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邹城有这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
平阳寺火虎平阳寺火虎是邹城的一种特色民间杂技表演,是平阳寺的村民根据舞狮和燃放烟花综合演变而发明的。表演者身穿虎皮服,由20多块3厘米厚的木板连接而成,每块木板上有数百个孔,孔内插有烟火棒。演出时燃放烟花,火光闪闪。火胡表演技艺中断35年,于1985重新展现,被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邹城阴阳板邹城阴阳板流传在城东的八里沟。传说它起源于八仙人曹国舅飘洋过海。他有两块板,一阴一阳,调节世间阴阳。400年来人们一直在跳舞避灾,祭祀神灵,祈雨,这是山东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谓阴阳板,就是长短柳板。长板为阴,长约50厘米,短板为阳,长约30厘米。板的头部配有铜铃,两块板通过板端钻孔连接。它由两个人表演,一男一女。
每年农历二月二左右,都会有上万人在沂山脚下参加沂山古会。关于峄山古代社会的起源,有这样一种说法:二月二,龙抬头,人们祈求风调雨顺,聚集在峄山祈祷。另一种说法是,公元前615年2月2日,伊文公在宜山建国(邹城为古国都城),每年都有庆祝活动,逐渐演变为宜山古代社会。2005年,峄山古社入选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汕头古画戏邹城大树镇汕头村的孟广成一家以唱古画戏为生,距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汕头古画戏有一种独特的演唱风格,称为“九调十八调”。曲调虽少,变化却多。从最初在门口乞讨的工具,到在市场上表演艺术,然后走上舞台,汕头古画戏有70多个剧目。
平派鼓乐平派鼓乐自成一派,演奏风格温婉柔和。用的唢呐是铜杆唢呐,徒弟要从平调学起。乐队用的笙叫平声,以平调演奏为主。明代山西流民将唢呐带入邹城,后被发扬光大,并在木、锡杆唢呐中发明了铜杆唢呐,在演奏中加入了地方小调,在模拟演奏中独树一帜。2008年,评派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孟母教子的传说邹城作为孟子的故乡,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孟母教子的故事也影响了邹城人。世人耳熟能详的故事有孟母三迁、破织隐喻、杀海豚不欺子、孟子成妻等。还有邹城连续多年举办的“中国母亲文化节”。孟母教子传说2014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糖葫芦糖葫芦遍布邹城市项城镇。相传吹糖人的祖先是明朝宰相刘伯温,他把糖吹成各种活泼的动物或人物。吹糖的手艺人越来越少,现在只能在庙会等特定场所看到。邹县吹糖人已成为济宁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仙二仙被列入济宁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两个木头做的互相怒目而视的人被用作道具。他们紧紧抓住对方的胳膊,互相厮打起来。演出时气氛热烈而有趣。表演者跳落使道具栩栩如生,是邹城特有的表演形式。
邹城市果里镇浮山有一座祖母庙,又名伏羲庙。相传远古时代,人在一场浩劫后灭绝,只有伏羲和女娲幸存,大水将他们分隔在东西两山上。在神灵的指引下,兄妹俩会在东西山上滚下一块磨,两块磨合在一起,就可以结婚了。由此,就有了滚入亲密的传说。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十月初十举行庙会,祭拜伏羲、女娲,滚进亲昵的传说也被列入济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匡衡偷墙之光的传奇故事广为流传。匡衡出生在邹城市杨霞村。他从小聪明好学,但是没钱买书,就去富裕的杨家打工,希望能无偿读杨家的书。匡衡白天工作,晚上读书,但是没有灯,所以他在墙上凿了一个小洞。匡衡通过努力学习而出名,并成为邹鲁的大学者。匡衡的传说也成为了济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