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友好交流有哪些历史典故?
聂同志以宽广的胸怀拯救了战死沙场的日军士兵的女儿,感动了日本侵略者,更感动了日本人民,从另一方面揭示了中日民间友好的真谛。
回望上个世纪的历史,翻开尘封的往事,65年前的华北大地上,发生了“将军救孤”的感人故事。1940年8月,八路军在华北发动了声势浩大的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百团大战”。在一场激烈的战斗中,聂带领的两名士兵从枪林弹雨中救出了两名日本女孩。
聂将军得知后,亲自登门拜访,并指示必须将这两个小女孩送回日本驻军。
时光飞逝,时代巨变。1972年,中日复交,两国进入新时代。1980年5月29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位抗日老兵的文章《日本小女孩,你在哪里?这个故事被公之于众,引起了热烈的反响。日本媒体对聂将军40年后在日本缅怀小姐姐非常感动,很快找到了住在日本宫崎县首府城市的姐姐美穗子。随后,中日友好协会亲切邀请美穗子一家访华,年过八旬的聂帅于7月1988+04在北京会见了美穗子一家。
风霜催人奋进,25年过去了。当年的“小姑娘”过得好吗?她还在看中国吗?记者近日专程前往大都市采访。
将军唤起年轻时的记忆。
大都会市位于九州岛的南端。5438年6月+今年10月,与邻近的四个镇合并,成为一个17万人口的城市。年仅35岁的常凤城市长热情地讲述了聂将军营救日本少女的精彩故事,以及大都会与中国的交流。记者在大都会国际交流促进事务所所长河野先生和新平先生的陪同下,来到了美穗子的家。
美荷子住在梅北镇,离马路很近,独门独院。外面是她家开的小五金店。这是一个典型的日本家庭。房前有几棵修剪整齐的松树和南方特有的铁树,院子里铺着碎石。简单干净的院子显示了主人的勤劳。
美穗子和她的丈夫昭夫微笑着出来迎接我们,并把我们带进了客厅。房间里堆满了日本朋友送的诗歌、绘画和纪念品。首先映入你眼帘的是聂帅与美穗子一家见面时的照片,还有一封写给美穗子夫妇的关于“为中日友好做贡献”的信。聂帅送的两个山水屏风,装饰在客厅之间的推拉门上。“小日本姑娘,你在哪里?姚赠送的诗词也放在客厅里。
美穗子原姓加藤,婚后改姓“常”。她个子不高,皮肤白皙,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得多。美荷子笑着说:“我是1936年7月出生在中国的,现在快69岁了。””她的丈夫赵南在一旁说道。
宾主落座后,大家很自然地聊起了往事。米霍科说,她们姐妹获救后,被送往石家庄石门医院。未满一岁的妹妹美子因消化不良不幸去世。1940+00年她被叔叔安全带回日本后,就和奶奶相依为命。美穗子从小在一个贫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吃了很多人间的苦。她说
她说,她在农业合作协会工作时认识了她的丈夫赵南。那时,赵南很弱,但很可靠。2006年,她结婚了,婚后,他们共同经营一家小五金店。赵南插话说,美穗子单纯坚强,刚结婚的时候觉得她的表情很忧郁。由于美穗子的照顾,她的身体一直不好。她每天吃11种药。美穗子有三个女儿,都已经结婚了。她也有七个孙子,她有一张全家福,是在参观聂帅的展览时拍的。
美荷子说,“小时候听奶奶说父母卷入了战争,记忆不是很清楚。所以,直到1980,她都不想多想自己的人生,也渐渐忘记了。是中日两国的报道和事后的调查唤起了她童年的回忆。”美荷子在1980年6月给聂帅的信中说,“据她叔叔说,
回到老地方。
美穗子回忆说,是姚先生的报道改变了她的生活。解放军报副社长姚撰文《日本小姑娘,你在哪里出版后,它吸引了两国新闻界的注意。
美穗子的行踪最早是在日本《读卖新闻》上发现的。通过一系列调查,记者找到了情节与中国报道相似的加藤洁一家,但仍无法确认美穗子就是“小女孩”。记者拿着中新社发来的聂将军与小女儿的合影,找到了改姓的美穗子。美穗子认为照片中的小女孩可能就是自己,而他去中国认领美穗子的叔叔也觉得“很像”。他还说,他听过美穗子讲过“吃梨和高粒米,被放在一个篮子里”的故事。这些故事与中方提供的情节完全吻合,证实了美穗子就是当年的“日本少女”。
关于将军救助孤儿的美谈传开后,美穗子收到了上百封来信,连续接受记者采访,成为炙手可热的新闻人物。然后日本大使馆的王子发来了日中友好协会的邀请函,邀请美穗子一家访问中国。带着兴奋和焦虑,美荷子一家登上了7月1980飞往中国的航班,那天正好是她44岁的生日。
美穗子怎么也想不到,她在北京机场受到了“国家元首的欢迎”。聂帅的女儿聂丽对她说:“很高兴认识你。我父亲一直在等你的来访。送盛开的玫瑰和菖蒲到我家。”美穗百感交集,泪流满面。她没想到,在北京饭店,人们已经为她摆上了一个漂亮的生日蛋糕...
在中国的两个星期里,美穗子一家游览了北京、石家庄、杭州、上海等地,参观了天安门广场、长城、革命军事博物馆和井陉煤矿,受到了热情的接待。与聂帅的相遇是她一生中最难忘的事。14年7月,人民大会堂新疆厅,聂帅与美荷子时隔40年重逢。美穗子似乎已经多年不见了。并感谢他救了他的命。聂帅说,他不是一个人。“我们这样做是因为日本人民解放军有着光荣的人道主义传统...中国和中国是一衣带水的近邻,没有理由不友好。”美荷子在笔记中说,中国之行,一路上哭了很多次,心中长久以来的隔阂一扫而空。
聂帅曾回忆说,“我看到送来的孩子,马上叫来护理人员照顾好,命令他的手下从村里找女人来喂更小的孩子。我给了大一点的孩子一个梨吃,但她没吃。我用清水洗干净递给她时,吃得津津有味。大一点的孩子总是用他们的小手拉我的裤子。无论我去哪里,我都跟着。我想自己抚养他们。”聂帅送孤女时,让押运兵带一封信给日本官兵。信中说,中日两国人民没有仇,像美穗子这样的孤儿是无辜的,所以日本人民不会与日本人民为敌。
那次见面后,美穗子觉得聂总比照片上和蔼可亲。聂将军是他的父亲,她想叫他“父亲”。1982年5月,美穗子得知聂帅生病,去北京看望他。他称他为“父亲”,表达了美穗子对聂将军的感情。
重生之旅是为了感谢恩人。
美穗子客厅的衣柜里有一个相框,里面镶嵌着一张报纸。是宫崎骏的《日经新闻》第一期报道聂丽访问大都市的文章,上面有聂丽和美穗子的合照。题目是《甲午战争孤儿,被中国将军所救,再见救者之女,请回家谈,继续友好》。美穗子特意请人做成金箔版,方便收藏。
65438年至0998年,聂丽作为中国妇联代表团团长访问日本。在访问大都会市时,他转达了聂帅希望自己的家乡江津与美穗子的家乡大都会市结为友好城市的愿望,这一提议得到了日本的积极响应。次年,本市市长率团出席为纪念聂帅百年诞辰而在江津建立的聂帅展览馆揭牌仪式,并签署友好交流协议。
江津市和大都会因为聂帅而和美穗结缘。为纪念两座城市的友好协议,中日合拍的电影《陈宝的故事》在大都会上映。很多日本观众表示要“向中国道歉”,要求为了孩子再放一遍。2001年7月,一场聂帅与江津城的展览在大都会举行,观众留言说:“有幸知道这个感人的故事,看着看着就热泪盈眶。作为一个日本国民,我觉得应该把日本人民的善良告诉下一代。还有人说,“我对聂帅和日本人民充满了感激之情,期待中日两国友谊长存。“2002年,首都与江津共同举办了‘聂帅人道主义精神暨首都与江津友好交流座谈会’,号召发扬聂帅人道主义精神,以创造一个和平的21世纪。
来到美荷子生活的新平先生是日中友好的实践者,也是研究日本故事的“权威”。他在《以人道主义为原点的友谊运动》中说,“在残酷的战争中救出恨之入骨的敌人的子女,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照顾他们,是人道主义精神的最好体现。”。
劫后余生的美荷子与中国交换了谢意。由于积极参与日中友好活动,她受到了日中友好协会全国总部的表彰,并当选为首都友好协会理事。2002年8月,在她获救62年后,美荷子重返重生之地,前往井陉矿区、井陉县、平山县进行“答谢之旅”,逐一感谢恩人。
在这次访问中,她参观了井陉矿区的万人坑纪念馆,祭奠中国遇难矿工。他到钟谷月村给照顾过自己的八路军战士写了一封怪书,还到屏山县喂过妹妹的陈老人和最初拿着聂帅的信把姐妹俩送到日军驻地的老人的坟前烧香祭拜。当她得知人们找到了年仅17岁的战士杨中山,并把她直接从战争中解救出来时,她激动地立即写信向他表示感谢,并表示下次访华一定要安排时间。
美穗子所到之处,都受到真诚的接待。井陉县红河槽村只有500人。于是,成千上万的人来欢迎美荷子美荷子的美北小学与红河草村的小学结成友好小学。首都友协用筹集到的钱为红河草村的小学购买了电脑和课桌,还在新庄中学建立了“纪念美穗子救恩助学体系”。每年提供10。
美穗子一家在践行日中友好。长女直子说,她受到聂将军人道主义精神的鼓舞,自己也想为社会做点事。她说最让她感动的是在人民大会堂见到聂将军的那一幕。2003年6月,她代表母亲再次访华,并出席了红河槽村聂将军和美空子雕像落成仪式和井陉矿区美空子救人纪念碑落成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