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成语及相关主角

1、扛柴火救火(谋士苏代)2、扫地(杜宇)3、高山流水(俞伯牙)4、望洋兴叹(河伯)5、负荆请罪(蔺相如)6、参军(班超)。

7、江郎累坏了(江淹)8、对牛谈琴(公明义)9、他累坏了(荆轲)。

10,破釜沉舟(项羽)11,指鹿为马(赵高)12,纸上谈兵(赵括)。

13,刚填空(南国先生)14,叶龙(叶)15,且远(重耳)。

16,洛阳桂芝(左思)17,草木兵(秦王苻坚)18,据地图(孙杨)。

19,然后来自吉安(西汉)20,邯郸学步(守陵少年)21,如日中天(福查)。

22、望梅止渴(曹操)23、请入瓮(周兴)24、胸有成竹(文同)

25、唇亡齿寒(晋献公)26、鸡鸣狗贼(孟尝君)27、枕头等着你(祖逖)

28、精卫填海(精卫)29、不学无术(霍光)30、寒心(义纵)

战国时期:

1.完好无损地回到赵(蔺相如)2。围魏救赵(孙膑)3。避免三个房子(重耳)。

4.自我推荐(毛遂)5。低声下气地道歉(廉颇)6。纸上谈兵(赵括)

7.全力以赴(曹刿)8。一千块钱买骨头(郭坤)9。避免医疗(蔡桓公)

10.吃一堑长一智(勾践)11。杀妻求将(吴起)12。受惊的小鸟(更羸)

13.高山流水(俞伯牙)

秦:

1.一句话胜过一千美元(吕不韦)2。指鹿为马(赵高)3。焚书坑儒(秦始皇)

4.见穷图(荆轲)5。悬梁刺股(苏秦、孙晶)

韩:

1.一顿饭一千块钱(韩信)2。四面楚歌(项羽)3。约法三章(刘邦)4。一个愿意的儿子可以教(张亮)5。最后一站(韩信)6。破釜沉舟(项羽)7。永远不要放下书(梦露)8。金屋藏娇(刘彻)。10.四面埋伏(项羽)11。抛笔从军(班超)12。马歌下葬(马援)

13.多多益善(韩信)14。老当益壮(马援)15。小穗(小何,)16。见江东长者无脸(项羽)。

三国:

1.鞠躬尽瘁(诸葛亮)2。照顾茅庐(刘备)3。煮豆烧草(曹植)4。用新的眼光看待对方(吕蒙)5。做个新手(诸葛亮)6。快快乐乐,不要想舒()7。七步作诗(曹植)8。10.包道不老(湟中)11。才华横溢的人(曹植)12。勇敢(赵云)

13.封金印(关羽)14。单刀赴会(关羽)15。望梅止渴(曹操)

17.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

金:

1.木三芬(王羲之)2。闻鸡起舞(祖逖)3。东山再起(谢安)4。洛阳纸贵(左思)

5.一草一木都是兵(福剑)6。挖墙脚偷光(匡衡)7。狗尾巴继续被貂(司马伦)

南北朝:

1.画龙点睛(张僧友)2。江郎筋疲力尽(江妍)

宋:

65438+

成语和汉字

(1)四面楚歌:项羽(2)破釜沉舟:项羽(3)宪法第三章:刘邦

(4)项庄舞剑:刘邦(5)一餐黄金:韩信(6)胯下之辱:韩信。

(7)运筹帷幄:张亮(8)借钱长寿:张亮(9)才子:曹植。

(10)煮豆烤薯:曹植(11)洛阳纸贵:左思(12)碎豆涂粥:范仲淹。

(13)边巍三绝:孔子(14)一句金字:吕不韦(15)董创潭腹部:王羲之。

(16)学富五车:惠施(17)身无分文:杨柱(18)一举两得:常。

现在是(19)小时:孔融(20)不想知道太多:陶谦(21)如鱼得水:诸葛亮。

(22)江郎尽了最大努力:江淹(23)参军:班超(24)折服:梦露。

(25)尝胆:勾践(26)家徒四壁:司马相如(27)杀干儿子:曾参。

(28)让座分手:关宁(29)画面差:荆轲(30)努力:李贺

(31)迷茫:花木兰(32)案例梅绮:洪亮(33)才华横溢:谢道韫。

(34)攻刺:苏秦(35)掘墙求光:匡衡(36)盲园:董仲舒

一些成语和相关的主角

汉语中很多成语都和历史人物有关,“舌尖上的莲花”就是诗人李白。李百佑:“才子儒雅之誉,每次与人交谈,都是句句念之,如春花,在齿间。”人们称之为李白风韵花的理论。"

1,四面楚歌(项羽)2,初出茅庐(诸葛亮)3,望梅止渴(曹操)

4.落笔(班超)5。画龙点睛(张僧友)6。重新回到赵(蔺相如饰)身边。

7、务(勾践)8、三顾茅庐(刘备)9、程门(师洋)

10,墨守成规(翟墨)11,一言堂金(吕不韦)12,小曹刿隋(萧何,)

13、蛇吞象(李)14、双管齐下()15、鹿为马(赵高)

16,机敏(王羲之)17,负荆请罪(廉颇)18,前刘郎(刘禹锡)。

19,从不窥园(董小菁)20,铁杵针(李白)21,纸上谈兵(赵括)

22、闻鸡起舞(祖逖)23、画面差(荆轲)24、最后一站(韩信)

25.喝了黄龙(岳飞)26。鸡鸣和狗贼(孟尝君)27。广陵绝对有名(蔡邕)

28、鞭断(符坚)29、马戈裹身(马援)30、梅绮(孟光)

31、煮豆烧簸箕(曹植)32、围魏救赵(孙膑)33、高山流水(俞伯牙)

34、一诺千金(季布)35、桥下之水(姜子牙)36、敞开肚皮的床(王羲之)

37、衣锦夜行(项羽)38、江郎金彩(江淹)39、偷偷渡江陈仓(刘邦)

40.洛阳纸贵(左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