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夏朝至明朝政治制度的演变(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分开写)
(1)夏朝(建立于公元前2070年):①皇位世袭制:禹把王位传给儿子齐。从此,原始社会的退位制度被皇位世袭制度所取代。②影响:政权由“传圣贤”演变为“传子”,“在家治天下”的制度开始。国家成为皇帝的私有财产,王权以一姓世袭,于是宗族关系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2)商朝:(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度,一切氏族都是政治实体。(2)神权和王权紧密结合,商朝的一切政治事务都由占卜决定。(3)商王通过占卜了解天命,也通过这种手段支配国家大事。
(3)西周:①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东征,通过牧野之战,灭商朝,定都濠井,史称西周。(2)纣王把分封制和宗法制度结合起来,建立了比商朝更严格的控制制度。③没有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2.分封制
(1)概念:分封制也叫“分封制”。它是在保证强大王权的前提下,将宗族和姻亲等分成若干等份分配到各地,以建立子国巩固统治的政治制度。
(2)起源:由商代内外役制度演变而来。
(3)原因:①西周疆域辽阔,需要加强统治,巩固政权;(2)扩大周的统治范围。
(4)内容:①封受者:周王分别将一定的土地和人民授予皇族、英雄、前朝贵族和氏族首领,以便建立诸侯国,保卫周王室。其中,周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他的子女是分封的对象。②义务:诸侯有服从周王命令、跟随作战、保卫疆土、朝贡朝觐的义务。(3)权利:诸侯在封建国家享有世袭主权;有权再分封,设官,建军,征税。④分封的主要诸侯国:鲁、齐、燕、魏、宋、金等。
(5)积极影响:周加强地方统治,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疆域。形成了周王室群星璀璨的政治格局,周朝成为持续数百年的强国。
(6)负面影响:诸侯国在其领土上有很强的独立性。西周晚期,王权削弱,分封制被破坏。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制度逐渐瓦解。在春秋时期,获得楚王称号是对分封制的公开挑战。
3.宗法制度
(1)概念: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制度,以氏族血缘关系为纽带,与国家制度相结合。源于氏族公社的宗法制度,西周形成了系统完整的制度。(《左传》记载:“天子立国,诸侯成家,卿家立侧室。有两个医生和学者生了李的孩子”)
(2)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确保王权稳定。最大的特点是长子继承制。
(3)内容:①作为长子,周是天下最有权势的人,掌握着国家的最高权力。②其余学者分封为诸侯。诸侯相对于皇帝是小宗,在自己的国家却是大宗。③特点:小教派数量多是相对的;周田字、王侯、卿大夫、士人都实行长子继承制,等级森严;按照血缘关系,形成了“周——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制度。
(4)作用:①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防止权利继承上的纠纷,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安定团结;(2)宗法制度构建了中国的社会,使中国的社会结构呈现出“家国同构”的特征。有利于团结宗族,防止内部纷争;③宗法制度对中国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比如“单位”的“家族”,任人唯亲,重男轻女,都体现了宗法制度的影响。
与分封制的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依存。分封制是“表”,是宗法制度的具体政治表现;宗法是“礼”,是分封制实施的法律和依据。
(2)秦朝中央集权的形成。
统一秦国:商鞅变法后,秦国实力大增。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先后灭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统一,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定都咸阳。
1,地层条件
小农经济的分散化;巩固民族团结的需要;法家思想提供了理论基础。
2.主要内容
(1)帝制:①君主称为皇帝。掌管国家的一切政治、经济、军事、司法等权力;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的主要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军事动员以虎符为基础,由皇帝控制和发布。②以皇位世袭制、终身制、皇权至上、独尊天下为特征的皇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的重要特征。
(2)中央官制:秦始皇在战国官制的基础上,在中央实行三公九臣制。①三公:宰相作为“百官之首”,辅助皇帝处理国家政治事务,受御医牵制;邱,“掌管军务”,掌管全国军事;钦差大臣,即“副总理”,掌管大臣奏折、诏令和监察制度。②九卿:主管各种具体政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有的部门专司王室事务,体现了“家国之治”的特点。
(3)郡县制:在局部地区废除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全面实行郡县制。①内容:地方政府机关分为郡、县两级,县令、县令由皇帝任免。县级以下设立乡、村的地方基层行政组织。②功能:郡县制的建立从根本上否定了分封制。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打击了地方分裂势力,保证了皇帝对全国的统治,有效维护了国家统一。这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一个重要标志。
3.特征
官职分工明确,既相互配合,又相互牵制;皇权至高无上,地方政府绝对从属于中央政府,最高主权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这种金字塔式统治机构的建立,标志着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的确立。
4.历史角色
(1)积极作用:①秦始皇建立的专制集权模式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后世所采用,并不断改革完善。中央集权的确立,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对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以华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形成,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负面影响:形成了皇帝的专制权力和秦朝的暴政,导致阶级矛盾迅速激化,秦朝很快被农民起义的风暴推翻。
(三)汉代至元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1)汉朝:①汉初:丞相位高权重,集决策权、司法权和行政权于一身,权力极大。(2)汉武帝:为了削弱相对权力,频繁更换宰相;重用左右亲信的亲信大臣(侍从、秘书),让他们参与军事,组成“中朝”决策机构。以宰相为首的三官九臣组成的组织,演变成了一个执行机构,称为“外朝”。形成“中朝”和“外朝”竞争的中枢政治体系。相对权力被削弱,君权被加强。(3)东汉光武帝:正式设立尚书台,由尚书掌管国家大事。虽然中央有三个公职,但此事属于太阁。
(2)唐朝: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①起源:魏晋南北朝时期,三省制度逐渐形成。隋朝的三省已经成为中央政府的最高统治机构,唐朝进一步完善。②内容:三省的高官都是宰相。掌管中书省决策,负责起草诏令;下设省掌审,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下设官、户、礼、兵、刑、工六个部门。操作程序是中书省(决策、起草)→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由六部组成)。(3)评价:相权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三省既相互配合,又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对君权的排他性尊重,提高了行政效率;尚书省设六部,分别主管相关事务,完善三省六部管理体制;“三省六部”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大创新,对后世影响深远。
(3)宋代:①设置中书门为最高行政机关,行政长官为宰相。(2)鉴于唐末割据的教训,宋初采取措施,通过增设管理机构来加强皇权。设枢密院掌管军事,以分丞相军权;设置知政事助理(副部长),划分总理行政权;设置三个秘书管理财政,划分总理的财权。把权力分成三份,便于皇帝独揽大权。
(4)元朝:①整合汉蒙政治体制,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取代三省,统率六部行使宰相职能;(2)枢密院是中央最高军事机构;③设立郑玄院,管理宗教事务和西藏事务。
演变特点:①秦朝建立了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政治制度。自汉代以来,为了解决皇权与相对权力的矛盾,历代王朝不断改革宰相制度,完善中央机构,以加强皇权。②君权与相权矛盾演变的总趋势是:君权日益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君主专制走向极端,严重影响了中国的社会进步。
2.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1)汉代:①汉初实行郡县并行制。封建国家是朝廷的支持,但有时也和朝廷对抗。(2)通过汉景帝的“削藩”和汉武帝的“授旨”,逐步解决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3)东汉末年,形成州、郡、县三级体制。
(2)唐朝:实行道、州、县三级。唐朝中后期,设立了许多节日。地方长官的权力越来越大,导致藩镇割据。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唐朝灭亡,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3)元朝:①背景:为了适应疆域辽阔,借鉴宋朝的做法,在地方上实行行省制度。②内容:中国有十省,由中央任命的官员管理。省下有道、府、州、县。除了十大省,还有两个单独的行政区划,一个是中书省直接管辖的“肚子”,一个是郑玄书院管辖的西藏和川、青部分地区。③监督:各省的行政权、军权、财权都由中央控制。省级官员由中央政府通过监察机构进行监督,同时也通过省级官员相互调动的方式进行控制。
(4)明朝:州(省)、府、县三级大臣都是任命制。
(5)清代:省、道、州、县四级。
影响:①分封制和分封制在一定时期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诸侯势力的扩张破坏了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导致长期动乱;(2)郡县制是在否定分封制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进一步巩固了专制的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对后世影响深远,经过不断的调整和补充,其积极作用日益明显;省制加强中央集权,便于中央政府管理地方政府,巩固多民族国家的团结。它是中国省制的开端,为中国后来的地方行政区划奠定了初步基础。
* * *相似之处:①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目的是巩固统治。(3)成果在一定时期内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3.监督制度的演变及其特征
(1)秦朝:中央政府设立御史监制度。
(2)汉武帝后期:全国分为十三州,各州设刺史,代表中央政府监督地方高官。中央行政机构的监督主要由御医以下的官员承担。
(3)每个朝代都有监察机构,如唐元时期的御史台、宋代的条殿刑狱司、清代的都察院等。
评价:①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比较成熟。前期其职能是监督和促进地方官员履行职责,后期成为一级行政机构,权限高于地方。(2)监察制度对防止地方官员的专制、腐败和分裂势力有积极作用。但是,受专制制度的制约,它的作用是有限的。
4.古代选官制度的变迁。
(1)演变过程:先秦官制——汉代科举制度——魏晋南北朝科举制度——隋唐至明清科举制度。
(2)评价:①世界官制:官职仅限于贵族,贵族子弟继承祖传权力。评价:官员来源被贵族垄断,不利于人才选拔。(2)监察制度:官员考察合适的人才,向中央推荐任用的一种官员选拔制度。评价:在这个体系中,官升官降,权力至上,不允许民众参与,民意无法体现。(3)九等钟政制:地方行政部门设立钟政,对当地百姓的德才进行评价,分为九等,作为授予官员的依据。评价:比“巡视制度”好,但还是以官员为主,民意难以真实反映。(4)科举制度:考试选官制度创立于隋朝,完善于唐代。评价:(进步)打破了贵族家庭对官场的垄断,扩大了选官范围,扩大了统治阶级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提高行政官员的素质,提高行政效率;有利于形成再学习的社会氛围;从公平正义的角度来说,也是合理的。(局限性)考试的科目和内容大多超出了儒家经典的范畴,尤其是在选取八股的明清时期,多为缺乏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士子;也是统治者拉拢人才的手段。
(四)明清王朝君主专制的加强
1,性能
(1)明朝:①明太祖废除中书省和宰相制度。权力分为六部分,六部大臣直接向皇帝负责。背景:明太祖认为丞相位高权重,“专断专横”,威胁君主政体,是历代祸乱的根源。影响:中国的宰相制度被废除,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②明成祖设立内阁。原因:宰相被废后,明太祖“俯首听命于普通政府”,政务繁多,无暇分身;后来还成立了殿阁大学,做随员顾问。形成:明朝成祖时,国子监官员被选拔加入文远馆,内阁制正式确立。发展:明朝宣宗宣帝时,授予内阁大学士起草皇帝回复大臣奏折的权利。后来内阁地位日臻完善,主持内阁的记录甚至比大臣还厉害。性质:明朝内阁不是中央一级的法定行政或决策机构,而是向皇帝提供建议的在职机构。内阁大臣的兴衰由皇帝决定,而草案票是否通过最终取决于皇帝的批红。内阁官员权力很大,但不是中央政府的法定行政长官。评价:内阁是君主专制的产物,不可能制约皇帝。
(2)清朝:①康熙在宫中设南书房,中央机构分三部分。内阁、王会议、南学三足鼎立,相互制约,最终集中于皇帝。(2)雍正帝设立军事部,挑选亲近的满族官员担任军机大臣。最初的目的:及时处理西北军务的需要。起初叫军事室,后来改名为军事部。根本目的:加强君主专制。特点:军部机构简单,人员精干,设在皇宫内,外界干扰少,效率高。评价:军务全由皇帝决定,军机大臣只下跪记笔记传达执行,地方军政首脑直接服从皇帝命令,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③秘密折叠制度:雍正帝还命令地方官员玩秘密折叠。军部的设立和秘制的实施,提高了中央集权政府的行政效率。
2.影响
君主专制的加强,客观上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有利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2)专制高压政策,如明朝的八股、清朝的文字狱、闭关锁国,阻碍了社会进步、先进思想的传播和新的生产方式的发展。与此同时,西欧国家初步建立了现代民主制度,开始在政治上进入现代社会。③总之,从秦到唐,以积极作用为主;从宋代到清代,负面影响逐渐增大。尤其是明清时期,专制集权的加强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在中国向现代社会进军的过程中危害尤为严重。(4)中央集权是其先辈留下的丰厚政治遗产,有其精华也有其糟粕,应批判地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