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历史
漯河地处中原腹地,1948年设立县级市,1986年升级为省级市。2003年纳入中原城市群,辖临颍、舞阳两县,盐城、慧远、召陵四区,省级经济开发区,总面积2617平方公里,总人口260万。
漯河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古城。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定居。贾湖遗址发现的描绘裴李岗文化的符号距今已有8000年,将中国文字的历史提前了4000年。出土的国宝级七音骨笛,推翻了“中国笛子来自西方”和“七音外论”,将中国音乐文化的历史向前推进了3000年,至今骨笛仍能奏出优美的旋律;考古发掘出的酿酒技术,将中国酿酒的历史向前推进了3000多年。东汉著名的儒家学者、文献学家许慎就诞生在这里。他的《说文解字》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字典,被誉为“文宗始祖”。始于北魏,盛于明清的漯河城,曾以商业发达、水陆交通发达而闻名中原。明朝永乐年间,这里已经是“江淮百货,通往星辰”的商品集散地,被誉为“水旱码头”。目前已发现的主要古迹有:汉代曹丕考证的禅定台和三绝碑。它们比赵州桥早20年,被誉为“世界第一桥”,等等。全市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8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