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笔下人物的一生

1986年王黑白装饰画出版;《傅抱石作品选》获全国优秀邮票奖,《韩熙载夜宴图》获全国最佳设计奖,《黄作品选》获全国优秀邮票奖,《香港回归祖国》小型张获全国优秀邮票奖。设计的邮票曾被评为2005年最佳邮票。2005年全年,2006年1-7期,我设计过集邮杂志封面,以及很多JP,JF,PP(纪念邮资明信片,纪念邮资信封,普通邮资明信片)。2005年底,参加北京光华设计发展基金会主办的首届“光华龙腾奖——中国设计界十大杰出青年”评选,并在中国设计人才网投票,获得“中国设计界十大杰出青年”称号。获奖点评:方寸虽小,海纳百川,祖国山河,呕心沥血。

1990《韩熙载夜宴图》邮票获全国最佳邮票设计奖;1994设计的邮票《傅抱石文选》获全国优秀邮票奖;1996设计的《黄文选》邮票获全国优秀邮票奖;1997设计的《香港回归祖国》邮票小型张荣获全国优秀邮票奖;

1997邮票《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被评为我最喜爱的1997年特别邮票。

1998《何香凝国画作品》邮票获全国最佳邮票奖、专家奖;

2000年,为纪念中国神舟飞船首飞成功而设计的邮票获得国家优秀邮票奖;

2001为纪念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而设计的邮票获得全国优秀邮票奖和专家奖。2002年《八大山人文选》邮票设计获全国优秀邮票奖;

2002年,设计的“步图”获得专家奖;2002年,“古金面具”邮票的原创设计赢得了第九届国际邮票印刷商大会的最佳凹印奖。(中国首次获奖)

2003年《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邮票获得特等奖;

2003年设计的“百合”小型张获得优秀奖;2003年设计的“梁祝”期票获得第十届国际政府间邮票印刷商大会最佳创新奖。(中国首次获奖)

2004年《清明上河图》邮票荣获专家奖、优秀奖和群众最喜爱特种邮票奖。

2004年设计的邮票《鸡血石印》获得优秀奖;在90多套邮票中,《中国古代档案馆藏》、《中国皮影戏》、《何香凝国画作品》三套邮票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获得优秀奖。2002年获全国邮政系统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2008年设计的《改革开放30周年》获得第29届全国最佳邮票奖最佳邮票奖和最佳设计奖。

2005年获得“光华龙腾奖——中国设计界十大杰出青年”。

2002年获全国邮政系统劳动模范荣誉称号;2003年获邮票印刷局突出贡献一等奖;2003年获首都防治非典型肺炎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04年获得中央国家机关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2005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05年被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授予爱心形象大使荣誉称号;2005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2006年6月22日设计的武强木版年画邮票在全国发行。发行了一套四枚武强木版年画邮票,即四季平安、五福临门、繁花似锦和狮子滚绣球。

为纪念这一重大历史事件,香港特别行政区决定发行第一套"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邮票。国家邮政局把这个任务交给了王。为了设计这枚具有重大政治主题的邮票,他潜心创作,随国务院和港澳办代表团赴香港深入调研,查阅大量资料,广泛听取港人意见,牢牢把握政治内涵,圆满完成了这一光荣使命。最终这套邮票被评为我最喜欢的1997年香港特别邮票。2006年7月30日晚,由王设计并由中国、香港和澳门发行的邮票也飞向世界各地。为了表达13亿中国人民团结一心、期盼奥运的自豪感和自豪感,王同志精心准备,反复琢磨,花费大量心血,在短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了这套邮票的设计任务,向祖国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2003年初春,非典疫情突袭中国,国家邮政局紧急决定发行《同心抗击非典》特种邮票。从决定题目到议题,只用了十天时间。王放弃五一假期,冒着被传染的危险,带领编辑部的同志们进行周密的策划和组织安排,仅用6天时间就组织完成了50多套设计方案。为此,王被光荣地授予“首都防治非典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为了设计“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邮票,王走访了酒泉卫星发射基地、航天员训练中心和有关单位进行座谈和写生。他克服了时间短、任务重、资料少的困难,将脑海中直观的场景升华提炼,用独特的设计理念和手法,让小小的方寸充满了深刻的时空感和宇宙的神秘感。邮票问世后,赢得了两岸三地同胞的一致掌声。并获得2004年最佳邮票和特别奖。王同志认真履行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责,热心社会服务和公益事业。他立足本职岗位,深入基层,就文化、教育、卫生、环保、交通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提出了多项建设性建议,用自己的智慧为捐资助残提供了实际帮助。从1987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饰设计系毕业投身邮票事业的那一天起,他就把自己的命运与中国邮票紧紧联系在一起,对中国邮票的编辑、设计、技术、样张审批等工作倾注了大量心血,真正做到了做一件事、爱一件事、钻一件事、完善一件事。

王负责所有邮票的选题论证、资料收集、图稿整理、版式设计、工艺研究、样品审批。每年几十套邮票、几百件艺术品、近200个邮资封面都需要他严格把关,快速判断,提出正确可行的修改建议。王凭着对中国邮票事业的热爱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出色地完成了大量的邮票编辑设计工作。虽然已经成为中国第三代邮票设计师的中坚力量,但王始终坚持虚心学习的态度,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了加强自己的艺术修养和理论知识,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坚持完成了清华美院现代设计专业的研究生课程。为了给邮票创作积累素材,他通过不同形式进行市场调研,广泛听取意见。为了及时了解国际邮票设计信息,他特别注意收集和研究国外经典邮票在设计、印刷和技术方面的新动向。他通过中外邮票的对比,寻找差距和不足,不断吸收新的设计理念,努力提高我国邮票设计水平。即使走上领导岗位,他依然坚持深入一线的工作方法,坚持对每套邮票从设计到印刷的每一个环节进行跟踪调研,紧跟科技发展步伐,不断探索邮票设计与印刷技术的有机结合。2004年,由王·创意设计的《民俗—梁祝》小本票在波兰举行的第十届国际政府间邮票印刷商大会上荣获最佳创新奖,填补了我国国际邮票创新奖的空白。这张小小的期票,充分体现了从选题、设计、用料到印刷工艺的多重创新和完美结合。他以蝴蝶作为《朱良的故事》的精神象征为设计主线,通过立体浮雕强化,并使用特殊的珍珠纸、木刻插图和古文字,打造出整张小本票简约、典雅、浪漫、动人的风格。无色荧光墨水展现了化蝶的优美造型和深刻内涵,也是防伪技术与艺术手法相结合的生动体现。

为了改变邮票印刷局专业人才来源单一、缺乏竞争的现状,他在编辑部率先引入了人事代理制度。在市场上招聘优秀人才,合理配置资源,在部门内形成了一种市场化的氛围,不仅讲学历,更讲能力。通过组织法律、印刷、美术等多种形式的培训,培养了一支业务能力强、善于打硬仗的队伍。他提出,要牢固树立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让邮票生产出更多优秀的产品,从而培育市场,引导市场实现良性循环,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迎接挑战。为了给邮票的编辑设计积累丰富的后备资源,他组织建立了设计师人才库和专家人才库制度,加大组稿力度,广纳贤才,邀请社会上更多的设计精英参与我国邮票的设计,用竞赛机制为我国邮票设计注入新的活力。他致力于在工作中引入现代管理系统。通过建立和实施ISO9001质量体系,深入学习现代科学管理体系,不断探索有效的管理方法,建立和完善内部规章制度和业务流程重组,科学合理地加强部门内部管理和部门之间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