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修之死教案

《杨修之死》是九年级人教版17课中的一段文字,节选自古代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以下是关于杨修之死的教案。仅供参考!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人物性格。

2.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描述、评价、分析的能力。

3.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

见目标1,2,3。

教学难点:见目标2。

教学过程:

首先,介绍新的课程:

(首先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老师以音乐为先导:一曲《滚滚长江东流》以其特有的恢弘、古朴为我们打开了三国的历史画卷。作为欣赏者,我们仿佛被带到了金戈马铁的古战场。经历了一场刀光剑影的洗礼。是的,在三国的历史舞台上,出现了很多鲜活的面孔,出现了很多人物。我们接触过其中两个,一个足智多谋?(学生:诸葛亮)谁知人善任?(学生:刘备),今天,我们来学习罗贯中的《杨修之死》,看看另外两个人物是什么样子的。(老师板书题目)

老师:首先,了解故事的背景。杨修之死选自《三国演义》第七十二章。故事发生在曹操和刘备两大军事集团争夺汉中土地最激烈的时候。当时诸葛亮已经智取汉中,但曹操屡遭挫败,不甘心失败,只好退守,等待时机。但由于蜀兵防守积极,难以有所进展。《杨修之死》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下。

二、整体感知:

1.检查单词和短语

官主书满刀才能放。

(注意添加的词语,用“倚天剑,放手”造句)

2.熟悉课文,把文章分成三个部分,总结段落意思。

经过讨论,学生们明确表示:

第一部分(第1-3段)写杨修被曹操杀死。

第二部分(第4-9段)叙述了杨修与曹操矛盾的发展过程。

第三部分(第10-12节)描述曹操兵败板石。

3.初步思考:杨修和曹操给人留下了什么印象?

明确:杨修:依靠人才。曹操:阴险虚伪,狡猾奸诈。

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学生只需要说出他们性格的主要特征。)

第三,深度阅读

1.找一个学生读第一部分:

老师的问题:

(1)杨修为什么会死?

(2)曹操杀杨修是有道理的吗?

明确:①因为我从曹操发出的口令“鸡肋”中知道曹操的心思。他被曹操以“扰乱军心”的罪名杀死。

②既有合理之处,也有不合理之处。

合理性:杨修作为曹操的智囊,并没有尽力帮助军队渡过难关,反而影响了军队的士气。他真的应该被杀。

不合理:第一,曹操确定了暗示密码,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第二,惩罚是不公平的,杨修被杀了,但他的亲属却没有受到任何惩罚。

学生回答这个问题可以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只要答案合理,不强求一致。)

2.自读课文第二部分,提出难题,分组讨论。然后提出重点难点问题,在全班解决。

老师把问题总结如下:

1.这一部分从三个方面讲述了曹操与杨修之间的六个小故事,从中可以看出曹操对杨修的态度是如何变化的。(以下内容写在黑板上)

杨修炫耀他的聪明。避免断词。

2.区分邪恶与邪恶

揭穿曹的真面目。3.打破梦想更糟糕。

参与曹的家事。4.吴事件越闹越大。

5.教植物走出去生气

6.教智回答杀修问题。

2.第二部分从叙述顺序上来说属于哪一类?这部分和题目有什么关系?

明晰:补充叙述的目的是说明之死的深层次原因,揭示之死是曹与杨矛盾的必然结果。

3.学生一起阅读第三部分,并提出自己的关键问题进行课堂交流。老师总结如下:

1)这部分和题目有什么关系?

清晰:意在证明杨修生前的分析和预见是非常正确的。曹操败给杨修,目的是揭露曹操杀杨修是大忌,“迷惑军心”只是借口。

2)曹操被打败了,但杨修被重葬。为什么?曹操表现出了什么性格?

明确:曹操的战败证明了杨修预言的正确性,人们自然对他杀害杨修产生了怀疑。曹操埋葬杨修可以堵住人们的嘴,表明他会在他们面前改正错误,从而赢得人心。这一举动显示了杨修阴险虚伪的性格。

(这部分任务的完成主要以学生的自主阅读、讨论和提问为主,老师只起到引导和指令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扩展迁移:

你如何评价杨修和曹操?你觉得他们两个在待人接物上有什么想法和收获?

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只要答案合理,不强求一致。)

动词 (verb的缩写)任务:

请阅读《三国演义》中关于曹操的故事,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参考主题如下:

(1)我眼中的曹操(2)曹操——汉奸?英雄?(3)一代枭雄曹操。

(4)读《三国》看曹操。

⑤关羽、杨秀之死。

——评曹操的用人原则

6.板书设计:

杨秀芝之死

罗贯中

杨修展示了他的聪明。

1.打破常规,避开杨修:依靠人才,放手。

2.厌恶曹操:阴险虚伪

揭穿曹的真面目。3.梦越邪恶,越狡猾。

参与曹的家事。4.吴事件越闹越大。

5.教植物走出去生气

6.教智回答杀修问题。

课后反思: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互动,由浅入深设置疑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知识,培养能力。导入部分不仅能吸引学生,还能迅速将对方带入特定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