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饮食简介

侗族是分布在贵州、湖南、广西三省毗邻地区的南方少数民族,其中贵州省人口最多。古代文献称“罗月”、“辽”、“东满”。他们主要从事山坝农业、林业和渔猎,手工业发达。出产“香河糯”(号称“糯米之王”)、稻鲤、油茶、杉树,擅长编织侗锦。鼓楼和“于风桥”是其独特精美的建筑艺术,是侗寨的标志性建筑。侗族主要聚居在湘、黔、桂毗邻地区,分布在铜仁地区的黎平、榕江、从江、金平、天柱、玉屏、铜仁、江口和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万山特区。湖南的新晃、靖州、通道、芷江侗族自治县和广西的三江、龙胜县。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侗族人口为297万。

侗族人民以“禾”米为主食,辅以粳米、小米、玉米、小麦、土豆。按大米的性质,可分为糯米和粳米。米饭的制备方法有两种:煮和蒸。糯米的烹饪方法是:第一天把糯米泡在桶里,第二天拿出来,洗净过滤,然后放在木制的蒸笼里蒸熟就可以吃了。侗族人民有一日三餐的习俗。一般都是早上出去山里干活,准备一整天的饭。早饭后,他们把糯米放在饭筐或篮子里,加上酸菜鱼、肉和蔬菜,带到山上,中午休息一下,在田边吃。这样方便、经济、省时。

用糯米作为各种菜肴的配料是饮食习俗的一大特色。杀鸡鸭,用鸡鸭汤熬糯米粥,撒上葱花和薄荷,别有风味;糯米掺入鸡血和鸭血,煮熟后切成小块,拌入香料炒熟,成为一道独特的菜肴,被称为“狼棍”也是一道美味佳肴。

此外,糯米还用来做粽子、糍粑、油茶。

侗族人民喜欢喝自制的米酒。米酒是用糯米做的,和周边民族的做法一样。制成后,洗入清凉的井水或泉水中,解乏解渴。我也喜欢用糯米甜酒酿“重阳酒”,就是在农历九月,我用新糯米酿“甜酒”,封在坛里,在火塘边慢慢烤,或者埋在堆肥堆里,让它发酵,春节的时候拿出来喝。这种酒粘成丝,尝起来比蜂蜜还甜,因其不同寻常的醇香而十分诱人。

侗族人每天都喜欢吃酸的食物。董家有句话叫“三天不吃酸菜,走路被撞倒”。在侗菜中,酸菜居菜肴之首,每天用的菜有50%是酸的。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五六个酸坛子或桶。侗族的酸味食物有很多种:肉酸、素酸、煮酸、腌酸。腌制的酸制品一年四季都可以使用。腌制你所拥有的。尤其是酸菜鱼,久负盛名,具有酸、辣、甜的特点。肉很好吃,很开胃。不仅平日吃酸的食物,连请客、送礼、婚丧嫁娶、祭神祭祖都离不开酸。

油茶在侗族人民的饮食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一些地方,油茶是早餐和晚餐的食物。油茶被称为“侗茶道”,广泛应用于社交和喜庆活动中。

油茶由糯米(炒糯米花)、熟豆(以及熟红豆、花生、豌豆等)制成。),牛油果,茶叶等。先将米饭炒至微黄,再加入特制的茶叶翻炒,然后加水煮沸。油茶煮熟后闻起来很香。吃的时候把煮好的豆子,一两片年糕或者糯米或者米粉放在碗里,再放一些黑米油水果在上面,非常好吃。侗族油茶可分为糯米粑粑油茶、糯米圆油茶、香藤粑粑油茶、艾蒿粑粑油茶、虾鱼仔油茶、猪肝粉香肠油茶等。都是咸的好吃,好吃又有营养。侗族还有一种“豆茶”,和油茶不一样,味道清淡。它是用糯米花、玉米或黄豆(用灰水浸泡)、焦米和新茶制成,主要在喜庆活动时饮用。

侗族人喜欢酒,他们通常用它来缓解疲劳。在节日活动中,葡萄酒是礼物,葡萄酒是乐趣。每个家庭都会自己酿造和烘烤米酒。酒大多是糯米做的,有蒸馏的,也有和酒一起喝的。侗族的饮食以米饭为主,人们还是喜欢糯食。亲戚朋友来访时,往往互送糯食;大部分婚礼吉祥礼品都是用糯米做的,节日粽子、糍粑都是用糯米做的。南方地区山坡多,田地远,糯米不仅便于携带,而且不易变质。很多村子以糯米为主食。糯米分糯米、黑糯米、白糯米、长须糯米、秃糯米、干糯米、香河糯米,同一种又分不同品种。其中香河糯是糯米之王,被一家蒸饭公司称赞。吃糯米的时候,因为粘度大,不方便盛在碗里。你要洗手,把饭揉成一团,这正是史料记载的。吃的时候和吃包子没有碗用手抓是一样的。

玉米、小米、高粱等作物也是侗族人的辅助食物。随着与汉人的交流,小麦、荞麦、马铃薯等粮食作物也相继传入。

侗族男子经常饮酒,主要是在应付仪式、节日、祭祀和社交中。每当客人到来或喜宴时,总会闻到酒香和歌声,让人心醉神迷。

董家人一天吃三顿饭,早饭在上午10点左右;中餐是下午2点左右;晚餐大约在晚上9点。在汉族人聚居的村庄,晚餐时间更早。

侗族的特色美食有扁饭、油茶、酸菜、烤鱼、紫骨肉、牛肉干等。油茶是侗族人的家常食品。游客通常以油茶相待,尤其是女性经常聚在一起吃油茶。油茶的制作过程称为油茶。油茶会先配阴米,即把糯米晒干,用茶油锅把阴米炒成米花,然后炒花生、黄豆,再用锅炒糯米,即把茶叶放入锅内搅拌,倒入适量温水,加盐煮出茶汁。将少许葱花、菠菜、菊花等食材放入碗中,倒入茶汁。将米花、花生、大豆和其他东西混合到碗里,然后上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