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魏晋南北朝文学在文学史上的意义。

在中国文学史上,魏晋南北朝文学始于汉末建安。建安是汉献帝(196 ~ 220)的国号,但此时政权实际上掌握在曹操手中,汉朝已经名存实亡。而且,也正是在这二十年间,文学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出现了许多影响后世的新趋势和新因素。因此,把建安作为这一时期文学的开端是恰当的。当然,魏晋南北朝文学的终结,应以隋文帝(589年)统一中国为标志。从196到589,魏晋南北朝文学经历了393年。公元196年(汉献帝建安元年)到公元58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学称为魏晋南北朝文学,也称为中国中古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一个承上启下、走向繁荣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文学思想、文学主题、文学体裁和总体特征都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这些变化与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哲学思想和文学思想密切相关。

建安文学实际上包括建安时期和魏初的文学。此时文坛以曹石父子为中心,王灿、刘真等一批作家聚集在他们周围。与汉代的儒生相比,这是在动乱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既有政治理想和抱负,又有务实精神、虚怀若谷的态度和适应能力;他们不再局限于儒家思想,表现出鲜明的个性。他们的作品反映了那个动荡的时代。崇高的政治理想,短暂的人生悲叹,强烈的个性,浓厚的悲剧色彩,构成了《建安体》的时代风格。”“建安体”为后世诗人所推崇,成为反对淫荡柔弱诗风的一面旗帜。至于蜀吴文学,则处于沉寂状态。

西晋末年,在士绅谈玄理的氛围下,玄言诗应运而生,东晋玄学与佛学的合流促成了其发展,以至于玄言寺在东晋诗坛占据了百年之久。宋初玄言诗转向山水诗,谢灵运是大力写山水诗的第一人。山水诗的出现拓展了诗歌的题材,丰富了诗歌的表现手法,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大进步。晋宋时期,出现了一位伟大的诗人——陶渊明。他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了诗歌,创造了新的田园诗的诗园。他把汉魏时期淳朴的诗风带入了更为精到的境地,把“自然”提升到了美的极致。他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成就最高的人,对后来的文学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晋宋之际文学有一个重要转折,后来追求艺术形式美。

鲍照对宋代七言乐府的突破和南北朝民歌带来的清新气息也具有重要意义。齐梁时期有两个值得注意的文学现象。一是诗风发生了很大变化。周青发现了汉语的四声,沈约将四声的知识运用到诗歌的旋律中,与谢朓、王戎共同创立了“永明体”。他们试图建立一种严格和谐的诗歌格律,在词、物、对偶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新的探索。这为唐代现代诗歌的形成做了必要的准备,“永明体”成为古代诗歌向现代诗歌过渡的重要形式。其次,一批人聚集在皇帝和太子周围,形成了以南齐景陵王小梁紫为中心,梁朝的萧炎和萧统,梁朝的萧纲为中心的三个文学集团。小组参与创作活动很容易导致材料和风格的趋同,也可以通过相互学习提高艺术技巧。梁陈时期,宫体诗成为诗歌创作的主流,主要以华丽的词句表现宫廷生活,咏物题材较多,女性也像其他宫器一样成为咏物的对象。这种创作风气一直延续到初唐,只是到了“四大家”和陈子昂手里,才有了根本性的转变。

南北对峙,文化发展不平衡,导致南北文风迥异,南方秀美,北方古朴。这一点在南北朝民歌中表现得很明显。但是南北对峙并没有切断南北文化交流,学者之间的交流和文献的传播都有记载。北朝诗歌模仿南朝的痕迹相当明显。梁末,庾信的北移促进了南北文风的交流,他也成为南北朝文学的集大成者。北朝有许多优秀的散文,如《水经注》、《洛阳伽蓝笔记》、《颜氏家训》等。北魏后期和北齐的文学成就引起了南朝学者的注意。北方文化对南方文学也有影响,尤其是在音乐和佛教方面。隋朝统一中国后,南北文化交流不断扩大和深化,终于在盛唐出现了新的文学高峰。

在中国文学史上,魏晋南北朝是一个酝酿新变的时期,许多新的文学现象正在孕育、萌芽、生长,显示出新的生命力。一股鲜活的、开拓性的、创造性的文学冲动,使文坛出现一幕又一幕,这就是魏晋南北朝文学的魅力。总的来说,这种新变化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文学进入意识阶段,文学创作趋向个性化;玄学的兴起和佛教的传入给文学创作带来了新的因素;语言形式美的发现及其在文学中的应用。就风格的发展而言,五言诗继承了汉乐府的传统,提升了诗人的人格,得到长足的发展并达到顶峰;一种诗化散文即骈文的繁荣,成为这一时期重要的文学现象。中国文学增加了一种新的抒情风格,可以充分发挥中国语言的形式美;到了汉代,盛极一时的大赋演变成了抒情小赋,骈文的兴盛又加入了骈文的成分。骈文和骈文在梁陈时期达到顶峰。七言古诗就是在这个时候建立起来的,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南北朝民歌的清新气息刺激诗人尝试新事物,加上其他因素,绝句在唐代盛行。此时小说已初具规模,奠定了中国小说的基础,出现了一批著名的志怪小说和人物小说。酝酿这些新变,用了393年,虽然看起来有点长,但与汉代400年左右的文学收获相比,不能不说魏晋南北朝的文学成就是可观的。没有这一段时间的酝酿,就没有唐诗的高潮,也就没有唐代文学的全面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