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蜡虫的利用历史
白蜡虫是一种微小的昆虫,属于昆虫纲,同翅目,蚧总科,蚧总科。除中国外,日本、朝鲜、印度和苏联也有记载。中国是最早使用灰虫和虫灰的国家;历史上能找到的有更早文字描述的古籍有:
1.南宋庆元年间(公元1195),朱复创作了《Xi漫丛笑》。书中提到,这种布是用蜡块印刷的,它在靛蓝大桶中染色,用于压印铜鼓图案。这里说的蜡是昆虫白蜡。
2.元至元十八年(公元1282年)至元二年(公元1296年)期间,他精心撰写了《归心杂识》一书。在续集下的章节中,他详细描述了江浙地区劳动人民饲养和采集白蜡的具体方法,并首次科学地记录了雌、雄。
3.唐代李继孚(公元813年)写的《元和县志》记载,每年来自全国各地的贡品中,向朝廷缴纳白蜡的四州是汾州、周俊、凉州、唐林州;朝贡黄蜡的三州是韶州、前州、西州;只有十四个州说向蜡致敬;有五个州向蜡烛致敬。这里说的灰很明显是虫灰。
至于最早的用虫白蜡入药的文字记载,要推梁代陶弘景(公元452-536年)写的《名医别录》,是陶弘景根据华佗的两个弟子乌普、李当之的记载,从汉魏以来名医所用的药物整理而成。《名医实录》一书中增加的一些虫药条目,就有“白蜡”专列。虽然陶弘景本人,由于科学知识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一不小心失去了辨识度,错判了虫灰“这蜜蜡”;经过学者们反复细致的考证,确认《名医别录》中提到的白蜡是昆虫白蜡,这几乎是毋庸置疑、无可争议的。
可见,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开始培育和利用蜡虫,至少可以追溯到唐代;你甚至可以更进一步,认为远在唐朝之前的东汉、魏晋时期。如果这样算的话,蜡虫的历史已经是1700年或者800年前了。此外,中国很多地方志也可以找到蜡虫的资料;比如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书店收藏的明代地方志文集《嘉靖年间木刻》,其中地理卷一《福建省安溪县县志》第三十二页有相当明确的文字:“有黄蜡与白蜡,有黄蜡与蜂蜡,皆蜂作蜜入屋,屋藏蜜,屋化蜡。”虫蜡,白蜡工,枝头上每个茧里有上百只虫,细如丝毛。所谓秋冬季采种,春天把种子绑在树上,虫从茧里出来吃树的体液,于是放蜡,蜡倒在枝丫上,剥下来煮熟。它洁白如雪,所以叫白蜡,它的树就是现在的冬青。树嫩的时候特别适合打蜡。本草说黄蜡炼成白蜡,还是医生用的不得而知,但树多。“纵观全文,除了未知的黄蜡被提炼为白蜡外,上述所有情况都是符合科学道理的。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古代勤劳智慧的人民早已掌握了一套相当完善的放养白蜡虫的技术和方法;详细观察了白蜡虫不同虫态生长繁殖的变化和结果。这些丰富的劳动实践和思维分析,无疑逐渐成为中国山区农村ash副业传统发展的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