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古学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东汉时期(1 ~ 2世纪),有“古学”之名。《后汉书》中说马融“通古文”,贾逵“学古文”,桓谭“擅古文”,刑铮“擅古文”。这里所谓的“古学”,特指对古代经典的研究,实际上也包括古代文献学。
北宋中期(11世纪),“考古”一词最早见于宋代吕大临撰写的《考古图》。一些青铜器被收集并涂上物品的形状,表明收藏家,出土地点,物品的大小,铭文的拓片等。后来有些书也是按照这个模式编排的。于是,金石学诞生了,其研究对象仅限于古代的“吉祥金”(青铜彝器)和石刻。
清乾隆(1736)、嘉庆(1796)年间,因为皇帝的偏爱,金石学兴盛。这时金石学已经发展到对经典和注释进行考证的层面,出现了所谓的“甘家学派”。金石学的研究对象已经从青铜器、石雕扩展到其他各种古物,所以有人主张把金石学改名为“古器物学”。
到了清末,特别是1840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派人到中国进行考古调查,掠夺了中国的珍贵文物,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考古带到了中国。
1921年,瑞典学者安特生在河南仰韶村进行了一次考古发掘。这次发掘把西方的考古方法传播到了中国,从此中国开启了以田野考古为基础的现代考古学的新篇章。这样就打破了单纯依据文献研究历史的历史旧传统和金石学传统。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1921年仰韶村遗址的发掘标志着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开始。
1926年,中国人开始独立主持考古发掘现场(山西夏县尹喜村李记发掘)。
“考古”一词出现在1931和1938出版的《辞源》和《辞海》中。
一、考古学的诞生和初步发展(1921-1948)
1年,1921年,仰韶村被安特生发掘;
1926,山西夏县尹喜村遗址发掘。?中国学者主持的首次田野考古工作。
2.1931年,梁思永揭露后港三层栈;
3.1948,苏出版《瓦韦研究》;
二、考古学的进一步发展(建国后)
1、1959年,夏鼐发表《论考古学中的文化命名》;
2.1975苏考古文化植物区系类型学术讲座;
3.1985苏发表了题为《辽西古文化古城——谈当前考古工作的重点和重大问题》的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