烙画葫芦的历史传承
葫芦不仅在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物质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与文学、艺术、宗教、民俗、神话传说乃至政治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围绕葫芦形成的思想体系无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博大精深,葫芦文化积淀了几千年。它以其独特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在现代文化中仍占有重要地位。
葫芦工艺从明代就有文字记载。葫芦造型优美,不用人工雕琢,给人一种快乐祥和的美感。到了清代,兰州的“雕葫芦”和“模型葫芦”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成为宫廷贡品。当时的“火焖工艺”是将葫芦的木质材料与我国传统的烫金工艺相结合,以烙铁为代笔,运用中国画的线描、工笔、写意等技法,在葫芦光滑坚硬的木皮上创作出人物、山水、花鸟、动物等作品。由于艺术家对艺术的理解和对烙铁的熟练使用,这幅画出现了烧焦、黑色、棕色、黄色和白色。葫芦本色有古画的调调。在世界上,它面对的是国画名作,线条流畅准确,造型生动,寓意深刻。给人耳目一新而不谄媚的感觉。烙画艺术使葫芦从农家瓜上升到艺术殿堂,成为一种集古朴、自然、典雅、精致于一体的汉族民间艺术,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总之,葫芦已成为观赏、收藏、实用的佳品,是中华吉祥文化的代表性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