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乌克兰危机的理解是什么?1000字作文

供参考,不是作文。

虽然乌克兰危机表面上是一场军事和政治对抗,但不应用经济学理论,尤其是博弈论,就无法完全理解美俄冲突。以下提供了几个思考的角度:

核威慑:根据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托马斯·谢林的博弈论,这种冲突可以在核威慑的框架下理解。1990苏联解体后,乌克兰放弃从苏联继承的核武器,换取领土完整,这是俄美签署的。

(注:苏联解体后,乌克兰从苏联继承了1,000枚核弹头,成为当时世界第三核大国。但随后乌克兰与美国和俄罗斯达成协议,销毁其核弹头,以换取他们对其领土完整的承诺。美国承诺在乌克兰领土受到俄罗斯威胁时保护乌克兰领土。)

当时,乌克兰似乎做了正确的事情,让世界变得更加安全。但是,现在回过头来看,如果乌克兰还是一个核大国,在俄罗斯面前显然不会显得那么无力。

临界点:谢林在《微观动机与宏观行为》一书中建立了临界点模型。这一理论不仅适用于战争,也适用于经济、邻国间的冲突和其他国内问题。乌克兰事件中,事件从谈判解决发展为政治冲突。现在,克里米亚的事件进一步加深了局势,并将世界带到了一个非常危险的临界点。

首先介绍一下背景:除了前南斯拉夫和格鲁吉亚,苏联解体后的东欧总体是和平的。边界的重划更加有序,政治交易也是基于各国领导人对国家利益的理性评估。

政治学家杰伊·乌尔夫德(Jay Ulfelder)最近在博客中指出,在过去的25年里,世界各地的军事冲突比预期的要少。但最近,和平解决冲突变得越来越困难。这种变化可能只是统计学上的随机事件,但更大的可能是冲突可能越来越多。

为什么这么说?从博弈论的角度来看,和平解决的争端越多,和平解决的期望就越高。反过来,预计这将促进更和平的解决办法。但反过来也是如此。和平解决越来越少,国与国之间的信任下降,国际规则被打破,冲突越来越容易。于是,临界点越来越近。

博弈论中存在“多重均衡”(和平预期和冲突预期),冲突中的每一个事件都会增加和平解决失败的风险。历史上,一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如今,在诸多事件的推动下,和平解决的临界点很可能离我们越来越远。

市场威慑:这种威慑更让人放心,这里指的是俄罗斯市场进入危机的风险。与前苏联相比,俄罗斯更加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克里米亚被占领的第二天,市场做出了反应。卢布暴跌,俄罗斯股市暴跌超过10%。央行加息150个基点至7%,以捍卫卢布。这种市场反应给俄罗斯统治者敲响了警钟。此外,俄罗斯也意识到,冲突的进一步加剧可能会影响其石油和天然气收入,这占其出口总额的70%。

就乌克兰而言,市场是一种相对安全的威慑。与政府主导的制裁不同,市场主导的惩罚降低了直接政治报复的风险。俄罗斯政府很难将市场价格的下跌归因于外部势力的操纵。

公信力及其影响:如果美国对俄罗斯的行为不给予强有力的反击,会在多大程度上损害其公信力?这也是一个博弈论的问题。

达特茅斯学院(Dartmouth college)政府研究教授达里尔·G·普雷斯(Daryl G.Press)在其著作《可信度计算》(credential calculation)中排除了主权国家的承诺只有在涉及自身利益的情况下才是可信的。美国向乌克兰承诺的支持和保护,从一开始就不可信。再加上俄罗斯在该地区的传统势力和历史影响力,美国这次保卫克里米亚失败,不会让世界觉得不值得信任。

但是,美国的信誉仍然可能遭受净损失,因为世界不确定美国的利益在哪里。人们会想,当美国与中国对抗,并宣布将保护一些亚洲小岛时,它的决心有多大?美国支持台湾省独立到什么程度?或者如何限制中国在南海的影响力?这些答案似乎不再确定。

中国和其他国家认为,美国将如何处理克里米亚局势,将与美国对其他类似问题的回应有关。正因如此,美国可能真的需要给俄罗斯一点颜色看看,而不仅仅是一种姿态。

无论如何,俄罗斯永远不可能改变意气风发的态度,归还克里米亚。我们不妨观察一下,这次乌克兰事件从长远来看会产生什么样的负面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