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是怎样的?

1978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人民开始真正自觉地认识现代化,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重新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机制,明确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紧迫性,开创了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局面。

第一,提出“走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思想

为了彻底纠正十年“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路线,拨乱反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完成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中心任务突出地摆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1979年3月,邓小平明确提出:“现在,建设也要适合中国国情,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1](P163)他还分析了中国现代化建设必须注意的两个重要特点,即底子薄、人口多、耕地少。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在总结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论断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方向。1984 10邓小平强调“革命和建设都要走自己的路”,“中国革命的成功,就是毛泽东同志把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现在中国搞建设,也要把马列主义的主要意思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2] (P94 ~ 95) 1987八月,邓小平特别强调:“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明我国社会主义正处于初级阶段,这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本身就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我们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就是不发达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制定计划。”[2](P225)至此,“走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思想已经成熟,成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开展各项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

“中国现代化道路”理论的核心是全面现代化的理念。与以往“中国的工业化道路”思想相比,它不仅强调了工业化的重要性,而且强调了中国的现代化应该是工业化、政治民主化和思想文化现代化的统一。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不能只关注其中的一个,导致现代化进程中的各种不平衡。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的现代化,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表述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表述一直被党的十四大和十五大沿用,并被固定下来,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

二、“两个文明”建设已经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内容。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彻底拨乱反正,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体现了从片面现代化向全面现代化的转变。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将重新开始。起步后,先抓农业农村工作,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业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通过调整产业结构,解决轻重工业不平衡的问题,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走上了正确的道路,全面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1982、党的十二大明确了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当时详细阐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是社会主义两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特征。在实际过程中,一方面,由于改革开放突破了僵化的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以不可阻挡之势蓬勃发展。沿海地区,从南到北,形成了广阔的边境开放地带。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三大产业的协调发展,也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理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在全社会广泛开展,人们的思想突破了旧观念的束缚。追求变化,勇于开拓,追求实效,形成潮流。在实践中,我们对自己所处的历史阶段和基本任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任务是实现其他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生产的工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和现代化。确立了中国经济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当时和此后,尽管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但国内社会稳定,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继续。从1992党的十四大开始,在“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大胜利”思想的指引下,不仅进一步加快了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而且在思想上突破了“资本”和“社会”的束缚,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想。此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步伐加快,国内生产总值连年增长。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力资源的开发,极大地适应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

具有重要意义的党的十五大,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总结了20年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克服了超越阶段的错误思想,抵制了放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思想。全面规划了面向21世纪的战略目标,提出了经济工业化、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伟大构想。

第三,这一时期现代化的基本经验

1.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20多年来,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在一个人口多、底子薄、文化科技整体水平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还落后于世界的大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历史任务。它不仅承担着完成传统工业化的任务,还承担着进行新工业革命的任务。在国际经济和科学技术激烈竞争的形势下,科学技术是尽快改变我国生产力落后面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因素,也是当今中国发展生产力的突破口。

当今世界,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应用于生产,使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面貌日新月异。在这种形势下,我们要实现“四化”,就必须比以前更加重视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在农业方面,要想用世界7%的土地养活世界22%的人口,就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特别是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核技术等高科技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改造传统农业,发展新型农业。在工业上,要用电子信息及自动化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用在新产品开发上,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走出“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老路。至于国防现代化,更离不开科技。此外,决策的自主性和科学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也离不开科学技术。

2.改革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动力。20多年前,邓小平深刻地指出,“四个现代化”是一场“伟大的革命”。“既然这场革命是要大幅度改变落后生产力,那就要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改变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国家对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以适应一个现代化大经济体的需要。所有经济领域不仅需要重大的技术改革,也需要重大的机构和组织改革。进行这些改革是全国人民的长远利益。否则,我们无法摆脱目前生产技术和生产管理的落后状态。”[1] (P135 ~ 136)在这里,邓小平首先揭示了改革与现代化的内在联系:现代化本身就是一场革命,只有通过改革才能实现现代化。二十年的实践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这些结论的理解。改革旧制度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为中国的现代化扫清了障碍,开辟了道路。改革完成了从传统文明到现代文明,从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到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的转变。综合改革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断发展,为实现全面现代化创造条件。

对外开放不仅适应了世界经济的客观形势和发展趋势,而且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中国的现代化越来越离不开对外开放。对外开放加强了与各国在贸易、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提高了我国的经济管理和科学技术水平,扩大了对外贸易,弥补了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这些都是现代化的直接动力。继续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持久动力。实践也证明,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3.政治稳定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保证。在一个近6543.8+0.3亿人口的大国进行社会现代化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我们有许多有利条件和优势,但也有许多不利因素和困难,如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短缺,交通紧张,就业压力大,生态环境恶化。在这样的国情下,如果全民和齐新一起搞现代化,就可以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发挥我们的优势。另一方面,如果出现政局不稳、社会动荡、人民内部分裂,不仅会加剧原有的矛盾和困难,而且会丧失我们的有利条件和优势,现代化也无从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说,保持政治稳定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保证。用邓小平同志的话说:“中国压倒一切的问题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也做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丧失。”[2](P284)为此,一切关于中国现代化的设计,都要把社会稳定放在首位,一切与现代化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方案,都要服从最根本的稳定大局。

4.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必须统一起来。在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必须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重大战略。实现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思想。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来说,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内部实现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的统一,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放在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我们不仅要搞好当前的改革和现代化建设,还要为我们的后代着想。绝不能吃了老祖宗的粮,断了子孙后代的后路,也绝不能浪费资源,先污染后治理。不能以牺牲长远利益为代价来谋求一时的发展。

总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立足于中国实际,吸收和借鉴了世界和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真正道路,实现了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现代化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