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古村落散文的向往

早就听过文艺朋友的介绍。在湖南省岳阳市以东约70公里的笔架山脚下,有一个神秘的古村落,叫张谷营村。所以我渴望去散步。

初夏,我终于在文学朋友的陪同下到达了张谷英村。古村落坐落在群山之中,慢慢看去,可以看到一片新绿和盛开的山花。汩汩的未夕河流经村庄,四季景色宜人。村内河上有58座石桥,是各种颜色的古桥景观。它被称为一个被“黄金带”包围的村庄和独特的风水之地。这个古村落是目前中国保存最完整的村落,集中体现了明清时期的古建筑。村里有600多户人家,都是明朝张的后裔。

靠近张家营村,站在古老的石桥上,突然觉得眼前豁然开朗。四面青山起伏,顿时像一道闪着仙雾的巨大屏障,将村庄与外界自然隔绝。600多年的历史,绵延600多年,造就了张谷英村的辉煌与辉煌。古村落里的房屋绵延数里,村里有几十栋屋顶很高的大房子,就像一幅巨大的彩色画卷展在人们眼前展开,托起了古村落的美。

关于张这个名字,史传中有两种说法:一是相传明洪武年间,张是一位资深的风水大师。他从江西路过湖南时,看中了这片神奇的土地,从此开始建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命世代繁衍,具有浓厚的自然色彩。

二是有后人在墓碑上发现的记载;张生于至正元年(1335),卒于永乐五年(1407)。张,原籍江西,是明朝的统帅(相当于今天的军区司令)。洪武年间,吴入楚,隐居岳阳卫东笔架山下,寄情山水。村子建好之后,就有了代代相传的计划。留下了传宗接代,孝敬祖先的美好梦想。

不管怎么说,张是真实存在的。600多年来,张谷英村的后代在这里辛勤劳作,繁衍生息,多达26代,形成了一个单姓万余人的大家庭,古村2200余人,是一个张姓自然村。村里的农民,无论老少,都饱含深情,真情实意;男女老少,体面有序,过着世外桃源般宁静的田园生活。

该村古建筑面积51,000平方米,古天井206座,古厅堂237座,古民居1,732间。张大厦的总体设计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重要哲学思想。大屋位于群山环绕的风景区,北面是龙形山,是风水学中所谓“龙脉”的聚集地。在水边建大房子,成了喜气洋洋的龙脉,是因地制宜的好山好水的典范。仔细看大房子,它像一座古老的城堡一样安静美丽,就像一个迷宫覆盖着这片神奇的土地。这里是一个安静的地方,没有百年战争的硝烟,没有世俗之间的纷争。600多年来,人们在自然生态面前,遵循着自己的生活轨迹,自然地生活。

摸摸张谷营村,高拱道两边都是古建筑,很壮观。古建筑群里家家户户的大门外,石对联醒,仿佛向世人展示了一幅沧桑的历史画卷。路边,清澈的溪水从桥下交叉流淌,仿佛一本厚厚的历史书在流淌,又仿佛在诉说着这六个世纪以来的历史巨变。张谷英村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有传奇的农耕读书故事。

据资料显示,张家族一直秉承着讲道德、求团结、读诗书、礼义、尚武、耕桑的传统。他们不冒充江南名门望族,也不拿自己的大房子欺负邻居。尊重孝道,与邻居友好,“孝顺家风”,以和为贵著称。明清两代,进士45人,学生33人,贡生6人,贡工1人,举人7人,进士1人,忠县大夫1人,其中有虎榜兄弟,祖孙之间获得文魁的人也不少,留下了许多美好的故事和轶事。

整个张谷营村由当大门、东头庵、西头庵、聚龙湾、石大门、王家段、上新屋、长沙段、枫树屋、下新屋、鹤峰段、潘家冲等十几个门楼组成,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独门独户住宅大院。这里的建筑不仅是一个紧密的整体,而且明亮清晰。每座建筑都有严谨的大门,高墙、方砖、青瓦、十字厅、地道,让古宅充满了无比的魔力。

古村的主楼大门现在保存完好。飞檐斗拱与其他地方保存的清末民国建筑明显不同,保持了浓厚的明代建筑风格。大门两侧有烟火池,可以防火,看起来很壮观。踏入高高的石头门槛,天井迎面而来。沿着大屋的中轴线,有一个非常宽敞的大厅,四井五进,雕梁画栋,最后进入大厅,庄严雄伟,是祠堂。神龛上有始祖顾瑛公的雕像。东西两侧建筑在地面上,有3-4个横枝对称延伸,为“丰”字形结构,即横厅,由3-5个入口组成。大厅宽敞,天井对称。每组厅堂都有明显的功能,是主人举行祭祀、婚姻、庆典、会议讨论或休闲娱乐的场所。

更令人惊喜的是,这里的建筑宏伟,规划独特,设计巧妙。远远望去,檐廊相连,亭台楼阁参差不齐;近看天井,道路纵横。古村的奇妙布局,幽僻的巷道,院落的神秘,雕画之美,材料之神,堪称五绝。通风和通道的协调是独一无二的,采光和房屋排水的奇效令人惊叹。每个独立房间的结构大致相同。正厅和横厅由几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由一个天井、一个半开放的厅和一个两侧封闭的厢房组成。房子中间有纱门,檐廊,巷子。分割成自己的庭院,组合成一体,穿行其中,晴天不暴晒,雨天不湿鞋。正厅及其两侧厢房为长辈所用,侧厅为家中晚辈的各个小家庭所占。

室内外窗户、门梁、纱门等。大多采用中国传统的木雕和石雕工艺装饰,有些是明朝万历年间的旧物,尽管经历了多年的风霜,仍然完好无损。建筑的木刻、石雕中雕刻着许多民间传说,笔触凝练,线条清晰,形象生动。如牌坊上的舜耕骊山,挂角攻书;大梁上,二龙戏珠,凤凰晨曦;纱门八仙过海,四郎访母;窗上的喜鹊、梅花、蝙蝠、松鹤;台上鲤鱼跃龙门,麒麟送子;福禄·犀首在天井的石头表面等。,技巧娴熟,造型生动。其中,大门与官厅旁边的大厅相连时,八马图最为大气。画面上的八匹马体态丰满,栩栩如生,或昂首长啸,或相互嬉戏,或昂首挺胸。显示了马房南山的和平与繁荣,以及这个大家庭的生机与繁荣。

所有的建筑都由深深的隧道和走廊连接。独特的62条隧道迂回曲折,四通八达,户户相连。隧道总长1.495米,将整栋房子相互连接起来,几乎可以不出大门就能行驶到村里的每一户人家。历经数百年,历经多次暴雨洪水,大屋安然无恙。至于水排到哪里,是个谜,是个奇迹。天井除了排水,还有采光通风等功能。晴天可以沐浴阳光,晚上可以邀酒赏月,舞台上很有意境。足不出户就能体验外面世界的四季变化。

走在铺满石板的幽深古道上,穿梭于曲折的回廊,走进高门敞门的房间,触摸重达万余斤的石柱,参观阳光直射的天井,环顾刻有花纹的窗户,寻求一种探索远古的恋情,追溯其数百年的风风雨雨,我们会不自觉地感到大屋周围的雕刻人物和神仙飘进了一个神秘虚幻的世界,仿佛感受到了历史。

傍晚,夕阳把古村染成了红色,像是戴上了一条里面是紫色的红领巾。在即将离开古村落的时候,我还是那么舍不得。回望这座孕育了20多代的宠物老宅,突然听到一种源远流长的田园文化在呼唤。是的,它不仅美丽,而且独特而深刻,传承并构成了研究湘楚文化的“活化石”魅力,是古村落中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