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塔有什么历史价值?
早在唐中宗神龙之年,大雁塔的称号就已经形成了一种习俗。各新进士生,先在曲江、兴源共宴,再登大雁塔,题塔壁留作纪念。
在慈恩寺,唐代著名僧人玄奘是这里的第一任住持。玄奘于公元628年从长安西行,历经艰难险阻,抵达印度,并得到杰贤大师的悉心指导。他于公元645年回到祖国。朝廷在慈恩寺举行了史无前例的盛大欢迎仪式,出动了1500多辆玄车,200多尊刺绣佛像,500多面绣有金线的经幡。进寺送行的僧人分坐在500个座位上。
玄奘带回佛经657部,先后在鸿福寺、慈恩寺、玉华寺等地翻译佛经74部,总卷数为1,335。在中国四大佛教翻译家中,他翻译的书最多,译得最精。?
在唐高宗的要求下,玄奘还记录了自己16、5438+07旅途中,游历的16、5438+00个城市和28个传闻地区、国家的历史、山川交通、民俗风情、物产气候、政治文化、宗教信仰等,并整理成65438+。
大雁塔的价值意义
起初,大雁塔是仿西域建筑,砖面土芯,不可攀登。每层都有舍利子,玄奘大师亲自主持修建。后来经过几代人的重建和修缮,逐渐从最初的西域演变为具有中原建筑特色的砖木结构,成为可以登上的亭台楼阁。
这一过程形象地反映了古印度佛教建筑艺术传入中国并逐渐中国化的过程。大雁塔是保存在唐代长安城的标志之一。其石碑《唐三藏序》、《唐三藏序》进一步证明了佛教在大雁塔和丝绸之路上传播的历史。大雁塔收藏的贝叶经也是珍贵的佛教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