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插艾草习俗的起源有什么故事吗?
首先是故事:
东汉末年,黄巢叛军进攻中原。那天正好是端午节,人们纷纷逃离家园。逃离的难民中,有一位妇女,带着两个孩子,一个是她亲生的,另一个是她嫂子留下的孤儿。女方自己的孩子刚学会走路,小姑留下的孩子比女方的孩子大。
那个女人带着两个孩子逃走了,背上背着她嫂子的孩子,却让她蹒跚学步的孩子走,因为她走得慢,所以走不远。
在路上,他们遇到一个穿黄色衣服的人,问:“为什么嫂子不让大一点的孩子走,却让小一点的孩子走?”女子说了实话,黄衣男子听后很感动。她说:“你临危不惧的忠诚,断了黄巢的刀,黄巢取不了你的头。其实你只要在你家门口插上艾草,说明你家是忠家,黄巢帮不了你。”然后他就消失了。
这个女人认为穿黄色衣服的男人是一个仙女,所以她决定回家。途中,她告诉其他难民,在门口种艾草可以避免黄巢之乱。那个女人是个善良的人,帮助了很多人,所以很多人都愿意相信她,于是在门上种上了艾草,留在家里过端午节。
果不其然,叛军越境时,看到门口插艾草的人不会被打扰,军医也会给生病的人看病。之后,妇女受仙人引导传遍全国,百姓不再逃难,纷纷为端午节种艾草,效法妇女行善。
其实黄衣男子不是神仙,而是黄巢义军的前锋谋士,武功高强。因为百姓惧怕黄巢叛军,谋士使个小伎俩,阻止百姓逃跑,也能借此机会拉近与百姓的距离,赢得民心。端午节插艾草的传统也被保留了下来。
第二个故事:
传说伍子胥外出为父报仇。途中,他抓到一个难民妇女,牵着一个很小的孩子,背上还背着一个大点的孩子。他问他为什么不带小一点的孩子。女人回答说,她是一个妾,她背上的大孩子是她丈夫和唐火合法生的,小孩子是她自己生的。
伍子胥听了特别感动。她告诉那个女人不要逃跑。回家后,她在门口种上艾草以保平安。同时,她命令士兵不要骚扰门口有艾草的人。其他人得知后纷纷效仿,于是就有了这个习俗。
其实这两个故事很像,只是人物有一点变化,但不管怎么变化,都表达了民众祈求好运、避祸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