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历史?2.看完600字。
最近看了一本叫《历史是什么?作者:袁腾飞。首先,我之所以看这本书,并不是因为我有多么热爱历史和文学,而是因为这本书的作者:北京海淀的历史老师袁腾飞,在网上被称为“史上最好的历史老师”,在百家讲坛上讲过两个宋风云。我选择这本书是因为我对他的敬意。总的来说,《历史是什么?是关于中国的历史,但作者用完全口语化的方式重新诠释了中国的古代史,让那些原本枯燥的历史段落变得有趣,让原本有趣的历史段落变得精彩。从像听相声一样的快乐中汲取海量的历史知识和信息,一本让人完全认同“读史可慧”这句话的书,一本教人不知疲倦又让人百无聊赖的最精彩的历史文本。在袁先生的书里,你常常能从他讲述的历史中看到当下生活的影子。他以史为鉴。而且措辞幽默犀利。比如,袁先生在谈到战国时期的思想时写道:认为征服天的思想是非常可怕的。长城是中国农业的天然分界线。我们的祖先非常聪明。长城以北的土地无法耕种,只能放牧,刮风的时候只能看到牛羊。现在,不用吹就能看到黄鼠狼。哪里有草原,哪里就应该是耕地。我不相信。我会种下它。因此,谷物和草不会生长,成为沙漠。
为什么北京总是有沙尘暴?就是长城变成了沙漠。没错。这是过度开发的结果。“你看那厮长那个样子,哪有一点运气。那张脸像鞋拔子,像瓦刀,满脸都是麻子...你把他画成这样,他会杀了你。你把他美化了,把他画成秦始皇汉武帝的样子,是吗?他也杀了你。”大概没有一本关于历史的书能有这种文字,而且还是关于曾经的开国之君。但是袁腾飞不仅说了,而且引用的很有条理。他除了痛斥朱元璋,不屑反清复明,却很有理由地称赞满洲的智者。他把弱小无能的大宋朝概括为“最可爱的王朝”,他把骁勇善战、闻名天下的斯巴达三百人形容为“我们周代三百人作战,相当于连长干的事。”从种种迹象表面看,一般的历史观念在《什么是历史》一书中是不可能轻松而稳固的。你总能发现,以前对历史的认识,在阅读这些颠覆性的论点时是如此概念化,被袁腾飞描述成另一种风景。一觉醒来,你突然意识到,他教给你的不是形式上的颠覆,而是重新审视既定事实的勇气和智慧。据网友称,袁腾飞的真正对手是郭德纲。这种说法不准确,但也不是胡说八道。“七下西洋花了六百万两银子,郑和是个散财童子。”“汉人的衣服最笨拙,袍宽袖大,一个人就可以穿。你一穿上那身衣服上街,勤劳的清洁工就得下岗。”从这些知识包袱中可以看出,袁腾飞说历史真的有点像相声,远没有学唱,说话调侃一点都不含糊,让一本关于历史的书充实而明亮,充满了流行摇滚般的惊喜。有多少人愿意在等地铁或者蹲厕所的时候抽一本笑话书?
翻几页书放松一下,开心之余更难得顾及幽默背后隐藏的信息和知识。他似乎很明确地想告诉我们,历史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培根说:读史可以智。我们不需要埋头研究历史,也不需要阉割人。就在这样的书里,回顾历史上发生的事情,偶尔开心地笑一笑,偶尔闭上眼睛深思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