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历史
从史前时代到边疆国家
早在公元前80000年至公元前10000年的旧石器时代,多瑙河地区就有人居住。克雷姆斯出土的“女舞”和“韦伦多夫的维纳斯”是早期文化的重要第一手证据。1991年,在约兹塔尔阿尔卑斯山冰川区发现了一具震惊世界的石器时代人类木乃伊。在铁器时代早期(公元前800-400年),克尔腾人就生活在奥地利这片土地上,他们已经在欧洲从事盐铁贸易。在基督诞生前后,罗马帝国占领了今天奥地利的大部分地区。作为边境国家,建立了拉岑、诺里库和班诺尼省。罗马人修建了许多营地,位于维也纳东部的班诺尼营地是罗马人在这片奥地利土地上修建的最大的城市。公元2世纪,基督教开始传播。民族大迁徙导致了罗马帝国的衰落。随着罗马帝国的终结,拉丁生活方式和文化也从这一地区消失了。从6世纪开始,巴伐利亚人开始陆续在这里定居,遇到了从东方先进的斯拉夫人和阿瓦尔人。这片土地上教会组织的建立可以追溯到4世纪。法兰克统治者查理曼大帝(747-814)在今天奥地利的土地上建立了埃内斯、拉普和德拉奥河之间的“加洛林附属国”。然而,在与马扎尔人的战争失败后,东部附属国也于907年解体。直到955年,奥托大帝才打败马扎尔人,重新夺回土地。976年,埃内斯和特勒森河之间的地区被判给了勒布尔德,他出生在一个巴伐利亚贵族家庭。冯?巴本伯格。
巴奔堡的皇家统治
边境伯爵的国家的新统治者首先在梅尔克建立了他的统治中心。1156,亨利二世公爵?Jasomirgott”(天地良心)最终选择了维也纳作为首都。巴奔堡的统治者继续将多瑙河以北的领土向东和向南扩张。在千年转折之前,也就是996年,前阿尔卑斯地区已经叫奥地利(?奥斯塔里奇).
1156年,巴奔堡的统治者被皇帝弗利尔·里奇征服?拜巴巴罗萨所赐,边陲伯爵的国家被提升为公爵的国家,这意味着它可以相对于皇权拥有更大的独立性。1192年,巴奔堡的统治者利奥波德五世通过婚姻赢得了公国国Stail Mark。1246年,无子公爵弗利尔·里奇二世在了他对匈牙利人的战役中阵亡,他的封地成为邻国政治权力斗争的对象。奥地利贵族最终站在了波希米亚国王奥托卡二世普莱米西耶(Otoka II Ple Misier)一边,他娶了巴奔堡最后一个统治者的妹妹,从而确保了这块领土的继承权。奥托卡二世很快成功地恢复了国内秩序,夺回了斯泰尔马克,并通过继承条约将凯恩特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然而,新当选的罗马帝国国王鲁道夫?冯?哈布斯堡认为波希米亚国王不服从帝国法令,所以他不愿意承认自己的权力。于是,战争冲突爆发了。1278年,奥托卡在多恩克鲁特战役中阵亡。1282年,鲁道夫封他的两个儿子为奥地利公爵和斯泰尔公爵,为哈布斯堡王室权力的扩张奠定了基础。
哈布斯堡王室统治的600年
从13世纪末到15世纪中叶,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者先后获得了凯恩腾公爵领地(1335)、蒂罗尔伯爵领地和温蒂边境领地(1365),从而扩大了自己的版图。他们在瑞士失去的领土通过购买现在的联邦州Folard的Berg地区的封地得到了补偿。她的创始人,才华横溢的鲁道夫四世,不仅建立了维也纳大学,还通过伪造“Privilegium maius”文件巩固了他的家族世代相传的地位。鲁道夫的继承人,勤奋的公爵阿尔布雷·西特五世娶了皇帝西吉斯蒙德的女儿,成为波希米亚和匈牙利的国王。岳父去世后,阿尔布雷·西特成为第一位连任罗马和德国国王的哈布斯堡王朝统治者。在1439年的一次抗击土耳其人的战役中,他英年早逝。来自蒂罗尔家族的弗利尔·里奇五世(皇帝弗利尔·里奇三世)接管了奥地利和帝国的统治。通过联盟政治,他为强大的哈布斯堡帝国奠定了基础。他把儿子马克西米连嫁给了勃艮第的继承人玛丽。马克西米利安还通过巧妙的婚姻政治,确保了孙辈费迪南和卡尔在波希米亚、匈牙利和西班牙的继承权。此后,哈布斯堡王朝分为两个部,即奥德部和西荷部。1526年,伊阿哈洛的最后一个统治者路易二世在莫赫克战役中战死,波希米亚、匈奥三国合二为一。
自14世纪向欧洲推进的奥斯曼帝国,对这块大陆的威胁越来越大。1453年,奥斯曼人占领君士坦丁堡后,继续向西推进,对哈布斯堡封地形成了持续的危险。奥斯曼军队两次到达维也纳城下才被阻止(1529年和1683年,土耳其人两次围攻维也纳)。经过一次又一次的血战,奥斯曼人被赶走了。匈牙利被收复。奥地利繁荣发展成为强大的帝国,应该归功于辅佐三位皇帝(利奥波德一世、约瑟夫一世、查理六世)的天才统帅欧根?冯?萨沃恩王子。他不仅表现出卓越的军事天才,而且还具有杰出的政治家风度。1700年,西班牙哈布斯堡家族灭绝。在一场欧洲战争中,也就是“西班牙继承战争”中,奥地利王室(Casa d?虽然奥地利无法夺回西班牙的领土,但它保留了在意大利和荷兰的统治地位。1740年,皇帝查理六世驾崩,父系哈布斯堡统治者灭绝。查理六世的女儿玛利亚出生于1989年,因为1713作为皇家法令,颁布了国家圣旨,保证领土的不可分割性,使女性继承成为可能。特蕾西接管了封地的统治权。这个和罗特林·弗兰茨?这位在斯特凡结婚的女统治者面对的是一群觊觎哈布斯堡领地的敌人。首先,普鲁士国王弗利尔·里奇二世肆无忌惮地寻求占领这块领土。经过两场艰难的战争(1740-48年西里西亚战争和1756-63年七年战争),玛利亚?特蕾西得以保住自己的领地,只有富庶的西里西亚省被割让给普鲁士。
这位有着重要历史地位的女统治者,从根本上开始改革疆域。她的丈夫在1745年被选为罗马德意志皇帝弗兰茨一世,但他一生都生活在她的阴影下。她的儿子约瑟夫二世继续走她的改革之路,禁止农奴制,颁布关于宽容权和将寺院和教会财产转为公用的法律,这决定性地促进了一直坚持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法国革命思想虽然胆怯地在奥地利传播,却使奥地利的专制制度经历了严重的威胁。玛丽亚?被处死的法国王后特蕾西的孙子玛丽?皇帝弗朗茨二世,安东·奈特的侄子,加入了反对革命法国的联盟。结果奥地利只好忍气吞声,抵抗拿破仑?波拿巴的惨败。1804年,拿破仑加冕为法兰西皇帝后,弗兰茨皇帝作为回应,建立了奥地利皇帝的称号。由于法国保护下的莱茵联盟的建立,罗马德意志帝国于1806年解体。弗朗茨二世摘下了皇冠。拿破仑发动的一系列战役后来使奥地利遭受了毁灭性的失败(拿破仑两次占领维也纳)。但是,卡尔大公在阿斯彭战役中战胜这个伟大的科西嘉人,证明了拿破仑并不是不可战胜的。被有“欧洲马车夫”之称的奥地利总理克莱门斯?文泽尔?罗塔尔?冯?梅特涅侯爵主持的维也纳会议在1815年恢复了欧洲的旧制度。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在1848年春天从法国传到了奥地利。自由主义者要求立宪主义和新闻自由。可恶的梅特涅警察国家制度被清除了。但同年10月,起义被镇压,保守派获得全面胜利。年轻的弗兰茨皇帝?约瑟夫一世建立了一个新的专制制度。他在克里姆林宫战争(1854-1856)中可疑的中立政策使奥地利在欧洲处于危险的孤立状态。所以奥地利只能对付与法国结盟,支持意大利独立运动的撒丁岛。1859年马赞宝塔和索尔费里诺战败后,奥地利不得不放弃伦巴第,也不得不以皇帝的十月宣言和二月国书向国内强烈的建立议会制的政治需求妥协。奥地利帝国一半地区(“Cisleithanien”)的政治发展以群众政党(社会民主党和基督教社会党)的建立和对公民基本权利的要求为标志。1907年,帝国议会首次举行普遍直接选举。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一个复杂的欧洲联盟体系维持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和平,期间奥匈帝国、德意志帝国和意大利成为三重联盟。然而,在这个多民族国家,日益膨胀的民族主义引发了许多严重的冲突。工人阶级对人道的工作条件和更高的工资的合理要求也迫切需要解决。奥地利王位继承人弗兰茨大公?6月28日费迪南1914在萨拉热窝被杀,只是构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索。在一场长达四年的毫无意义的战争中,欧洲列强相互竞争。随着美国参战,战争出现转机。中欧列强(奥匈帝国、德国和与其结盟的土耳其)的失败导致欧洲的秩序至今分崩离析。这个双重王朝也分裂成许多民族国家,奥地利* * *和共和国就从这片残存的土地上诞生了。
奥地利与二战期间不得人心的民主。
国家建设
1918,在战争最后的日子里,在战败的命运不可逆转的时候,美国总统伍德罗夫?威尔逊关于民族自决的声明被视为生命线。尽管卡尔皇帝的国家宣言是善意的,但为时已晚。双朝各民族宁愿选择民族独立的道路。1918 10 10月21,232名讲德语的帝国议会议员(包括102名德国国家党、72名基督教社会党、42名社会民主党和16名其他党派)聚集在下奥地利州的乡间别墅,* * *。10年10月30日,临时国民大会选出了由22人组成的国民议会。被任命负责国民议会办公厅的社会民主党人卡尔?雷纳提交了过渡时期宪法草案。关于未来国家的形式,各方观点几乎一致,德国国家党和社会民主党一直赞成* * *和平体制。基督教社会主义者对确定共和国发展方向的态度吸引了神学家和政治家伊格纳茨?Seipel发表了一系列关于* * *和中国的文章。112年10月12日,临时国民议会在维也纳环路旁的议会大厦召开会议,宣布德语区奥地利为民主共和国。这个* * *共和国——根据自我评价——似乎没有任何生命力。因此,它也宣布与民主魏玛共和国合并。新选出的国民议会面临着一大堆几乎无能为力的任务:建立民主宪法,调整与邻国的关系,准备参加世界和平会议,重新调整社会结构,最迫切的是让全民度过这第一个冬天。国内政局动荡,不断从前线回来的军人找不到工作。为了保证局势的稳定,成立了农村自卫军,工厂里出现了工人委员会,军营里选举出了士兵委员会。这个新国家的边境地区不稳定。在南部,SHS国家(塞尔维亚、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国家)要求收复Kaiente地区。在北方,确保波希米亚和梅伦德语区的领土安全是无望的。1919年2月16日,制宪国民议会选举举行,女性首次获得选举权。社民党以40.76%的选票和72个席位成为第一大党,基督教社会党获得35.93%的选票和69个席位,德国中产阶级联盟获得26个席位,其他党派占据3个席位。
解决人民的饥荒是新政府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前朝的农业区集中在帝国分裂后建立的国家。他们开始对新建立的奥地利实施封锁。只有接受高额贷款,奥地利才能勉强熬过最初几年的饥荒。高额贷款已经成为国家预算的沉重负担。在社会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临时和制宪国民议会决定实施8小时最长工作日、企业委员会法、失业援助、雇员带薪休假和改革医疗服务。1919年巴黎和会的结果让奥地利很失望。奥地利失去了南蒂罗尔。凯恩腾多亏了民意投票才保住了大部分地区。讲德语的西匈牙利,除了约登贝格,后来都划归奥地利。国名必须由德属奥地利改为奥地利,禁止1918采用的与魏玛* * *和中国结盟。年轻的中华民国一直称《圣日耳曼条约》为国约,因为奥地利从未处于战争状态,所以不可能缔结和约。1920通过的联邦宪法和1925、1929的补充条款仍然有效,但它是一个妥协的结果:各党派和联邦各州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国际著名法学家汉斯?凯尔森。一战结束后,奥地利外交活动的空间起初极为有限。从现实来看,奥地利与新邻国关系的发展是卓有成效的。与匈牙利缔结了友好贸易条约;捷克斯洛伐克* * *和中国重新向奥地利供应原料,并在1921担保了一笔极其重要的贷款。意大利充分发展起来——首先是在法西斯主义掌权之后——成为奥地利的保护国,除了南蒂罗尔问题。与魏玛共和国的关系无可指责,令人愉快,国务院办公厅把不愉快的联盟问题交给非政府发起人组织处理。面对灾难性的通货膨胀,奥地利的长期经济重建只能依靠国际联盟的贷款来实现。高达65亿金币的贷款阻止了奥地利国家的崩溃。这些贷款一宣布,货币汇率立即提高。
相对稳定的年份
在世界大战的灾难之后,中国的各种政治力量能够在最初阶段密切合作,一系列最重要的决定都在由社会民主党和基督教社会党组成的联合政府中通过。但根本的意识形态对立必然导致各种力量离心离德。1920年6月,一个鸡毛蒜皮的原因打破了联合政府。奇怪的是,两党对此都很满意,社民党决定远离权力,最终对国家的政治气候产生了不良影响。后来,基督教社会党在接受德国国家党或与其组成联合政府的条件下,选出了政府首脑。基督教社会党的新强人是伊格纳茨?塞佩尔除了短暂中断外,一直担任政府首脑,直到1929。这一时期,国内政治经济出现了短期稳定的局面。1925年,先令成为奥地利的新货币,国际联盟的严格监管被取消。困难的问题是劳动力市场的状况和大量官员的过度拥挤。各方都感到有义务在新党章中更明确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其中社民党的林茨党章因其激进的表述引起了许多误解和扭曲。此外,自1918以来一直存在的准军事组织,给正统群众党派带来了一场令人担忧的竞争:家园卫士站在右边,国防联盟站在左边。双方都认为自己是各自意识形态观点的更权威的代表。对于奥地利来说,日常生活中日益浓重的火药味已经成为一种毁灭的过程。
7月1927的事件显示了局势升级的危险程度。同年5438年6月+10月,布尔根兰的党军举行了一次通常的游行,期间极右翼民兵开枪打死了一名残疾士兵和一名儿童。然而,在刑事审判中,三名枪手被判无罪。社会民主党的大多数追随者表示非常愤怒,而政党领导人则持观望态度。因此,自发和无领导的大规模示威活动消失了,没有任何政治结果。愤怒的群众暴力得到了警察开枪的回应。灾难性的结果是:89人死亡,数百人受伤。社会民主党号召总罢工,但很少有人响应。显然,在全国范围内,权力的天平越来越向右翼政党倾斜。所有通往政治对手的桥梁都被切断了,拥有超人智慧的党派代表——代表基督教社会党的伊格纳茨·塞佩尔和代表社会民主党的奥托·鲍伊——彼此不可调和。对* * *和中国不利的是,各方追随者毫无保留地接受了这种强硬的敌对局面。1930年,国民自卫军以“克尔诺伊博誓言”发布了带有明显法西斯特征的反马克思主义纲领。令基督教社会党非常不满的是,在接下来的选举中,国民警卫队也作为一个政党参加了竞选。紧急上任的警察总长约翰内斯·索伯(Johannes Sauber)内阁一致同意完成宪法改革,并获得取消当年在海牙实施的与国际联盟贷款有关的“一般质押权”。不幸的是,索伯作为恩德培内阁的外交部长,发起了德奥关税同盟项目,由于奥地利的尴尬退出而不得不放弃。同样,内阁决定强制信贷银行接管濒临破产的土地信贷银行。这一做法导致信贷银行破产,奥地利得以渡过难关得益于国际联盟的新一轮贷款。20世纪30年代,无论是政治上还是经济上,奥地利都陷入了极端的境地。作为联合政府的长期合作伙伴,大德意志党在1932离开政府。这个君子党剩下的成员无非是党的干部,他们的追随者早就转向了激进的国家社会党。1932年4月举行的联邦议会选举,让基督教社会党对局势的发展瞠目结舌。1932年5月组建政府时,一位新鲜的生手成为内阁首脑,也就是迄今为止的农业部长恩格尔贝特·多福斯。他依靠家卫军和农业联盟,也就是一个行业党团,组建了自己的政府,并在议会仅以一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国际联盟贷款的决议。这笔贷款的直接后果并不明显,但60万左右的失业人口是太高的代价。
背离民主
所以,毫不奇怪,和其他欧洲国家一样,这里也讨论企业社会制度和政府的威权形式,并尽力作为解决方案在人们心中扎根。一场议会议程危机,在危机相对温和的时代,本应很容易解决,现在却为解散议会提供了借口。多洛雷斯政府用的是一个二战时期颁布的法令,20世纪20年代用了几百次,当然符合法律程序。借助战争经济授权法案,政府随后发布了一系列命令,议会被指“自行解散”。然而,真正违反宪法的是取缔宪法法院。外交上,多洛雷斯与意大利结成生死同盟,受法西斯独裁墨索里尼摆布。墨索里尼迫使他将社会民主党从政治生活中铲除。因此,多尔福斯致力于推行继续排挤政治对手的策略。与此同时,意大利支持的本土卫队的势力也在扩大。在很多方面都感觉处于守势的多尔福斯,以他在1933天主教大会上的纲领性讲话为指导方针,把迄今为止的所有政党都换成了所谓的爱国统一运动,即“祖国阵线”,并着手按照教皇的社会循环原则在奥地利建立共同体制度。被逼到绝境的社民党,几乎没有政治活动的空间。他们用武装防卫回应了林茨的一次常规武器搜查。三天后,随后的冲突被上级执行机构以极其强硬的手段和不恰当的武力镇压。由于戒严令的颁布,政府不顾国际抗议,宣布执行9项死刑,双方死伤都很惨重。许多社会民主党领导人和数百名追随者逃到捷克斯洛伐克,在那里建立了外国组织。几十年来,这场内战中的分歧导致了各政党的分裂。在国际上,政府对一个明显处于劣势的对手使用毫无意义的武力,极大地丢了面子。几个月后,这个在颁布法律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内阁颁布了新的等级国家宪法。通过与匈牙利和意大利签署《罗马议定书》,多尔福斯认为他赢得了应对国家社会主义者日益猖獗的威胁的支持。无论是对国家社会主义者的严厉攻击还是秘密谈判都无法阻止他们的侵略势头。7月25日,1934,这些家伙发动了政变。结果,联邦总理多福斯被杀。这场政变先是引起凯恩滕多日的战斗,最后被镇压。军事法庭判决了政变策划者,其中大部分是当年的军人,其中13人被处决。为了获得国际认可,一直由国家社会党执政的德国对奥地利采取了与志同道合者保持距离的态度,后来又推出了渗透政策,由新任德国驻维也纳大使弗兰茨·冯·帕彭实施。不久前,他在“罗姆事件”中逃脱了被执行死刑的命令。
为生存而斗争
在挫败国家社会主义者的政变后,联邦总统威廉·米克拉斯(wilhelm miklas)任命蒂罗尔的基督教社会主义政治家、迄今为止内阁的法律部长库尔特·冯·许士尼格组阁。Schuschnigg坚持国家政治的连续性,也就是说,它继续遵循迄今为止的路线。事实上,他是想争取时间来应对德意志帝国的入侵。1934年7月,意大利仍在奥地利边境集结兵力,但在1935年6月,开始倒向国家社会主义德国一边,这也是其在埃塞俄比亚的冒险行动所致。让西方列强对奥地利命运感兴趣的企图,最终因为这种专制统治的恶劣形象而失败。尤其是因为英国决定推行一套包括容忍德意志帝国扩张在内的绥靖政策。结果德国成功占领了莱茵河地区,也没有造成什么国际后果。1936年举行的柏林奥运会,重新确立了德国作为“普通”国家的声誉。考虑到这些新的发展,冯·巴本大使呼吁奥地利与德意志帝国缔结协定,该协定最终于1936年7月签署。这份“君子协定”虽然保证了奥地利的独立,但却正式承认了奥地利国家社会党无限期占据政治活动范围的权利。舒施尼格进退两难,国家社会党在中国的猖狂活动达到新的高潮。冯·巴本大使再次出面,提议舒施尼格和希特勒在萨尔茨山举行私下会谈。这次谈话的结果是灾难性的。希特勒给奥地利人的压力最大,向国家社会党妥协导致1938二月16内阁改组,国家社会党不得不第一次加入政府。舒施尼格寻求被禁的社会民主党的支持,但为时已晚。
在德意志帝国,相对于经济渗透政策,掌管军备的大臣赫尔曼是第一个。戈林加紧实施“吞并”奥地利的战略计划。这是因为加强军备的德意志帝国既缺乏劳动力,又缺乏外汇。他们希望武力吞并奥地利,用最快的方式解决这两个问题。无论来自西欧国家还是意大利,都不能指望坚决的抗议。舒施尼格最后一刻的抵抗策略,即举行全民公决,更是加速了德军的入侵。1938年3月,法西斯德国利用伪造的文件和肆意的宣传吞并了奥地利,但在道德和战略上感到过于弱小的奥地利并没有采取军事行动进行报复。国际社会对此几乎没有反应,只有墨西哥、苏联、智利和中国提出抗议。依靠奥地利国家社会党的力量,权力交接进行得非常顺利。到目前为止,奥地利的精英领导人已经被拘留并送往集中营。在随后的几个月里,奥地利犹太人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恐怖,心理上的羞辱,身体上的虐待,财产上的抢劫,到处被驱逐。为了给这整个暴行一个所谓正当的法律依据,3月3日在一手导演的部长会议上通过了合并法,并于4月10日在德国各地举行了全民公决。依靠骇人听闻的宣传,公民的选票被滥用,暴力行为被合法化。
沉思的黑暗岁月
在奥地利,国家社会党的统治很快建立起来,其制度达到了一种即使在德意志帝国也几乎不寻常的完善。由党卫队和安全局建立的恐怖组织得到了当地迄今为止非法的国家社会党的热情支持。首先,用被操纵的、有限的暴力消灭了反政府分子,对犹太居民进行了前所未有的迫害,这一切都达到了比第三帝国还要糟糕的程度。奥地利犹太人被剥夺了任何生存基础;到战争开始时,只颁布了250部反犹太人的法律。随着所谓的“名人运送计划”的实施,奥地利的政治精英于4月1938+0日被送进了集中营。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大约有654.38+0.3万奥地利人离开了他们的家园,大多是为了在西方国家寻找一个安全的流亡地。一旦他们陷入所谓的“纽伦堡法令”,他们几乎所有的财产都会先被抢走。对奥地利来说,驱逐这些公民意味着精神财富的损失,而且会产生几十年的影响。二战结束后,几乎没有流亡者想回到那个赶走他们的国家。“合并”后不久,各政治派别就出现了反抗的势头。制片人和君主主义者、社会民主党人和国民卫队成员不愿意接受新政府。但是从来没有形成过全国性的抵抗组织,所以纳粹统治者很容易暴露和残酷迫害反对者。由于政治派别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不可能产生一个有效的、可接受的流亡国外的政府。所有反叛团体都表达了不同的政治观点,其中一些几乎是乌托邦式的。因为协约国以重建主权奥地利国家为战争目的,1943的莫斯科宣言带来了方向性的定义。
在战争的最后几个月,当抵抗战士能够从蒂罗尔与美国通信部队取得联系时,更有效的抵抗行动出现了。奥地利虽然不可能得到军事援助,但可以把战局的最新消息传递给协约国。1944年秋,“奥地利临时全国委员会”(POEN)宣布成立,不同政治方向的派系第一次联合起来。武装抵抗运动在1944年7月20日刺杀希特勒未遂后躲过了被追杀的灾难,并与这些政治派别保持联系。正是武装抵抗的代表首先与向前推进的苏联军队取得联系,并向他们提供了德国的前进计划。尽管如此,直到4月1945日,围绕维也纳的战斗依然如火如荼。对于奥地利来说,纳粹的统治和二战的结束是非常令人沮丧的:在此期间,2700名奥地利人被处决,1.6万人在集中营被残酷杀害,1.6万人死于监狱,67000多名奥地利犹太人被送进灭绝营,战争结束时几乎有2000人幸存。此外,在第三帝国军队中服役的247,000名奥地利人被杀或失踪,24,000名平民被炸弹炸死。
新独立的国家
同盟国在战后时期的计划基础是全面彻底地打败希特勒和德国。奥地利被四国联军占领,分为四个占领区。在首都维也纳,占领区被划分为城区,内城依次管理。在战争正式结束前,1945年5月,奥地利各政党相继成立,他们和联邦各州是独立宣言的发起者。在奥地利东部,苏联人建立了一个由前总理卡尔?雷纳领导的政府经过一段时间的犹豫后,根据形势决定,西方盟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