人士的历史痕迹,被陈垣先生追查出来,重现于世,让我们这一代人再次感到振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