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调查的发展历程
如果说1993年5月《东方时空》的出版是央视新闻改革的第一步,那么1994年4月《焦点访谈》的出版则是央视新闻改革的第二步。建立新闻调查是第三步。新闻节目改革的逐步深化,标志着央视正在走向国际化平台。正是因为这个项目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所以对员工的要求特别高。
1996年初,时任审查部主任的孙雨生找到时任《焦点访谈》一组制作人的张步兵和时任东方时空MTV制作人的王建平,委以重任。很快,一批中国电视行业最优秀的电视人逐渐聚集在新闻调查的旗帜下。
从东方时空《东方之子》加入新闻调查的张杰,凭借节目《生活》获得第36届亚太广播联盟特别奖,2003年成为第四任新闻调查制作人。
夏军,1996加入新闻调查,改革开放20年总导演,1998第二任新闻调查制片人,民营韩隐电视公司总经理。
赛纳,1996,加入新闻调查,2000年成为第三任制片人,2003年创办《面对面》成为第一任制片人,现主管新闻评论部节目研发。
王利芬,1996,加盟,担任摄像师和导演,代表作有《郓城渗灌工程透视》和《跨世纪的握手》。后创办《对话与经济信息网》,任中央电视台景光信息中心信息节目工作室主任。
1996,从事新闻调查工作,曾担任执行制片人,执导过《山顶上的希望》、《程腐败案》等。现为凤凰卫视中文频道副总监。
钱刚,著名报告文学作家,1996九月入职,记者、策划。后来他是《南方周末》的主编。现任上海大学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学者,香港大学新闻与传媒研究中心“中国项目”负责人。
知望,加入1996,记者,代表作《与神话抗衡的人》。他目前是一名记者,也是《面对面》的第二任制片人。什么是“新闻调查”?刚聚在一起的团队不是特别清楚。
后来,时任新闻评论部主任的孙玉生和时任副主任的袁明确表示:“我们要做中国的六十分钟。”让大家明白该怎么做,自然就构思出了未来节目的形式。
《60分钟》是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王牌节目,是美国历史最悠久、收视率最高的10节目之一。曾连续22年位列全美10计划前茅。在对《60分钟》节目进行分析研究的过程中,我们确立了把《新闻调查》做成调查类节目的理念,提出了通过调查来做这类深度新闻节目的思路,并对理想的节目形态做了初步的界定。比如采用录制双摄拍摄模式,使用专职记者,节目既是采访对象,也是记者的活动,这在当时的中国电视行业是开创性的。
《西固县乡村纪事》第一期节目:1996。4月,央视发起晚9点招标,近10栏目参与竞标。为了迎接这次投标,制作人张颖冰决定开始拍摄两个主题作为样本,一个是西固县乡村纪事,另一个是弘治班。夏军负责宏志办,张杰负责西固县村志。
张杰带领摄制组出发前,制片人张步兵交代了三个字:《焦点访谈》的主题,《东方之子》的采访,《生存空间》的拍摄方法。
然而,1996年诞生的《西固县村年谱》注定命运多舛。
因为节目涉及信访、三农、基层民主,而且当时类似节目播出后有上百人上访,所以当年《西固县乡村纪事》无法播出也就不足为奇了。更重要的是,它迫使新闻调查改变路线。
首播节目《鸿志班》:《新闻调查》第二个样本是鸿志班。
节目讲述了北京广渠门中学的故事。为了帮助北京市成绩优秀、经济困难的学生,将这些学生编入一个班,学校免收所有学费,高中三年每年给予1500元的生活补助。几个月后,节目《宏志班》出现了。制片人张步兵和王建平意外地发现,节目比他们预想的要好。
小题材的鸿志板,做出了特别的味道,让人觉得丰富合理,充满了情感和故事,甚至闪烁着理性的光辉。这就为“新闻调查”的创作提供了一种思路:小话题也可以用理性的视角多层次地看待。而这种多层次的深刻理性是可以通过一些细节和故事来表达和展开的。
紧接着,《鸿志班》作为《新闻调查》的样本,参与了央视晚上九点节目的竞标,脱颖而出,成为首场演出,拿下了周五的黄金时段。
1996 5月17日,《新闻调查》正式开播,节目《鸿志班》首播。节目开始时的口号是“正在发生的历史,新闻背后的新闻”。因为形式感强,从形式到内容都有独特的外观,红知班一出来就确立了新闻调查的标准节目形式:双摄拍摄,记者现场采访,现场解说,多角度分析事件,递进探索。这种节目形式一直沿用至今。2003年《新闻调查》旗帜鲜明提出调查性报道口号的时候,当时国内对调查性报道的理论研究还不是特别深入,大多是在舆论监督的背景下进行的理论探讨。因此,新闻调查在开展调查性报道实践的同时,对调查性报道理论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梳理和研究,并形成了自己的操作理念。
新闻调查认为,一个话题能否被视为调查性报道,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调查的内容是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第二,这种行为被掩盖了;第三,调查是由记者独立进行的。只要满足这三个要素,就是调查性报告。
电视调查性报道是调查性报道的一种。从实现的过程来看,电视调查性报道有四个特点:
独立电视媒体调查。是电视媒体自己做的调查,而不是对他人调查行为和结果的报道。在司法机关或纪委帮助下做出的大案,属于调查方案,不属于调查报告,因为不是独立调查。
个性化调查记者。对于电视调查性报道来说,记者的表现尤为重要。他不仅是侦查行为的主体,也是一个程序的结构要素。他是调查行为的执行者,是调查过程的执行者,是节目的外化符号和品牌形象。
深度独家发现。强调调查记者必须有新的、独家的发现,这种发现可以宣扬真相,深化节目主题。
一个完整的调查过程。被调查的对象是记者,他的行为贯穿整个节目。在调查过程中,记者提问,核实问题,得出结论或判断。得出结论,完全揭示真相,是调查性报道的最高境界。为了追求节目的高质量和专业性,《新闻调查》设置了最专业化、最细致的分工,包括制片人、记者、导演、摄像、录音、策划、秘书、制片人、统筹、后期制作。一个程序的完成需要这些工种的分工合作。制片人负责栏目的整体运营和日常管理,制片人对栏目负责。记者,专门从事采访,编导对结构性故事的整体把握,录像实现内容的可视化,录音表达声音,等等。每个人都把自己的专业特点发挥到极致,保证了这个栏目的高质量。
在专业分工的基础上,为了保证节目制作运营的效率,2003年,在中国人民大学人力资源专家的帮助下,《新闻调查》在中国电视行业首次引入了资源管理的概念,并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包括:绩效评价体系;调查性报道的风险机制;以记者为中心的制度;积极利用外脑等等。新闻调查的节目制作一般有七个流程:选题-选题申报-前期调查拍摄-后期制作-样本提交-节目播出-总结评估。
选题声明:每周一、四定期举行选题会。节目组成员将自己认为符合选题标准的资料提交给选题会进行筛选和讨论。经制作人同意后,他们按照节目规定的统一格式撰写选题报告,交由制作人审核,再交由分管台领导审批。经批准的选题报告是制片人安排拍摄任务和导演选择题材的依据。新闻调查选题有三个标准:第一是调查性,第二是故事性,第三是命运感。一方面,调查意味着事件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受众对此非常关注。另外,调查也意味着题目有调查的空间,必须有真相可以揭露。
调查准备:为了保证节目的真实性和深度,摄制组在进行前期拍摄之前,往往会对项目的选题进行调查,这就是所谓的前期调查。首先是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确定哪些人可以在镜头前接受采访,选择调查方式和路径。
前期:摄制组到新闻事件发生地进行拍摄和采访。开拍前,摄制组要召开会议,对策划案的内容进行充分沟通,对调查重点、成像方案、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案。
后期剪辑:后期剪辑是调查的关键环节。导演需要组织画面、声音、语言等元素,重构事件逻辑,展现调查过程,突出调查重点。为了扩大节目影响力,提高节目传播效果,新闻调查从2003年开始逐渐形成了一套节目营销理念和体系。我们建立了多种方式,比如单节目营销、品牌营销、重大事件营销等。就单个节目的营销而言,包括节目播出前的预告,节目播出后的二次传播,与观众的互动。节目预告的主要渠道是通过央视新闻频道《约会七天》、每日滚动指南、综合频道指南。此外,新闻调查与许多平面媒体和网络合作,优秀的节目会被一些平面媒体和网络重新传播,形成舆论热点。如果时机合适,我们还会组织节目主创人员与网友交流。再者,每年《新闻调查》还会将优秀节目结集出版,形成文本供读者长期阅读。
为了提升品牌的影响力,新闻调查还开展了多次校园活动,与大学生交流新闻理念和职业理想,与专家学者探讨节目实践中遇到的问题。2003年6月5438+2月65438+2月在北京广播学院举办了第一次校园行——“电视调查性报道与《新闻调查》节目发展高层论坛”。2004年6月10日,第二次校园活动——“调查性报道”与“新闻调查”专题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2004年6月,第三次校园行在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华东地区高校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