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母戊鼎中的文字记载了什么?
司母戊鼎是商代晚期(约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的铸造。原器皿1939出土于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此鼎造型宏伟,重832.84公斤,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这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最早是村民私自挖掘的,由于太大太重,难以移动,私掘者重新掩埋。司母戊鼎在1946年6月被重新发现。新中国成立后,于1959入藏中国历史博物馆。鼎身呈长方形,口沿较厚,轮廓平直,显示出不可撼动的气势。司母戊有耳朵,方肚子,空腿。除了鼎身中央是一个没有纹饰的长方形素面,其他地方都有纹饰。在精美的云雷纹上,每个部分的主要装饰图案都有自己的形式。鼎身四面主要以饕餮围绕方形素面装饰,四面结合处以门边装饰,边上为牛头,下为饕餮。鼎耳外侧有两只老虎,嘴对着嘴,头在里面。耳侧饰有鱼纹。四个三脚架脚的装饰图案也很独特,三根弦上各施一张动物脸。据考证,司母戊鼎应该是商王室的重型兵器,其形制、纹饰和工艺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是商代青铜文化鼎盛时期的代表作。司母戊鼎的手柄装饰同样精美。两只龙虎张开巨口,内含一个人头,后来演变成“双龙戏珠”的吉祥图案。一般认为,这种艺术表现了自然和上帝的威慑力。现在有人推测该男子是主持占卜的处女。他主动把头伸进龙的嘴里,目的是炫耀自己的勇气和魔力,让人臣服于他的各种命令。完全有可能:当时的圣母出现时带着两兽,这样的图案在青铜器和甲骨文中经常可以看到。此鼎体型巨大,浑厚有力,腹部铸有“司母戊”二字;这是商朝的祖庚或祖甲铸造的,用来祭祀他的母亲。司母鼎的鼎身和鼎脚是整体铸造的,鼎身铸造后再铸造鼎耳。铸造这么高的青铜器,需要的金属材料应该在1000 kg以上,而且要有更大的熔化炉。据测定,蒙脱石含铜84.77%,锡11.64%,铅2.79%,其余0.8%。与古代文献记载的铜锡比例基本一致。司母戊鼎充分展示了商代青铜铸造业的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
采纳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