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邵氏的浪漫电影?

另外,《声色犬马》是李翰祥和许冠文合作的最后一部电影。他们从《大军阀》开始,随后的电影《伊》和《声色犬马》都是由李导演和演出,获得了强劲的票房和声誉,也因此稳坐湘江第一喜剧演员的宝座。这一次,在《声、狗、马》中,许冠文再次独自扮演了许多角色,将老人、影评人、医生和信使江郎这四个不同的阶级人物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但在拍完《声狗马》后,一直打算向集编剧、导演、演员于一身的创意电影人发展的许冠文,将自己写的剧本《鬼马双星》交给了跑邵逸夫,希望与邵氏合资拍片分享利润。然而,一向独断专行的邵逸夫岂能允许下属提出如此“非分”的条件,当即以剧本太差为由断然拒绝。由于谈判不成,许冠文只好转战嘉禾,成立了徐氏兄弟公司,从此事业辉煌——这是后话。

事实上,有一条关于声色犬马的轰动新闻,就是女主角白小曼在电影上映前自杀了。原因众说纷纭,30年后超出了作者的想象。然而这个女人死的时候才19岁,却长得又帅又成熟,是天生丽质。她一出道就被称为“戴琳之后最大的发现”。现在看电影的时候知道这个说法是真的,心里充满了羡慕。我突然想起李翰祥回忆了一个关于白小曼表演的有趣故事。原来白小曼无论怎么努力都记不住台词,所以整部电影一个镜头一个镜头都是李翰祥的暗示。她一边按照对话表演,一边不慌不忙地说着对话。结果不仅观众看不出来,连配音演员都不相信是这样拍出来的。最好笑的是,竟然有人夸她的演技生动自然。于是有人问想用却又觉得她不会演戏的导演杨:你说不会演戏,那他怎么一拿到就演得这么好?——杨主任疑惑了半天,只挤出一句话:我很迷茫,我无能为力!

■[萧][李翰祥][杨群]金瓶双燕[1974]

1973的恋情票房很成功。李翰祥发现观众最喜欢的是芬芳刺激的《金瓶莲花》,于是借机开拍《金瓶花》。当时,艺名仍为陈元龙的成龙也被李翰祥拍摄,他在片中扮演了一个开玩笑的聪明哥哥。这是成龙第一次在银幕上扮演重要角色,用俏皮搞笑的方式表演。那时候离他真正出名还有四年,那时候他还是单眼皮。影片以潘金莲竹叉挑帘误撞西门庆,奸夫淫妇毒杀武大郎为开头,以西门庆纵欲而死为结尾。整个故事讲的是西门庆和金与瓶子的浪漫放荡生活...

■[萧][李翰祥][许冠文]大军阀[1972]

上世纪70年代初,正处于鼎盛时期的邵氏公司因为邹文怀和何冠昌这两个得力干将而失去了实力。再加上李小龙的票房保证,邹和何的嘉禾公司,《唐山大兄》《精武门》票房破纪录,邵氏电影王国不堪重负。就在邵老六不知所措的时候,上世纪60年代偷着对付邵家去了台湾省的在经营国联失败后悄然回港。邵老六知道,这个黑老李虽然目前落魄,但还是有能力拍出绝世的片子,可以用来对付嘉禾。也正因如此,润润邵逸夫把过去抛在脑后,招入了李翰祥,但李导演不负众望,重回《大军阀》《邵氏第一枪》票房,赶上精武门,也是大受欢迎。

《大军阀》改编自李翰祥的许多轶事和有趣的民国历史。庞的艺术形象和荒唐事,可以看作是三大军阀的集合体:张宗昌(三不知,阳光下求雨,孝敬继父)、(性瘾大,错误百出)、孙殿英(窃东陵)。影片采用存折剧的结构,把各种段子和趣闻串在一起。虽然松散,但在擅长描述世界、注重细节的李翰祥的指导下,即使是现在也依然趣味盎然。

虽然《大军阀》是一部讲述民国军阀轶事的搞笑片,但是“叔嫂打官司”和“军阀大妈出轨”这两个情节充满了“风流韵事”,所以这部电影堪称第一部浪漫喜剧。首次出现在银幕上的金虎展现出风骚的魅力,而在多部粤语片中(如《七逃》、《七竖八》、《七个星期六》)以性感诱惑著称的蒂娜,也终于脱下衣服,对着镜头裸奔。他们生动活泼的表演自然让观众大饱眼福,电影票房大卖,也坚定了邵氏公司和李翰祥制作更纯粹的“浪漫电影”的想法。于是,就有了后来的艳遇、浪漫奇观、性感狗马、金瓶花等脍炙人口的作品。

此外,《大军阀》的另一大贡献是,它赢得了香港近20年来最重要的喜剧演员许冠文的人气。当时谁也没想到,这个平时文质彬彬,戴着一副眼镜,除了当电视主持人之外,从来没有拍过电影的人,会活灵活现地扮演一个绿林出身,茅草肚皮,满嘴笑话的“大军阀”。李翰祥很少有发现人才的眼光。这部电影一问世,许冠文立即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喜剧明星,也被誉为“冷面喜剧演员”。

■[肖][李翰祥][秦煌]可耻的军阀[1979]

这部电影可以说是《大军阀》的续集,讲述了继庞之后山东又一军阀的奇闻轶事。就连判贪腐案、给老人过生日、对军阀大妈不忠的场景都大同小异。而《绯闻军阀》的剧情相对于《大军阀》而言,主要集中在嫖娼、嫖娼、叔婶通奸等风流韵事上,一路到最后,金虎、邵音音、余莎莉、楚湘云等女星各显风情,充满了天然的噱头。

不幸的是,《可耻的军阀》是李翰祥在萧之后的作品。虽然很多场景还是老李饶有兴致的精心制作,但无非就是偷情抓奸。观众看多了,难免是似曾相识,有些审美疲劳。所以到了70年代末,李翰祥的浪漫喜剧其实已经风光不再,票房更加平庸,但这并不能说李翰祥的作品水平下降了,只能说。

李翰祥擅长拍上百部电影。比如《丑闻军阀》中的vs一段,其实完全抄袭了侯的同名相声,连对话都一模一样。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李导的喜剧《一场欢喜》中“老太太去医院看病”这一段,其实是一字不差地照搬老舍的短篇小说《开市》。——现在我们都说王晶善于模仿抄袭,却不知李老早在20年前就掌握了“拿来主义”。

■[肖][李翰祥][乐提]鬼故事[1960]

这部电影是中国电影史上不朽的杰作,改编自《聊斋志异》中的短篇小说。李翰祥展现大师风范,细节考证,花尽心思,衣着奢华,道具精致,重塑了古典世界。李翰祥是一个伟大的画家,电影中的风景都是他写的。影片充满了古风和空灵的韵味。被誉为古典美人的乐蒂饰演萧乾,她的造型之美令人惊叹。

宁(赵雷饰)和聂(乐蒂饰)与鬼士相恋,情节离奇。奶奶树妖逼着萧乾取了大臣的命,幸好剑客燕赤霞救了他们,掀起了一场人鬼大战。最后,萧乾起死回生,与蔡晨喜结连理。李翰祥强化了原著角色,为徐克三十年后重拍《倩女幽魂》奠定了基础。

■[萧][李翰祥][柳永]甘龙下江南[1977]

刘墉饰演的乾隆与(井淼饰)和刘(李坤饰)两位智囊之间的关系微妙而滑稽。纪赤膊编辑《四库全书》时,乾隆突然来访,来不及穿衣的纪只好躲在桌下。被乾隆召见后,靠机智躲过了欺君之罪。《微服私访》展现了普通人的喜怒哀乐,结交了()并在周的帮助下,查出并教训了一批贪官污吏...

根据清代一位民间人士《野史》导演的一部古装喜剧,《言情大师》李翰祥摆脱了以往拍摄古装宫廷历史片的完整方式,转变为说书人的姿态,以幽默、娴熟的方式讲述乾隆轶事,重点讲述君臣之间的斗智斗勇和民间方言的特点。他说得津津有味,显得更亲切,更现实。然而,用刘永好改变形象来演绎浪漫皇帝甘龙,显露出他的喜剧天赋,证明了李翰祥用人的独到眼光。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把和刘的故事搬上了银幕,比大陆电视剧早了20多年。这部电影获得了金马奖优秀剧情片和最佳彩色电影艺术设计奖。

■[萧][李翰祥][柳永]甘龙下扬州[1978]

这是《乾隆下江南》的续集。最后一集是对纪晓岚最精彩的恶作剧。这一集换成了刘对扬州八怪之一的欺骗。最初,郑拒绝为乾隆作画。没想到,柳永的棋艺更好。他先用香肉引诱郑,在他喝醉的时候不让他作画来唤起他,以达到自己的目的。还有甘龙理发吓死理发师,柳永巧赢花会等故事。别找点乐子。

■[萧][李翰祥][柳永]乾隆皇帝与美人[1980]

李翰祥从小就沉浸在北方城市的民俗文化中,当他长大后来到南方的香港,他拍摄了更多北方民间传说的照片。他爱听老北京的天桥相声,编幽默小品的时候,居然直接从相声里取材。看来《绯闻军阀》中的“关公打秦琼”和《爱情故事》中的“小仙女”不过是照搬了一些耳熟能详的相声段子而已。再比如李翰祥关于乾隆的一系列笑话,无论是《乾隆下江南》、《乾隆下扬州》还是《乾隆皇帝与美人》,主要情节都是乾隆与柳永的君臣斗智,这显然来源于流传已久的相声评书《金殿斗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