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瑞塘河桥梁介绍
中国古代桥梁的历史是从木到石,从梁到拱的发展过程。温瑞塘河流域现存的古桥多为石梁桥,无木桥痕迹,石拱桥较少。建于宋代的石梁桥保存完好,包括位于仙岩镇深澳村甲龙溪上的祠堂桥、位于瑞安东门轮船码头的白岩桥、位于潘桥村潘桥河上的仁寿桥、位于郭溪镇任桥村草埭河上的任桥。曲溪河上的红桥和竹桥(原为竹结构)都是木结构。由于多次水毁造成的桥梁承重需求和人车快速增加,红桥进行了搬迁改造,现在都是钢筋混凝土结构。
温瑞塘河上的古石梁桥,桥墩一般由3至5块方石并列而成,有的用石块组成菱形桥墩,如澎湖桥;桥孔有单孔和多孔,多孔一般为3孔、5孔、7孔等奇数;一般桥面铺纵向石块,挖横条纹或斜条纹或几何图案,增加摩擦力,方便行走;一般有栏杆的是青石板和青石盖的莲花柱,也有造型精美的鸟兽雕像,如瓯海的潘桥。
大小不一、风格各异的古桥,是瓯越先民用勤劳和智慧创造出来的。它们是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是水乡文化的缩影和代表之一,是唐河上不可再生的独特文化景观。除了唐河少数古桥保护程度较高,并刻有简要说明外,大部分古桥的状况可以说是岌岌可危,处于一种自我毁灭的脆弱状态。几年前,在汤河源头的上河乡一带,你还可以看到几座古桥的魅力,如溪头街的汤高桥、埭头村的下甸桥、石柱门的江安桥、乔林村的蜈蚣桥等。然而,经过几次山洪暴发和河道拓宽工程,这些古桥已经消失了。随着城乡建设的快速发展,原本就稀少的古桥以更快的速度在我们眼前消失。
清代女诗人范雨翔有诗说:“小桥慢走,春风暖卖箫。突然,我被后面来的游客吓了一跳,退到了垂柳里。”真希望这样迷离迷人的风景能永远保留下来,不要渐渐成为遥远的记忆梦。
下谢桥因位于娄桥街道下谢村而得名。条石结构,9孔,长55米,宽2.2米。据记载,原来桥旁的青石栏杆相互支撑,现在青石栏杆早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钢管栏杆,石板桥面已经铺上了混凝土。这座桥是会昌湖水系现存石桥中跨度最大的一座古桥。
潘桥,原名仁寿桥,始建于宋代。位于潘桥镇潘桥村,隔着潘桥河。东西走向,石结构,3孔。桥的两边是青石板和青石柱,桥中间的栏杆柱上有四只雕刻精美、栩栩如生的狮子。桥上有三块石头连起来的桥板,对于一座大桥来说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是瓯海比较完整的宋代古桥。桥西端有两棵古榕树,枝叶繁茂,蔚为壮观。
澎湖桥位于郭溪镇白塔厅。桥旁原有白砖塔,俗称白塔,又称白塔桥或白塔寺桥。过,3孔,石结构,墩比较特殊,用石块堆成菱形。中洞西侧桥板上刻有“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重建”字样。这座桥是郭溪现存唯一一座仍保持原有风格的古桥,这可能要归功于厚重坚实的桥墩。
祠堂桥位于仙岩镇深澳村甲龙溪上。始建于北宋大观年间(1107—1110),为三孔梁石桥,南北向跨度,长11.25m,宽1.35m..桥墩每个接头处绑三根方柱,上端用盖梁石系牢。中孔桥板外侧刻有建桥日期和出银者姓名,桥柱上刻有“石匠孙安”字样。又并排修建了一座平坦的水泥桥,以满足交通的需要,这也为祠堂桥的保护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青宁桥位于白象街,南白象街。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石结构,3孔,长17.5m,宽2.1m。桥两端有六七级石阶,桥两边设青石栏杆,方莲花柱。虽然岁月的洗礼在古桥上留下了斑驳的痕迹,但基本完好无损。
任桥位于郭溪镇任桥村,隔草岱河。据桥柱上镌刻的“十二真母”考证,该桥建于宋代。南北向,石结构,4孔。奇迹般的,桥的中间边长了一棵树,树根紧紧的卡在桥板和桥墩之间的缝隙里。树的高度只有1米,树上的叶子屈指可数。但是不要小看这棵树,它很老了。一位坐在桥边晒太阳的84岁老奶奶说,这棵树小时候就是这样的。据说有了这座桥,树就会长起来。它不会长高,也不会死。还有一个当地的习俗。每年端午节划龙舟的时候,龙舟下水的第一天,一定要划到桥下摘几片叶子。据说小树不仅能让龙舟快速划行,还能保平安。被剥去叶子的小树很快就会长出新叶。人们把桥上这棵小小的老树视为神物,寄托了许多美好、吉祥和希望。
吉福桥位于熊茜迪奥底部的石马甸寺前,横跨熊茜,又称石马甸桥。石头结构,3孔。桥墩很有特色,用鲳鱼形状的条块垒成,结实牢固。长14m,宽1.7m。石板侧面刻有“吉福桥”、“清正月吉日重建(1793)”等铭文。可想而知,它建造的时间要早得多。
马桥位于潘桥镇马桥村,又名邓云桥,横跨潘桥河。据记载,建于同治年间,东西走向,石结构,5孔,长24米,宽1.6米。现在这座桥已经拆迁,重新修建另一座公路桥,只留下东端的桥墩,旁边是一棵大榕树,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曾经的沧桑和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