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家谱的衰落

家谱的兴起是为了满足贵族家庭和贵族家庭的需要。唐末五代,随着世家大族组织的瓦解,致力于谱牒的谱牒也随之消失,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世家大族组织已经彻底瓦解。

家谱衰落的过程

如前所述,直到唐朝中期,维系着世家大族和贵族制度的族谱还在重建,族谱还相当繁荣,家谱学家也不少。但是到了唐中期以后,尤其是唐末五代以后,情况完全变了。这个时候族谱已经散了,族谱已经衰落了,我们连一个有影响力的族谱学家都叫不出名字。这说明,在贵族家族组织彻底解体后,维持其统治的族谱、宗谱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被送进了博物馆。记载士族等级、研究百姓血缘世系的族谱,藏在官府的正本里,也就是百姓选官嫁娶的世世族谱里。因为长期战乱,政权更迭频繁,大部分都被战争摧毁了。后唐时,都禄格说朝廷选官,以考世系的“不尽文书”(《新五代史》卷二十八《都禄格传》),意思是族谱已经断散。至于私抄和单姓谱,要么毁于战乱,与主人和庄园一同毁灭,要么在逃亡和迁徙中失传。五代时,窦禄格曾问侍者郭崇韬:“汾阳王(指郭子仪)是北方人。你的祖籍是雁门。是他的后代吗?”崇韬答道:“我因乱失宗谱。我曾听父亲说过,我四代都去过汾阳王。”(《旧五代史》卷五十七《郭崇韬传》)可见,在战乱中丢失家谱是一种普遍现象。由于族谱在当时没有实际意义,所以人们对它的散亡关注很少,也没有必要重建。既然家谱在政治上没有显著作用,研究它的价值也就不大,家谱学家自然也就消失了。自北宋以来,许多学者多次谈到家谱衰落的过程。如苏洵说,自唐朝衰落后,族谱已废(苏洵:《苏氏族谱》《甲酉集》卷十三);胡应麟说,五代以来,人们不提倡门阀和族谱,所以一直没有传下去(胡应麟:《邵氏山房笔丛》卷三十九);归有光说,魏晋以后按高门选官,所以谱牒研究特别兴盛,直到唐力,还是很提倡的。五代衰落后,谱牒消失(归有光《陇右翁谱牒序》、《震川先生集》卷二)。他们所说的家谱衰落的过程是符合历史现实的。

2.北宋以后(950-1100),人们已经不知道自己的世系是从哪里来的了。

家谱是记载士族出身、血缘、家庭地位的书,是区分人的地位的依据。一个士绅家族从几代到十几代的发展、繁衍、官职都记载在族谱里,所以他们对祖先往下(一般是从魏晋开始)的姓名、职位都了如指掌,家族内部的宗族分析发展也很清楚,人与人之间的亲属关系也很明确。族谱衰落,五代北宋局面彻底改观。历代皇族甚至达官贵人,大多出身于平民地主,也有不少穷书生通过科举爬上高位。他们中很少有人能找出谁是他们五代以上的祖先。有些人即使知道自己是什么,也是一些不为人知的人。比如宋初的几位宰相,比如范雎、王普,都只能算到父亲头上。魏仁浦小时候既孤独又贫穷。他父亲叫什么名字?史书上没有记载。赵普的世系虽然可以算到他的曾祖父,但他是否往上还不得而知(这种情况见《宋史传》)。都是靠中进士之路爬到顶端的,并不是因为家族的影子。因为没有族谱记载,家族的谱系只能靠口口相传。时间久了,谁是谁的祖先,谁是谁的后代,活着的人之间是什么血缘关系,就不清楚了。家族的血统成了一笔糊涂账,连历史上真正出自名门望族的人都搞不清楚自己的出身。这就是张载、程颐等人所说的人们不知道自己的“统一来自于地方”的含义。(张载:《儒家经典与宗法石窟》,张载集,第258页;程颐:《一川先生的语言》,二,第179页。)

宋明宗谱是维系家族血缘关系的主要纽带。

每一个共同生活的封建家族组织,必然有一个甚至几个家谱。族谱有不同的名称,如族谱、宗谱、家骑。人口多的大家族的族谱,和他们的宗祠一样,可以分为族谱、支族谱、总族谱、分族谱、大同族谱、小族谱等等。宋代以后,随着现代封建家庭制度的形成,家谱十分盛行。明清时期,在农村,可以说既没有没谱的人,也没有没谱的人。

1,家谱的内容

家谱是一种书生气十足的东西,其基本内容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第一,家谱的主要内容全民族的家谱和血缘图,一般占90%以上的篇幅。谱系图详细记载了姓名、字号、生卒年月、葬地、配偶姓氏、生卒年月,以及所生子女数、子女名、女子适居地名等。“至于禁忌,嫁给某家,生几个孩子,葬在某处,活了一定年限,以后咸了准备,就可以显示未来了。”(宋濂:《傅氏诗谱集》,宋·石雪选集。《汉源别集》(卷九)学而优则仕的人,也要记住他们的履历。每一代人都要做这么详细的记录,并不太复杂。因为只有这样,家庭血缘关系才能明确。谱系图有两种基本形式:图式和表格。图式就是画出整个家族的世系草图。注意图片中的主要内容,让人一目了然。表式就是把家族世系整理成表格,把世系的内容用小字注到胡格内,也能得到清晰的效果。

二是出版各种家法家规、家训家训、祖训家训等。“列举家训,家法,庭训,建立宗法制,延伸国法。”(康熙乾阳吴氏族谱)如果一个家族有上百年的历史,历代制定的家法家规很多,族谱详列。只有少数刚刚出现的家族在修谱时还没有制定成文的家族法规,他们的家谱缺少这部分。这种东西是封建家族组织形态结构的特征之一。列入族谱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平时向后代宣讲,要求百姓永远遵守,使族长能够根据这种家法惩罚不服治的百姓。

第三,宗祠、祠堂、族属公地的位置和地图,以及益田、墓志铭、购地契等记载。“其各宗祠、规章制度、祭祀供品之图,亦应详录,以见报追远之意,再行核对”(道光吴江王氏宗谱,卷首载乾隆所订《续族谱例》)。祠堂的基本轮廓,几个台阶,门户窗户和围栏设施。所有都应该清楚地绘制并刻入家谱。如果祠堂建在新购买的土地上,姓氏不同,购买过程要在族谱中记录,并附上地契,以防发生产权纠纷。一个家族的祖先往往有很多地方,大部分是混在不同姓氏的田之间。被遗弃在远郊和农村,没有专人管理。经过多年的日晒、雨淋、风吹的侵蚀,树木会折断,痕迹会消失。所以需要在族谱上详细记录每个墓地的方位、位置、四个方向,并刻上草图。“祖先,或者画地图比画画好,或者在书上世系,某个方向的某座山,位于某处,避免被侵占。我永远不会忘记。”(《康熙乾阳吴族谱》(卷一)。

第四是家族的历史。每个家族的族谱,开头都要有一个叫“族源”或“族姓源”的小序,描述家族姓氏的由来、祖先的起源、迁徙的过程、兴盛的始末、祖先的事迹等等。家族史不仅是家族势力对族人进行宗法思想教育的工具,也是检查家族系统起源的依据。一般来说,一个家族的起源清晰,迁徙分析的脉络清晰,血缘关系必然清晰。

2.谱系学的“线代词派”。

这也是家谱中包含的主要规则。行代派,又称“子”,是以它命名的、区分世代和等级的若干字。线代学派发展了很久才进入宗谱。最后,起到巩固宗族作用的名类是姓氏。姓是部落的名称,大家都用同一个姓,表示大家都属于这个家族。后来种族繁衍,人口膨胀,家族越来越分化,于是出现了姓氏,是姓氏下面的一个分支。秦汉以后,姓与姓统一,同时门阀制度重新兴起,门第、家世观念在社会上十分重要。这个时候,人们考虑用名字来表达自己的同龄人。

首先,人们习惯于表达自己的同行,尤其是自己的排名。这些常用的排名词有:长、二、年轻、少、元等等。这些字的功能与先秦时期的字相同:孟、伯、仲、蜀、冀等。,而且一般都是单词中的第一个单词。常和袁都表示自己排名第一,尤其是在《子》中。比如晋代,王岳的字常玉,桓温的字子,都是长子。此外,与龙、袁有关的人物还有汉的长庆、徐庶的直等。二是指次子,排行第二。比如东汉时,我把童二字祭给我的二孙子。年轻和幼稚都是小儿子的意思,排在最后。比如东吴的主公孙坚写了一个文台,他的弟弟孙敬写了一个文台,东晋的葛洪写了一个文台,三国的马谡写了一个文台。邵的意思是弟弟。例如,在东汉时期,许婧有一个兄弟,他的名字叫张韶。另外,用一个不表示排名的词来给家里的兄弟们赋予生命也是有用的。比如袁绍儿子的字,都标为首字。下层阶级的人经常用数字来表示他们的排名。

魏晋以后,人们逐渐把代表世代的文字由文字改为姓名,也就是现在的族谱中的一般世代。唐代杜甫有两个儿子,名叫文综和宗武,宋代苏轼和苏辙是兄弟。他们也代表了线代学派的两种主要形式。

异代字一派,就是限制异代名字用字。比如一代人名字用明字,另一代人用德文。孔家世代学派从思惠开始,他规定下一代要用克。到了下一代,又依次用在名字上:希、颜、、成、洪、文、贞、商、颜、兴、玉、川、广、昭、贤、清、范、详、令、德、卫、杭、尤、秦、少、年、贤。现居台湾的孔德成先生是孔子的第77代孙。

一般来说,代字派都是由家族中某个名人制定的,很多都是编成几个吉祥的字,有的文人甚至还会写诗。比如浙江的《唐氏族谱》中,一代人物是福禄永昌龙,善良美丽,聪慧芮宁聪。湖北王氏族谱的线代派是:光明磊落,成功在后,世道延绵,家有所思。

行代派有的用在名字的第一个字,有的用在最后一个字,前者居多。在考虑行代学派时,不仅要考虑其意义,还要顾及发音。字体适合起名字,也可以结合大量的文字来出名,以免因为人多而重名。快用完的时候,家里尊敬的旅长又延长了。

这一代文字对人名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增加了双字名的数量,因为这一代人物只能有双字名。但由于其中一个字属于线代派,家族中同代的人都使用这个字,社会上能进入线代派的字并不多,所以这并不是真正的双字名,而是带有家族标志的单字名。行代学派还限制使用一个名字的另一个字。一方面,学校里的单词不多,和它们的组合也不多。另一方面,许多人喜欢制造另一个与对方相关的词。比如杜周的三个儿子,分别命名为寿延、考延、延,寿、考、年都表示寿命,但毕竟这样的词不多。如果这一代有十几个人,那就很难了。所以造词派往往导致名字含义模糊,用词晦涩。这是因为族谱不仅强调代际关系,而且非常重视禁忌名,重名是不允许的。

另一派造词是规定人名的偏旁部首。比如《红楼梦》中,贾家第二代用“福”字,第三代用“气”,第四代用“王”,第五代用“福”,比如——贾敬——贾珍——贾蓉。看起来这种体裁的用词范围更广,但代代相传是有限的。

作为强化宗法制度的工具,家谱的词代学派充分体现了这一宗旨,主要有三类。一类是美德或吉祥的词语,如:德、仁、明、整、忠、诚、孝、礼、福、福、吉祥、德、善等等。第二类是希望宗族延续、兴旺,如:永恒、传承、兴盛、繁荣、延宕、传承、传承、世界,等等。第三类是缅怀祖先,歌颂皇帝恩情的人,如:泽、祖、贤、容、恩、、齐、贤等。这也限制了文字的产生对文字的使用。

家谱在宋元以后(公元1000-1200年)在中等以上的家庭中非常流行,甚至影响到了皇室。清代宗室的行代派,两种方法都用。比如雍正帝名字的第一个字是阴,最后一个字是水。乾隆皇帝那一代都是弘字,其次是日文。乾隆、和咸丰帝也规定了四个字派:用、勉、易、在、普、于、元、齐、道、齐、曾、齐。

3.更新系谱的时间间隔。

一个家族的家谱必须定期更新。因为每隔一段时间,家里总会有新的孩子,娶了媳妇,人口增加,也会有老人去世,增加坟墓。虽然禁止买卖家业,但繁华的家族会购买家业,破败的家族和家业必然会被无良的后代出卖,发生变化。因此,族谱必须定期更新,以反映族谱上的上述新变化,从而确保家庭血缘关系的清晰和准确。大多数家庭规定进修课程的间隔是三十年或三代人。“谱必修三代,恐世久矣,皆失。偏差的坏处也不小。”(光绪春谷东溪王氏族谱,其第一卷载有继续修旧族谱的总纲)许多家族还规定族谱每30年小修,每60年大修。“族谱重新定型后,每十年提交一次,三十年重复一次。会刻印,会附族谱,不至于难以长久记载。”(道光香山黄氏家规)一家三十年不修谱算不孝。“长时间修谱不合适。古人说,族谱要三十年修一次,不照着修就是不孝(《民国蒲城季氏族谱》卷一《谱训》)。在这种情况下,宗族中的族长和执事应该受到国家法律和家族法律的惩罚。经过三十年的族谱修订,家族中两代人大体上是可以连接起来的。三十年是一代人的成长时间。如果我们每30年更新一次族谱,就可以在老一辈还健在,新一代已经长大的情况下,准确地记录这30年来家族中亲属关系的变化。如果间隔时间过长,老人会相继死去,部落内人口的变化就不准确,必然导致血缘关系的混乱。

4.修改音乐频谱的例子

所谓“义例”,和我们今天说的指导思想差不多。族谱能否起到维护家族制度的作用,要看遵循什么样的例子来编纂。如果指导思想不明确,该写的没写,不该写的又写,或者事事不拘一格,事事必录,不仅不能巩固家族统治,还会适得其反,削弱和分散家族制度。编家谱最基本的例子是什么?就是“藏恶扬善”、“亲族禁忌”这几个字。这是几百年来现代封建族谱发展中总结出来的一个基本原理。一个是宣扬善,写得好,“族谱正宗,故独用书好”(《嘉庆桐城黄氏宗谱》卷一《普通例》)。二是藏恶不写坏事。祖先做了坏事,不允许写进族谱。“若有干族谱案,书不可裁,违者徐方昌(即族长)在殿中处理”(《道光武威查林徐氏族谱》为该书第一卷,载乾隆间“规矩”)。

5.家谱的保存

族谱印出来,要分发给百姓保存,以便必要时查询,发挥作用。家谱一般是一个房间,不允许再复印。族谱负责人是室主,有的家族规定推本室人才是族谱负责人。族谱员在领取和保管家谱时,应向族长登记,并注明家谱名称,以便查看家谱是否保存完好,有无损坏或丢失,分清责任。一个家族往往在家法规则中对家谱的收集和保存提出严格的要求。如需将族谱放入祖祠专用版木盒,或藏于图书室,不得随意摆放,亵渎族谱。木箱不准挪作他用,家谱不准被老鼠啃食、虫蛀、油浸、腐烂、丢失、散落,不准私自抄录或借给其他姓氏的人阅览。违者将按家庭法处罚。如果宗谱家为了利益,胆敢欺骗大众,出卖自己的宗谱,出卖自己的宗谱,将被视为不孝,严惩不贷。为了掌握家谱的收集和保存,家里人每年要查一次或几次。考察时,族谱师将原字号的族谱带到祠堂集中。首先是家谱学家互相核对,然后是族长评判。保管好的会受到表扬和奖励,保管不好的会受到批评和惩罚。

从湘潭陈和平、岳洋关于族谱收藏的规定中,可以看出家族对此的重视:“凡领族谱者,当以异攻之,并注意不可外借。”哪怕是水火不容的灾难,也要匆匆搬出,无异于房契。.....约定每三年一次,由公众共同进行勘验。如有污秽、涂改、遗骨散落、鼠咬、箱子挪作他用等情况,将再次处罚。”(《宣彤湘潭陈白沙家谱》前面的“家规”)

“族谱,皆族祖、父名讳,见谱即见祖、父也,应尊重收藏,不可亵渎。没有什么比把它装在木箱里,放在熏香上,或者藏在图书馆里更好的了。每当它被太阳暴晒的时候,不要让它腐烂,这样它会保存很久。18岁祭天,每人看一次庙。如有鼠咬、油渍、墨蚀、字迹磨损,庙里的人会在祖宗面前求情,罚款三两银子纳入庙内,以作次日的纪念。从事这种活动的人不准献祭。更有无良后人贩卖门派,或临摹原作,谋利于众,导致真假混淆,扰乱部落,众民妄自尊大,不得入寺。”(《咸丰平岳杨重建小祠堂谱》卷十,《规原刊》)

6.家谱在维护现代家庭制度中的作用。

族谱的作用是防止因历史久远或不同姓氏的人、相同姓氏的人迁徙到当地而造成家族血缘关系的混乱,从而达到“集族”的目的。所以族谱是确认族群亲缘关系,防止亲缘关系混淆的第一依据。由于家庭是由血缘关系联系起来的社会组织,人们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和利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在血缘关系中的地位。一般来说,三四代之内,人们不会分不清谁是父亲,谁是后代。但时间久了,民族多了,要准确记住人与人之间的血缘关系并不容易。此外,在宗族中,有收养族人为继承人的,有收养不同姓氏子女的,有与妻子带不同姓氏子女的,有迁居本村不同家族同姓的。时间久了,会分不清是不是自己家的。只要在族谱的宗谱表上查对这些情况,就可以确定族群的地位,帮助贫困族群,解决宗谱纠纷,防止血缘关系的混淆。

其次,家谱在历史上曾经是宣传宗法制度的工具或教科书。宣传的主要方式是读祠堂乐。通过祠堂读经等重大的家族活动和隆重的仪式,使宗法制度和家族观念在族群的思想中生根发芽,从而达到重新团结族群的目的。

第三,家谱是历史上惩罚人的工具。在封建家族制度盛行的农村,宗亲的名字被列在族谱中,意味着他们已经被家族认可,获得了合法地位。在人们的思想中,拒绝进入家谱或切断家谱名称被认为是一种极大的耻辱。封建宗族势力利用了人们的观念,把不入谱、削谱作为随意惩罚民众的手段。如果族人不孝,犯有盗奸,辱没家族,违背伦理道德,就不允许入族谱。如果这些“罪名”在族谱修改后被发现,他们的名字会从族谱上被剪掉,甚至连他们的父亲、兄弟、子女的名字也会一起被剪掉。私生子虽是近亲,但不准上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