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哪些著名的厨师?
夷雅:又名狄雅,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巫师和厨师。他擅长煎、煮、烧、烤,也是调味专家。他受到齐桓公的青睐。
太和公:春秋末期吴国的名厨,擅长水产菜肴,尤其是烤鱼。
善祖:唐代著名女厨师。段编撰的《酉阳杂鱼》一书中的名吃皆出自先人之手。
郑凡:五代时期著名的尼姑和厨师,因创造了一种名为“辋川潇湘”的山水拼盘而闻名于世,这种拼盘将菜肴与造型艺术融为一体,使菜肴充满了山川风情。
诗歌。
刘娘子:南宋宫的女厨师,历史上宫廷中第一位女厨师,人称“上娘子”。
宋五嫂:南宋著名的民间女厨。高宗皇帝赵构曾在龙舟和西湖上品尝鱼汤,大受称赞,因此一举成名,被誉为鱼的“一代宗师”。
董小宛:明末清初秦淮名妓,擅做菜饼,尤以桃酱、瓜酱、泡菜闻名江南。现在扬州以馅香冬糖和滚酥冬糖而闻名,是她创造的。
小仁美:清代著名的女面点师,以制作包子、糕点、饺子等小吃而闻名,受到元美推崇,元美在《随园食单》中称赞其小吃“小巧可爱,洁白如雪”。
袁枚不仅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也是一位阅历丰富的美食家。《随园食单》一书是清代一部重要的食药文献,系统论述了烹饪技术和南北菜点茶点酒。经过40年的积累,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出版。现今国内留存的版本有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的小仓山房刻本、清乾隆嘉庆交汇处刻本(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馆)、清嘉庆元年(1796)的陈冰刻本和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馆(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馆)的经纶堂刻本。
全书分为四个方面:信息清单、警示清单、海鲜清单、江鲜清单、特色清单、杂单、羽毛清单、水族秤清单、水族无秤清单、杂单、小菜单、点心清单、米粥清单、茶酒清单。说明书里有20条完整而严格的操作要求,包括食物的味道、食材的配伍、洗涤、勾兑、搭配的方法、温度、色香味的掌握和补救,甚至还有对容器的注意。预警列表中有14个注意点,很多值得借鉴。书中用大量篇幅详细描述了公元14世纪至18世纪中国南北地区流行的菜肴和饭菜,以及当时的名酒名茶。有9种海鲜单,6种江鲜单,43种特色单,16种杂单,47种羽毛单,45种水族单(有鳞和无鳞),47种杂单,41种小单,55种点心单,2种米粥单,65438种美食酒单。另外,《随园食单》虽然说点茶点酒,但也不乏食疗。如对食物的药用功能记载如下:“黄芪蒸鸡治疔疮”、“马兰头,食油腻后健脾”、“腌制酸菜,醒酒健脾”。此外,在《红烧麻雀》名录中,记载“薛常劝人不要吃世间所存之物,野鸟好吃易消化”,等等。记载清淡饮食有益健康时,说“有钱人素多肉少”,并介绍“豆芽配燕窝极贵,以低价陪客”“大头菜加在肉菜里可鲜”。
窝窝头与慈禧
窝窝头是用玉米粉或混合粉做的。它的形状是圆锥形的,最初是过去北京穷人的主要食物。为了便于蒸熟,人们在下面留一个洞(北京叫窝窝儿),又因为是和馒头一样的主食,北京人就把这种食物叫窝窝头。
关于窝窝头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庚子年间,八国联军入侵前夕,慈禧太后带着一千多人逃到xi安。途中,西太后觉得又饿又累。太监们四处寻找,终于从一个没逃出来的村民家里找到了一个凉窝窝头,送给了太后。慈禧拿起窝窝头,狼吞虎咽地吃了下去。她觉得很舒服,一直都不觉得饿。后来回忆起来,觉得这个窝窝头比御厨里的山珍海味甜很多倍。宇嘉回到六安后,命御厨做了一个窝给她吃。御厨里的厨师模仿民间窝窝头的样子,用细玉米粉、黄豆、糖、桂花用温水搅拌,揉成100个窝窝头。蒸熟后金黄发亮,形似宝塔,入口香甜可口,受到慈禧的称赞。小窝头也成了清宫有名的小吃。
Xi石和炒石舌头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石,在民间传说中有很多故事。在烹饪史上,有很多食物都与这位美女有关。
关于师之死,历来众说纷纭。福建名菜“炒西施舌”的历史传说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相传春秋战国时期,越王勾践灭吴后,他的妻子偷偷叫人把石骗了出来,把一块石头绑在石上,然后沉入大海。此后,在沿岸的沉积物中出现了一种类似人类的舌头(即蛤蜊)。大家都说这是石的舌头,所以叫“石舌头”。实际上,“西施舌”是一种沿海食物,属于瓣鳃类软体动物和双壳贝类。它的肉软嫩,味道鲜美,令人难忘。著名作家郁达夫上世纪30年代在福建时,也称赞长乐的“西施舌”是闽菜中的极品。
楚王霸项羽和红烧杂烩
在苏北地区,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星级酒店,酒宴上都少不了一道菜,那就是红烧杂碎。尤其是举行婚丧嫁娶时,这道菜作为万道菜之首推上餐桌,让所有食客大饱眼福。这道菜荤素搭配,鱼并列。一些不同口味的菜一起煮,混合各种调料。
这杂碎是怎么来的?苏北人的一致看法与楚霸王项羽有关。据说项羽每顿饭都吃得一样,这让他的厨师们伤透了脑筋。为了让在战场上驰骋、在鞍马上苦练的国王有一个强健的体魄,炊事员们想尽了办法。一个小厨师想出了一个主意。他把一些鸡肉和鱼放进锅里,小心翼翼地做好,端给国王。没想到,项羽吃了第一口,胃口就提了起来。一大碗杂烩瞬间就吃完了,为了以后节省时间,还指示厨师去做。
从那以后,他的厨师就听你调遣了,每一道菜一定是大杂烩。为了让杂烩不至于太单调,厨师们想尽办法改进食材,想尽办法让杂烩看起来花里胡哨。后来,为了记住楚霸王的事迹,“烧杂烩”迅速在民间流传,一直烧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