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硅谷”是什么意思?

硅谷是目前标志高科技的顶级名词。硅谷(Silicon Valley)位于旧金山湾区南部,是指从旧金山到圣何塞,深度约100公里,面向太平洋的平坦山谷。斯坦福大学位于硅谷的中心。就是这么一个小地方,1998的产值相当于当年中国全国GDP的四分之一左右。也就是说这么小的地方顶了3亿人左右的产值,真的很可观。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硅谷已成为高科技创新的源泉和世界上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2000年,硅谷所在的旧金山湾区大都市区GDP高达4580亿美元,仅次于纽约和洛杉矶。其人均GDP达到65090美元,约为美国平均水平的两倍,是美国人均GDP最高的国家。今天,硅谷已成为高科技产业集群的发源地和世界上最具创新性的高科技产业区。

硅谷起源于二战,但战前基本上是农业区,没有什么工业传统,尤其盛产大樱桃,直到上世纪70年代樱桃树仍随处可见。它的工业基础源于两位著名的教授,一位是斯坦福大学校长弗雷德里克·特曼,另一位是固体物理学专家威廉姆·肖克利。

特曼首先鼓励他的学生利用电子技术创办公司,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比如著名的惠普公司(电子可视仪器)、利顿公司(军用电子系统)、万睿协会(电子仪器),都是在特曼的支持下成立的。其次,他把斯坦福大学的空地租给一家高科技公司,加强了大学与产业的紧密联系,形成了世界上最早、最著名的斯坦福工业园区,奠定了硅谷工业发展的雏形。最后,因为斯坦福大学离华盛顿很远,所以无法获得麻省理工那么多的资助。特曼校长另辟蹊径,强调斯坦福大学不仅要关心和依靠区域产业获得项目和发展;高校也要关心企业,援助企业,大力培养区域工程技术人员,保持教学与产业的密切联系,让双方共同受益,共同发展。

诺贝尔奖获得者肖克利将自己的晶体管研究成果商业化,在硅谷成立了肖克利晶体管公司。两年后,公司解体,八名员工辞职成立了飞兆半导体公司。1963年,飞兆接受了美国军方的订单,销售额跃升至6543803亿美元。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硅谷大部分半导体公司都是飞兆的后代,都有着飞兆技术和管理的遗传基因,生机勃勃,欣欣向荣。

硅谷实际上已经存在了。只是这几年特别是1996以来特别红火。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互联网在全世界的普及。硅谷在不断创新中变化。60年代,硅谷的主导产业是半导体,70年代是处理器,80年代是软件,90年代是互联网。硅谷正在发生变化。硅谷也有起伏。比如房价的波动就是证明。1991买的房子,1995跌了20%左右,近几年又涨了。所以硅谷不是永远在成长的,整个创新过程就是一个新陈代谢,跌宕起伏的过程。

硅谷最早的创业者是惠普的两位创始人。他们在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期间白手起家,在一个车库里开发了一个振荡器,并成立了惠普公司。惠普公司仍然是硅谷员工数量最多的公司。在惠普的发展史上,有过多次转产的经历,先是精密仪器,后来是电脑、打印机等等。另一家对硅谷发展影响巨大的公司是20世纪50年代的Fairchild。硅谷很多著名公司的企业家都出自那家公司。有意思的是,他们离开飞兆公司的原因是对其老板威廉不满,他因为发明半导体获得了1958诺贝尔物理学奖。肖克利-霸道的风格。他们后来开创了自己的事业,并发誓要建立一种新的氛围。

高速公路128高新技术产业区位于美国波士顿西部。波士顿及其附近的新英格兰地区曾经是美国东部高度发达的工业区。二战和冷战初期,以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为核心,组建了雷达、远程通信、工业控制、导航系统和导弹控制的研发中心。

另外,128号公路所在的新英格兰地区的传统产业组织是大公司,其早期的产业组织是垂直的、自给自足的封闭体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大而全”的生产组织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规模经济,降低成本,便于保密,加强控制。这种模式可能也适合早期的行业和市场,但不适合对新市场敏感的高科技行业。

来源:(/s/blog _ 4c CEE 1101008 C5 . html)-美国硅谷是什么?-与128区对比_秋叶_新浪博客

128公路属于新英格兰传统工业模式下的大公司,对新兴的小型高科技创新公司影响很大。这些小公司一旦立足发展,都是模仿传统大公司的模式。比如128最热门的高速公路的电脑公司、数码设备公司(DEC)、王安公司都采用了这种模式。在多变的市场和新技术、新产品生命周期短的冲击下,很难转身。二战后,128号公路曾是半导体工业和计算机的中心,但被硅谷取代。在信息网络的发展上,它是远远落后的。

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安娜·李,1994。AnnaLee Saxenian写了一本书:《区域优势:硅谷和128地区的文化与竞争》。这本书比较了波士顿附近128高速公路周围的高科技公司和硅谷的高科技公司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波士顿附近有两所著名大学——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资金充足——波士顿靠近金融和商业中心纽约。80年代以前,128高速公路周边的高科技远远领先于硅谷。但80年代以后,硅谷超过了前者。连作者自己都对此感到惊讶。坦白说,她在80年代写硕士论文的时候,最初的主题是讨论为什么硅谷在走下坡路,因为那里的生产成本越来越高。但后来事实证明,硅谷的收入增长更快。这让她深思,她试图解开这个谜团,于是写了这本书。

硅谷成功实现了从国防产品到商业产品的平稳过渡,不像128高速公路一直以来都过于依赖国防市场。同时,随着20世纪70年代风险投资的大规模兴起,风险投资逐渐取代军费,成为企业家的主要经济来源。到了90年代,硅谷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科技综合体集团,形成了大学研究、企业家和军方赞助三位一体的模式。

从国家计划和政府投入来看,麻省理工和哈佛大学所在的128高速公路地区获得的支持比硅谷多,但128地区远远落后。硅谷是制度和文化的产物。有了好的制度,有了好的创业文化氛围,硅谷就会自己冒出来。的确,硅谷是一个奇迹,因为它超出了人们的预期。频繁的人才流动,自由的创业体系,非常分散的决策过程,都能孕育出硅谷。

正是由于硅谷缺乏传统的工业历史,与现有经济和政治机构的联系薄弱,大学和产业之间更加开放、紧密和互利的合作,以及数以千计的充满活力和创新的小公司的推动,方便了新颖和有生命力的实验,形成了全新的工业体系,使其成为128号高速公路上完全不同的高科技工业组织。

从硅谷的情况来看,企业家们从技术和市场的规律(趋势)上探索出了一种全新的生产模式——产业网络。这个产业网络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基础设备齐全;(2)分散化、多样化的生产协作网络系统。

首先,基本设备齐全。由于创新型企业和企业家的出现,企业家有自己独特的技能,他们的产品可以满足特殊的市场需求,但他们缺乏资金,零部件,跨学科的知识,生产设备,管理和营销经验以及法律知识,等等。为满足这一需求,经过40多年的发展,硅谷已经形成了特色鲜明、基础设备和机构齐全、能够支撑技术创新的社会化产业网络。

其次,它是一个分散的、多样化的生产合作网络系统。这些系统可以减少单个制造商开发的设备的资本投资,并亲自执行从研发到生产的所有垂直流程。由于这种产业结构的高度分化,形成了一个形态多样、适应性强、富有弹性和活力的产业生物圈。这些去中心化、去中心化的协作,不仅对小型创新公司意义重大,对大型公司的发展也意义重大。

128高速公路绝对不同于硅谷的工业网络。它是以大公司为特征的自给自足的封闭组织,没有形成支撑创新的产业网络和各种服务设施和机构,因此创新效率和成功率较低。

企业和区域产业的发展都受制于区域环境和文化。美国评论家琼斯指出:“硅谷与其说是一个地区,不如说是一种精神。”硅谷和128高速公路高新技术产业区发展轨迹的不同,也可以说是一种文化差异的结果。

来源:(/s/blog _ 4c 4c ce 1101008 C5 . html)-美国硅谷是什么?-与128区对比_秋叶_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