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顶的特点
菩萨峰的建筑布局很有特色,各大殿看起来都像宫殿,而内部布局则有很强的喇嘛教韵味。因为菩萨在灵九峰上,从峰底望去,菩萨峰前有108级陡峭的石阶,如梯子悬在空中,上面是梵宫佛国和琼楼玉宇。登上石阶后,一座四柱三门的木牌楼矗立在平台上。拱门两侧有两根高高的旗杆。牌坊后面是山门。山门两侧厢房的红墙上,分别开着圆窗。有人说这样的布局就像一个龙头:牌楼正门是龙口,旗杆是龙角,翼墙上的圆窗是龙眼,长长的108级石阶是龙舌。这几个字形象地概括了菩萨峰前的布局特点。
值得一提的是,文殊殿也被称为滴水殿。以前文殊殿有个屋檐瓦,春夏秋,风雨无阻,总要滴下来。时间久了,文殊殿前的一块台阶石成了蜂窝。原因是什么?有人说这是因为文殊菩萨灵验,广施雨露。其实这是建筑上的巧妙设计。以前文殊殿琉璃瓦上有洞,瓦下有蓄水层,蓄水层下有防漏设施。每当下雨时,雨水通过琉璃瓦的孔洞,储存在含水层中。阴天或晴天,含水层的水会从屋檐瓦片上慢慢滴下来。日后,可惜文殊殿在整修时,并不知道保护殿顶水的秘密。
此外,菩萨顶上还有许多文物。在这些文物中,有几件是稀有而有趣的。
菩萨后院正房有四口大铜壶。这些锅是丁菩萨每年农历正月、四月、六月、十月、腊月煮粥用的。最小的罐子直径接近两米。据说有一年冬天,小和尚去洗铜锅的时候爬不出来,最后上了木梯把他拖了出来。菩萨山门外的两只石狮子,有一只没有舌头。这是一件罕见的石雕。据说清朝康熙年间重修菩萨屋顶时,早上总是粥不够。火头和尚发现锅里的粥被石狮偷走了,于是在粥锅里放了一把尖刀。石狮偷吃粥的时候,刀子割掉了他的舌头。这样,这只石狮就没有舌头了。菩萨前院西附殿还有一尊文殊菩萨泥塑,也是很有意思的佛教文物。以前这个文殊菩萨雕像右肩上还背着一支箭,据说是乾隆皇帝射的。现在肩上的箭没了,但乾隆皇帝给它的称号“带箭的文殊”依然存活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