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在山东的足迹

苏轼在山东的足迹如下:

1,密州(今诸城)。熙宁七年(1074),苏轼由杭调至密州周知,熙宁十年(1077)四月,悉徐州。苏轼在密州开创了豪放的词风,创作了一大批名作,如《超然台物语》、《明月几时有》、《雪后北台壁两书》、《望江南》、《超然台》等。

2.诸城。苏轼在诸城超然台留下《超然台的故事》,亲笔题写超然台三字。晁然台是诸城著名的文物。原为北魏时期修建的墙台。宋神宗熙宁八年(公元1075)苏轼得知密州时扩建。

3.高密度。苏轼在高密拜谒郑玄墓,写了一首诗《郑玄墓》。

4.益州。苏轼游宜州蒙山,写诗。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字何中,被封为铁关道士、东坡居士,在世界上被称为苏东坡、苏仙、破仙。梅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河北栾城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历史治水名人。父亲是苏洵,哥哥是苏辙,父子都叫苏三。

苏轼的主要影响

苏轼对社会的看法和对人生的思考,在他的文学作品中是毫不掩饰的,其中以诗歌最为酣畅淋漓。在2700多首苏诗中,干预社会现实、思考人生的主题十分突出。

苏轼对社会现实中的种种不合理现象持不合时宜的态度,始终把批判现实作为诗歌的重要主题。更可贵的是,苏轼对社会的批判并不局限于新政,也不局限于当下。他批判了封建社会长期存在的弊端和陋习,体现了更深刻的批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