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引入“问题教学”模式

“问题教学”模式已达成共识,前车之鉴的环节引发学生用历史的眼光看待历史问题,并尝试解决现实的社会问题,使学生的创造性历史思维能力得到升华。我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历史课堂引入“问题教学”模式

一、历史课堂“问题教学”模式的含义

“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是指教师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然后探究并解决问题。学生的积极思维始于问题,发展于解决问题,问题意识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在有效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历史“问题教学”模式以促进师生民主合作的教学关系为基础,以“在阅读题题的过程中提问”为主线,营造学必问、问必带思、思必辩的课堂氛围。它充分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创新意识、教学体系等诸多要素的优化组合,鼓励学生自我建构知识的意义和联系,体验和探索社会生活,升华情感,从而帮助学生了解历史的真相,开阔历史视野,提高历史思维品质和创新、综合、实践能力,提升人文素养。

二,“问题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1.主体性教育思想

现代教育最重要的特征是促进人的主体性。实施主体性教育不仅是时代进步的需要,也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教育不仅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而且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让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因此,“问题教学”模式是培养新时代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2.发展教育思想

教育其实就是在已有发展的基础上不断让学生得到新发展的过程。“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就是追求这样一个过程。其特点是从每个学生的基本水平出发,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逐渐养成提问的习惯,提高参与教育活动的平等机会,在教师的帮助下积极参与合作探究活动,从而得到积极的发展。

3.建构主义教育思想

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主动建构所学知识的意义。知识不能传递,老师只能传递信息。知识是通过学生活动不断建构的,不是预存的。学习不仅仅是“学什么”,更重要的是“懂得如何应对”,也就是“学会如何学习”。以发现学习法为主要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发现知识的奥秘,掌握学科的结构。“问题教学”模式是建构主义理论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三、历史课堂“问题教学”模式的操作过程

新课引入后,先引导学生读题提问,即引导学生读课文题目,提出本节课想学的问题。把学生的问题总结提炼出来作为这节课的大纲和任务。然后分三步走。

1.自主学习,发现问题

(1)你能从课本中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提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影响等。)

(2)有什么证据证明这些历史信息的真实性?

(提示:史记、诗词、图片、文物等。)

(3)你还对哪些历史问题感兴趣,想进一步探讨?

(在这部分,你也可以用学习指导卡和学习计划来代替三个学习小技巧。学习指导卡和学习计划要分为收获和疑问两部分。)

这个环节是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和老师的提示去获取知识,继续提问。三个提示对学生自学给予必要的指导:提示(1)是指导学生获取知识;提示(2)无形中让学生明白了“历史是以证据为导向”的概念;提示(3)引导学生“课堂提问”是指学生在自主学习新课程的过程中提出问题。读书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带着阅读题目提出的问题学习新课。在阅读的过程中,他们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就强调了学生感兴趣并想进一步探索的难题。这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方法,因为发现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然后师生共同梳理课文的主要知识点,连成线,连成面,连成人,搭建起课文知识的立交桥,将整个课程内容结构化呈现。这是对文本内容的重构和整合,是建构主义理论在历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这样学生就获得了完整的知识体系,有助于学生宏观把握教材,进一步理清思路,为接下来的合作探究做准备。

2.提出问题,合作探究。

(1)生生合作。鼓励学生结合知识结构图解决上一节学习中提出的疑问。老师一定不能代替学生回答,而要发誓鼓励学生合作,采用2、4、6、8 N的合作探究式,两个人解决不了,就四个人解决。四个人解决不了,六个人就能解决,以此类推。对于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推给全班。教师可以在巡视学生共同探究的过程中了解学生的共同疑惑。如果全班都解决不了问题,老师又会说一遍,老师要“什么都别玩”“该玩的时候就玩”。这样,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主动解决学习中的疑惑,找到学习的乐趣,解放教师,活跃学生。

(2)师生合作。整个班级的问题都是通过老师和学生的合作来解决的。教师通过提供适当的、典型的材料,引导学生合作阅读、思考、探究,并给予及时的引导和指导,直到问题得到解决。这时候学生往往会恍然大悟,松一口气“原来如此”。

需要强调的是,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很肤浅。但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是通过深层次问题的设计来解决的,需要教师来完成。老师的提问必须来源于课本,高于课本,才能让学生“跳起来摘桃子”。教师继续补充必要的材料,继续放开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只充当学生学习的脚手架,最后进行点评、补充、总结。这就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3.形成以史为鉴的共识。

新课完成后,引导学生复习全班内容,然后站在全班的角度提问,即“总结题”。总结题要总结、拓展、升华,有远见,承前启后。教师要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和提高,并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现实生活相结合。让学生明白学习历史是为现实服务的,历史就在我们身边。

第四,历史课堂“问题教学”模式的有效性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允许学生自主产生新问题,激发和促进他们的探究兴趣。一节课的学习大纲和任务是让学生看题目,提出问题,问题由学生合作解决,而问题是学生看完教材的具体内容后提出的。这样,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进入新课学习,兴趣高涨,精力充沛。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是培养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好方法。

2.改变了教育观念,建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

多年来,我们常常习惯于把教学过程变成由老师(少数学生是群众演员)编剧、导演、表演的教案剧。教师的角色是编剧、导演、主演,是真理的体现。“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教师回归导演的位置,学生成为真正的演员,课堂最大限度的回归学生。该模式的实施是一个师生沟通、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关系和谐平等,学生体验到做课堂主人的快乐。

3.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问题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使学生学习新知识不拘泥于书本,不迷信权威,不墨守成规。而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独立思考,积极提出自己的疑惑,提出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标新立异,独树一帜。然后,通过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等方式大胆探索,促进学生良好人格的发展。

4.引导学生关注实际问题。

“问题式教学”模式“形成共识”,“前车之鉴”(即“总结提问”)环节引发学生用历史的眼光看待历史问题,汲取历史智慧,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历史知识解释社会现象,并尝试解决现实的社会问题,使学生的创造性历史思维能力得到升华。实现历史与现实的联姻,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从生活到生活”的原则。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实际问题意识。

设置“悬念”提高历史教学效率

第一,在教材的过渡中设置“悬念”

每节课的教学内容都是一些相关内容的有机组合。如何让学生从一个教学环节顺利过渡到另一个教学环节,悬念的设置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理顺教学结构。比如讲抗日战争的爆发和国共联合抗战,讲“七七事变”后,讲国民政府正面战场,可以设置这样的悬念:

(1)松湖之战终于失败了。原因是什么?

(2)平型关的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3)台儿庄战役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和思考,让学生专心教学,积极思考,努力探索,找到合适的答案。不仅如此,还可以在知识点的重点和难点设置悬念。

在教学中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充满热情真的不容易。研究表明,10-20分钟后,学生的注意力会离开对象,教师在讲课时会让学生每隔10-15分钟变换不同种类的活动,有助于学生稳定注意力。因此,在重点、难点的地方设置悬念,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消除被动思维带来的疲劳感。比如我在研究《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的召开》的时候说过: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迫使红军进行了重大的战略转移,损失惨重,那么在途中召开遵义会议的意义何在?这样自然会过渡到下一个环节,也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第二,在一节课结束前设置“悬念”

教科书的内容是紧密相连的,因果之间有内在联系。旧的教训往往是新的教训的关键。所以,在老课结束时,不能仅仅满足于这节课的总结,还要找出与下节课知识的连接点,精心设置悬念,让学生自觉有解开这个“谜”的需要。

比如在谈到《中国的诞生》时,“二二七惨案的教训使中国认识到,中国革命的敌人是极其强大和凶残的,单靠工人阶级和赤手空拳是不可能战胜敌人的。”我设置了一个悬念:“由于工人阶级是单枪匹马、手无寸铁的”,它“无法战胜强大凶残的敌人。”那么出路在哪里呢?没有“单马赤手空拳”,如何战胜敌人,取得革命的成功?请课后预习下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