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歌的起源
儿歌起源于民间,历史悠久。童谣在各种文献中也被称为“儿歌”、“童谣”、“婴童谣”、“童语”、“儿歌”。古代文献中有这样的记载:“姚隐姓埋名游康渠,闻童谣。”(列子仲尼)因此,有研究者把童谣比作“会唱歌的百灵鸟,三千年来一直在不知疲倦地歌唱”。
中国最早有记载的儿歌是《左传》中的《卜童谣》:“丙日,龙尾兴奋点。举郭之旗,鹑鸣满怀。天道有计,火成军,貌为公。”它反映了金亡郭的社会现实。
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也由于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轻视儿童教育,古籍中的童谣大多是反映当时政治变化的“预言”(即时政治歌曲)。人民群众在教育后代的生活实践中创造的儿歌很少流传下来。古书上给孩子唱的童谣不多。
到了明代,社会对儿歌的认识发生了变化,一些有识之士从儿歌代代相传的实际出发,着手解读儿歌的特点和作用,出现了吕坤收集的第一部儿歌集。
吕坤强调,儿歌的内容要有趣生动,语言要通俗和谐,让孩子愿意接受。这表明,以吕坤为代表的明代知识分子在儿歌创作和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到了清代,儿歌的搜集、整理和研究有了发展。江浙一带陆续出现了优秀的儿歌,如《天籁集》、《广天籁集》,北方也出现了儿歌的匿名手稿。
清末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也看到了童谣的作用,创作了许多童谣来宣传自己的观点。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在蔡元培、沈、、刘半农等人的倡议下,成立了歌谣研究会。研究者也开始重视儿歌的收集和整理,拉开了现代儿歌史的序幕。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儿童文学有了很大的发展,儿歌的收集整理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和发展。
从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儿童歌曲的编曲和创作进入了繁荣阶段。当时出版了大量的儿歌,如红色儿歌、革命红旗满山头、少年歌等。
这一时期儿童歌曲的收集和创作,无论从质量上还是数量上都超过了以前的水平。儿歌的创作也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
随着人们对儿歌功能认识的深入,儿歌的题材更加广泛有趣,内容更加丰富多彩,风格更加新颖多样,儿歌的艺术品位大大提高,更多的作家投身于儿歌创作,更多的儿歌作品出版发行。
古老的儿歌,承载着古老的美,碰撞着现代的文明,闪耀着智慧和趣味,展现着它的新风貌,陪伴着孩子走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