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河的变迁。
岳城水库以上的漳河纵贯太行山群山,平均纵坡1/260。水流湍急凶猛,急流直下穿过峡谷,漫过悬崖,“张水洪涛数里闻”(纪福安兰芝)。洪水携带大量泥沙。根据1923至1965的资料统计分析,漳河观测站多年平均输沙量为2580万吨。“漳水浊虽减黄,易积黄”,故漳河素有“小黄河”之称。在海河流域,漳河输沙能力仅次于永定河。
古代的漳河因为黄河的影响而多次变迁。历史上黄河曾两次从天津改道入海。第一次是在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到建国三年(公元11年);第二次是在宋李青八年(公元1048)至金章宗明昌五年(公元1194)。两次* * * 759年。黄河具有洪峰高、含沙量大、淤积好、移民好的特点。当它遇到河流时,它会被抓住。不仅渭河、漳河难以跨越,原本独自入海的滹沱河也不得不改变方向。沿着黄河边,东北从天津流向大海。黄河是海河水系形成的主要原因。
晋代,黄河夺淮入海后,在华北平原地面上留下了黄河故道。再加上漳河含沙量大,把湖泊变成了平地,河水上涨,泄流受阻,使漳河经常泛滥,无法控制。从清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到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的242年间,漳河泛滥40次,平均6年1次。人们称它为“桀骜不驯的漳河”据《临漳县志》记载,“明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七月,(漳河)染州城西门;天启六年(公元1626),水到城下。崇祯三年(公元1630),夏定南帝,晚年正常。”据《元成(大明)县志》记载:“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张、魏流散于大明、南乐、卫、清、内黄等诸郡,人居巢中。”
漳河历史上大致有三条分流路径。一条是张北河与滏阳河的源头汇合处,历史上称为北路,一般从临漳出发,经广平,至邱县,出魏县西北,跨新河县。其次,南行的漳河与渭河汇合,史称南路,故旧路一般从临漳、威县、景明至馆陶,上入馆陶。三是北路与南路之间的中路,从临漳出发,经肥乡、广平向东北,至蓟县、滹沱河汇合处,再向北流经河间等地至天津入海。从时间上来说,南下的时间最长。从公元1368年的575年到公元1942年,南下用了347年。
进入渭河的南路也几经变迁。明于13年在肥乡入魏,明初年在大名县闫家渡入魏;明嘉靖又进回龙镇;不久,他在内黄县石村加入了警卫队。清康熙四十七年,全张入魏南下。此后,漳河虽改,但一直在南路。从1942,漳河进入河北省馆陶县徐万仓卫,现在漳河和卫河已经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