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战争史1卷怎么样?
《中国战争史》全书共18卷,计500多万字,战争地图789幅,气势磅礴,令人印象深刻。但是从古代到春秋再到秦朝(卷1,卷2),一路下来,终于抹去了想与人敬而远之的感觉。这本书是以战争为中心的中国通史。1955 1年10月1经蒋介石授权,时任国防大学(台湾省武装大学的前身)校长的许任编辑部主任,组织了一批史学家担任指导和修订,在台湾省各地优秀军事专家和史学家的帮助下,编撰了《中国古代史》。其争论的历史始于黄帝打败蚩尤的涿鹿之战,止于太平天国天京的覆灭。4600多年的战争一览无余,值得对战争史有偏好的人收藏和深入阅读。古代蚩尤驱逐了颜地,黄帝被蚩尤打败,然后黄帝发展了各种文化创造:狩猎为生,制造庄稼;在野外挖洞,使它有一座宫殿;兽皮盖身,使其有衣;系一根绳子来记忆,让它有文字。想想电影《克劳兹·葛吉一家》。尼安德特人原始的生活状态真的很疯狂。然而涿鹿之战彻底改变了这一切,原始蛮族进入了文明时代。于是,就有了尧舜、于平治水的历史事件。之后,商代兴起了鸟命神话。商殷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国力雄厚,导致其疆域辽阔,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大国。商朝之后,西周灭亡,春秋战国连贯,没有明显的区分。这是一个战乱不断,人口快速增长,人才济济的时代。春秋时期源于孔子编撰的《鲁史》,各路诸侯竞相兼并,先求生存的混乱状态;自保必须自强,自强必须建立在内武外弱的基础上。结果弱国都被大国吞并了。很快,春秋初期,史书上有160多个国家,到了春秋末期,只剩下包括陆弃赵岩秦魏楚国在内的10个国家。整个春秋时期分为六个时期:中原内乱、霸政、楚北侵、逐鹿中原、争霸、中原混战。而著名的越王勾践的故事,在最后的混战时期。在这个战乱不断、纷争不断的时代,各种学术也开始繁荣起来。军事家研究的代表人物是孙武和孙膑。前者写了13篇兵法,对后世影响很大。从兵家之学到战国时期,出现了许多别出心裁的思想,以张仪、、为代表,都是历史上著名的人物。儒家思想的代表孔子所提倡的道德、仁爱、忠孝、是非,虽然没有比现在更重要,但却被后世中国人作为道德标准来追求。法家之学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政治改革的推动力。代表人物是齐国宰相管仲。他首先提出了礼、诚、耻的思想,但并没有单方面要求人们去做。而是说:“你吃饱穿暖之后,就应该懂得礼仪和正义,然后才知道荣辱。”后来,大法学家商鞅改革秦国政治,推动秦国吞并六国,结束了自古以来部落氏族与封建割据的政治局面,创造了统一的中国。春秋时代,听起来是一个能引起人们无限联想的时代。有战士高呼,“击鼓而膛,踊跃而战。”。《我一个人去南方旅行》向新婚妻子描述战场的苦难,甚至说“生死宽厚,我是儿子。”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回忆与妻子的誓言。战争从来都是残酷的,但战争推动历史发展却是不争的事实。春秋时期列强争斗激烈,变化最大,但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进步的时代。政治上有一个建国强国的过程;军事上,其战略战术有变化;学术上,有各种百花齐放的学术创造。离开了家乡的人,大都会回到家乡寻根。用冥想的方式阅读历史,可以让我们回到过去,从金戈马铁的战争史中了解我们祖先的追求和发展,窥见一些历史变迁和演变至今的痕迹。前人博大精深,历史风云变幻。最后,人们发现浮华的现代生活是幸运的。这是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收获!总之,看这本书还是要学历史,注重宏观,忽略细节,几千年的战争历史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