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一篇总结现代中国军事发展的论文。

有一篇关于中国现代军事物流体系建设及其对中国军事发展影响的文章。

根据军事物流理论,后勤系统是军队为实施后方勤务工作而建立的组织体系和建制的总称。包括各级后勤机构的设置、组成、编制、隶属关系和事权划分。按建制分,包括陆军后勤系统、海军后勤系统等。根据任务性质,包括后勤组织指挥系统、后勤保障系统等。在专业内容上,包括物资财务系统、医疗服务系统、运输系统、维修系统。

清代是中国古代军事制度发展到最后阶段,逐渐向现代军事制度转变的时期,这一点在清末表现得尤为突出。现代物流体系建设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以太平天国运动为推动,以甲午战争为转折点。鸦片战争前,清政府主要依靠刀、枪、剑、戟、锈迹斑斑的“红炮”等传统武器,延续古老的军事后勤体系。1840,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其意义在于西方先进军事技术对中国人观念的强烈冲击。武器装备的巨大差距让国人感受到了自强自卫的紧迫性。因此,林则徐、魏源等有识之士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战略防御思想,但并没有得到朝廷的重视。所以在鸦片战争后的10年间,中国的现代军事思想得到了启蒙和发展,军队的现代化并没有取得多大成就。19年50年代初的太平天国运动严重打击了清军,清政府不得不进口大量先进武器维持统治。与此同时,曾国藩、左、李鸿章等洋务官僚开展了“先制器”的“自强”运动,开始制造先进兵器。另一方面,新式武器装备的采用不仅增加了后勤人员数量和物资消耗,而且从军队蔓延到国家的工业部门、交通部门和财政部门,促进了军事工业的建立和铁路的修建,也促进了军事筹资机制和军事消费渠道的变化。可以说,军事后勤保障内容的变化是晚清军事后勤体系演变的重要原因。但是,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现代军事物流体系的构建是迫于武器装备的变化,缺乏通盘考虑,没有形成自上而下、有序的物流体系,不能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甲午战争失败后,清政府开始改革军制,训练新军,现代军事后勤体系初步建立。本文主要从后勤组织指挥体系和后勤保障体系两个方面分析了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期间军事后勤建设的轨迹。

一、后勤组织指挥系统

后勤组织指挥系统是整个军事后勤系统的组织、职能分工和体系的统称,是实施后勤保障的组织基础。由各级后勤指挥机关和专业服务部门组成。鸦片战争前,清朝的中央后勤管理机构基本继承明朝,以兵、户、工三个部门为中央机关管理后勤。三司中涉及后勤的职责是:兵部下属的军械库吏部掌管武器,吏部掌管世界地图,吏部掌管邮政符号和牧马法令;该部管理税收、仓库收入和支出等。,并设有专门负责军费使用的军需局;工业部负责“建造和平衡军事装备”,它负责火药的储存和分配以及军舰的建造和修理。它下面有一个制造仓库,专门从事冶金制造。关于后勤管理的三点意见经常是军部转发,皇帝的旨意也是军部传达。太平天国以后,地方势力逐渐增强,中央权威被削弱。到了清末,中央后勤管理体制发生了一些重大变化:由于洋务运动的发展,主管洋务的宰相衙门也主管了相当一部分后勤事务,如海关、铁路、邮电、兵工厂等,都涉及到军事后勤条件的改善和进步。随着三部地位的下降,地方督抚的军事力量和财力大大增加,在军事后勤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这对战时部队的统一后勤集疏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太平天国以后,除了中央后勤组织指挥体系外,军事后勤组织体系也发生了较大变化。陆军主要体现在湘军和淮军,海军以北洋水师为代表。

1,湘淮军军事后勤组织指挥系统

湘军和淮军是晚清最重要的军事集团,对近代中国的军事、政治和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为了镇压太平军,曾国藩组建了一支新型的地主武装——湘军,其选将、招兵、操制、缴玺等制度与绿营大相径庭,而且还配有洋枪,开创了晚清“兵将有之”的先河。从太平天国到甲午战争,军队延续了湘军和淮军的体制。

湘军和淮军的后勤机关是粮台。湘军和淮军有两个机关,一个是主力士兵的营部,一个是主力士兵的粮台。有八个粮站:文案站、内钱站、外钱站、军械站、枪械站、侦缉站、审讯站、编辑站。粮站有宰相事务委员,掌管事务,各部门指派委员负责。其主要任务是将多方筹集的粮食和军械通过水路或陆路运送到前线,分发给各路湘军。粮台制对应湘军士兵特点,由曾国藩直接下令。在战斗过程中设置了前敌、后敌粮台和转运局,使粮台各部门职责更加明确,提高了效率。淮军效仿湘军,在交通要道中心设置粮台,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起义中发挥了重要的后勤作用。

就后勤人员而言,就是长夫制的建立。1854年,曾国藩首创长夫制,即在军营中专门设置后勤人员承担军事杂务,并规定“营官、副职共48名长夫。”有30名队长携带火柴棍、药品和所有军装。.....以上各项有180个丈夫,一个营500人,每100人有36个丈夫。“这在一定程度上分离了战斗人员和后勤人员的职责,有利于提高战斗力,保持后勤保障的及时性和高效性。可见,总司令只是一个与营垒有关的人,不在正式编制内,是“丈夫”而不是“士兵”。长夫制度是曾国藩首创的,被其他军队效仿。王先生评价说“长期夫役的性质很像现代工程师,但还不完善。就中国的军事体制而言,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湘怀之军有长夫,应该是中国特种工兵的起源地。”这可以说是对一个长期丈夫的重要性和他的任务范围的最好诠释。

在后勤系统方面,湘军也是严谨有效的。曾国藩的军饷券影响到了咸丰至同治间东南各省的雍营,后来的淮军和袁世凯也采用这种军饷券进行小站练兵,只是稍加修改。陆军的工资章确立了工资和粮食配给制度:营级军官、副手、医生、工匠和勇者的工资和粮食都有详细的评级,并设置了限制。官员无论大小,月薪多少,长夫多少,都取决于带的兵的多少。这种制度的优点是:与绿营相比,增加了士兵的口粮,使士兵能够集中精力进行作战防御,养一兵换一兵;防止滥用,用它来保持诚实。湘军到同治元年,12年,人员12万,军需不足3000万两。咸丰三年前的两年,绿营只有9.7万兵,花了2512万两军需,可见建立军需限额的效果。

2.北洋水师的后勤组织与指挥系统。

如果说陆军后勤体系的进步主要体现在湘军和淮军,那么海军的后勤改革则集中体现在北洋水师的建设上。1885年增设海军事务总理公署,优先发展北洋水师,装备了外国先进火炮,舰艇也进行了调整和加强。北洋水师是新式的现代化海军力量,作战方式与旧海军大相径庭,物资消耗也极其惊人。它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和机械厂在操作和维护。李鸿章认为:“当务之急是提高薪水、训练将领、修船、制造器械、铸造军火、安装天线、储存军事装备,而这其中,模仿西方方法的人十之八九,尤其是精于管理奥运会的人.....,所以有清讼局、发审局、护甲局、水利局、集资局、交通局、厘金局、征信局等等。海防方面,有训练、保障、军械、机械制造、电报局、船坞工程等局,还有营部、海军师、军事装备学校、医院、煤厂,使任务能不耽误地完成。”他强调从地方到军队的军费、军械、电报、码头工程等后勤机构建设,还阐述了李鸿章的近代军事后勤思想。1888年,《北洋水师章程》颁布,适应了近代海军建设的要求。它是海军军事体制改革的先行者。关于北洋水师的后勤体系建设,提出“路背后的水师”包括负责舰船和旅顺口铁甲石码头维修的船厂、负责军舰所有装备的购置和购买的船机局、大沽木船厂和海军军饷。

可以看出,甲午战争之前,北洋水师就已经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备的后勤机构,这是中国军队在后勤现代化方面迈出的第一步。每个物流机构专门负责一个岗位,其运作必须基于一定的组织规则。各营局调拨军械时,都要先向北洋大臣要,然后督察长给军械局发文,再由军械局交给转运局接收,运至军械局。军械的分配情况应按季度向北洋大臣报告。

二、后勤保障体系

后勤保障系统是为军队提供物资供应、修理、运输和医疗的系统。另一方面,后勤保障系统影响着后勤物资建设和供应的制度来源,它与后勤组织指挥系统相互配合,使后勤建设和军事行动形成内在联系。

1,材料供应保证

物资供应担保分为实物担保和资金担保。武器装备是物资保障的核心,在军事后勤建设中处于最重要的地位,对清军作战能力的提高和军队体制的改革起着推动作用。总的来说,在后勤建设上,清军走了一条从外购到仿制、自制的道路。在冷兵器和旧火器时代,武器装备的生产、储存、运输和修理都是由国家作为一个整体来完成的。19年60年代以后,清军对外来枪支、洋枪、洋船的需求逐渐增加,但又没有生产能力,只好购买、借用。1862年,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开始造枪。1868年8月,江南制造局建造了中华第一号汽船,命名为“天极号”。至此,中国现代武器装备经费开始走上自主可控的道路。此后,江南制造局、金陵制造局、天津机器制造局、广东制造局、湖北枪厂等近代军械企业相继成立。随着国防工业的发展,清军在武器装备现代化和海防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1888年,北洋舰队正式成立,舰艇吨位已经成为当时世界上令人瞩目的海上力量。但由于外购和自制并存,从不同国家购买,仿制不同型号的枪支,配件难以兼容,造成维修和补给困难。甲午战争清军的武器装备保障可以说是型号混杂,质量低劣,数量不足。经费保障包括军费的筹措、分配、交换、储备和消耗。军费开支的方式直接反映了军事现代化的进程:太平天国以前,军费主要是军饷;太平天国以后,大量军费用于现代武器装备的配备,军费只占很小比例。资金的保障与国家财政制度密切相关。与近代以前相比,清政府最大的财政变化是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地方集资”制度的兴起。太平天国运动前,军权和涨薪权由中央政府控制,俸禄由住院部统一发放。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湘军、淮军、连军因势而起。由于中央财政危机,将军们就地筹款,形成了兵临城下的局面,清政府逐渐失去了对军权的控制。“行军时,必须亲自涨工资,不能以他人为食。”这样,诸如提高薪水、训练军队和制造机械等事情都由各省省长决定。督抚专制权力不仅在晚清政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对后勤体制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不仅使清政府难以扩大筹集军费的渠道,也难以真正实现后勤指挥的统一。

从偿还来源的类型来看,税收是清代中前期军费开支的基本来源。到了洋务运动时期,由于购买先进的武器装备和建立军事工业,费用不断上升,军费的筹集方法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偿付的主要来源是地丁、曹征、盐政、关税和厘金。没有前两者的变化,如食盐政策的增加,因进出口贸易额的增加和税率的变化而增加的关税收入。厘金已成为各地不可或缺的重要军费来源。湖北局的设立始于咸丰五年,两年之内,仅襄阳局就征收1.4万余元。湖南先于湖北设局。由于曾国藩的努力,从1855年到1864年,湘军基本形成了三大饷源基地,即江西鸭梨、湖南东征局坂里、广东李越和厘金,成为湘军最稳定、最主要的饷源。

2、交通和通信保障体系

清军在运输转运系统上也有很大进步。近代以来,随着以轮船、火车为工具的现代交通方式的采用,传统交通方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曾国藩在湘军中建立水师,平时携带作战物资,战时作为水上攻击。此后,经过反复论证,终于建成了几条铁路。加上台湾省铁路,从1881-1894这十三年间,仅铁路就修建了300多公里。铁路在陆路运输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驻扎在各省的八旗和绿营所使用的军需物资主要依靠人力和畜力,其进步无疑是革命性的。

在通信方面,65438年至0886年,中国电报局分为北洋电报局和电报商局,盛宣怀任电报商局总经理。事实上,他一直负责中国电报的大局。电报总局下辖沿线几个分局,每个分局都有局长、办事员、报务员、工匠等。分局下设有传达室和沿途巡逻室,指导绿营人员巡逻。1879李鸿章试点天津至大沽间电报局,为实验性军事专线;于1881开通的金沪线全长3000余里,是中国第一条长途电报线。虽然其管理模式是官方和商业的,但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国防和军事价值。但由于资金有限,中国电报线路只有陆线没有海线,陆线容易受到天灾人祸的破坏,这一点可以从甲午战争中得到印证。

三、影响及分析

鸦片战争以来,西方的强炮不仅震撼了中国人的思想,也改变了战争的方式和进程,对军事后勤提出了与冷兵器时代完全不同的要求和挑战。应该说,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的军事后勤建设的成效,与近代以前相比,有了长足的进步。首先,后勤专业化程度加强,后勤逐步脱离军队。不仅建立了专门的后勤组织,后勤人员也与战斗人员一起履行各自的职责。比如湘淮军的长夫制,北洋水师的后路局。其次,现代物流组织保障体系初具规模,如粮台、转运局等。在后勤支持方面:

第一,军事工业的建立和发展,为军事武器装备的现代化提供了保障,触动了社会的基础工业。

二是军费来源拓宽,保证了现代化军队建设的巨额开支。

第三,现代交通和通信手段在军事后勤保障中的应用。正是由于这些现代化的进步,清政府才有了配备了一定数量洋枪的湘淮军和新兴的北洋水师,比绿营更适应现代对外战争的需要。甲午海战中的黄海之战是中国海军以现代方式进行海上作战的典型例子。在陆地战场上,也出现了步、骑、炮、工协同作战的情况。

甲午战争是对近代以来清军建设的一次全面考验。它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战略上讲,甲午战争是中日两国综合国力的较量。它的失败是由于政治和经济因素,但其直接原因仍然是军事方面的,说明战前的军事后勤体系仍然存在许多缺陷:

首先,这也是最致命、最分散、最无效的命令。因为各个系统的军队都是靠自己发工资来维持部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自己的军事后勤建设,所以表面上看,每个军队内部都设立了很多后勤部门,但是一旦大规模战争来临,就会出现协调不力,各自为政的被动局面;军队很多,很多命令都是相互隶属的。中央军事后勤系统和军队后勤系统权责重叠,缺乏自上而下、强有力的后勤指挥机关,这一点在甲午战争清军的迅速溃败中得到证实。

二是机构设置不全,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后勤保障不畅。甲午战争期间,军粮和火器未能及时到位是清军战败的重要原因。

第三,洋务运动虽然对清军武器装备现代化起到了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但由于科技水平落后,基础工业不发达,武器装备、交通通讯不能满足现代战争的需要,无法为军工企业提供优质原材料。

第四,后勤系统和西方后勤系统还是有差距的:长夫还是夫,不是兵;另外,按照西方的军事体制,一个万人左右的作战单位应该有自己的后勤部,中央有一个总后勤部,协调各军区后勤机构,进行宏观部署。但由于清朝中央权力的衰落,军用物资的分配被地方和强大的派系所控制。这些缺陷让清军在甲午战争中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清政府决心改革军事制度,新的军事后勤制度有了改变的机会。

军事后勤体制改革既受当时人们思想水平的影响,又受国家军事体制和国家经济体制的制约。宏观上,军事系统是国家组织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后勤系统是军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物流系统也会受到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等综合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换句话说,中国近代军事后勤体制改革不仅仅是一个军事问题,还受到晚清政治、经济和思想状况的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