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斯理宗的历史演变

19世纪

19世纪,美国卫斯理教派迅速发展。然而,关于奴隶制和宗教制度的争论导致了教会的不断分裂。黑人信徒因反对种族歧视退出美以美协会,分别于1816和1820年分别组建了非洲卫理公会圣公会和非洲卫理公会圣公会。1830年,一些为信徒争取更多权利的神职人员和信徒退出了美以美协会,组建了卫理公会新教教会。1844年,主要由于南北双方在奴隶制问题上的对立,美以美学会分裂为北方美以美学会和南方监察委员会。1870年,有色卫理公会从后者分裂出来,现在叫基督教卫理公会。20世纪以来,各大教会之间的差异逐渐缩小甚至消失。1939年,美国,以色列和美国,南方监理会和美国总会共同组成了卫理公会。与英国卫斯理宗一样,美国卫斯理宗也非常重视传教工作,传教范围包括墨西哥、古巴、朝鲜、日本、中国、印度和非洲。美国卫理公会在中国的影响力远远大于英国。

20世纪

在世界卫斯理教派的战后发展中,美国卫斯理教派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20世纪70年代是第二阶段。

第一阶段,美国卫斯理教派发展起来。以美国最大的卫理公会为例:1950-55年信徒人数增长约4.3%,1960-65年增长约3.3%。其成员在种族、地域、社会阶层上分布广泛,因此被视为具有代表性的美国教会。其工作重点是:处理和解决民族关系。北方美以美协会和南方监事会在1939合并时,双方达成协议。在新成立的卫理公会中,黑人教会及其地区年会形成了一个单独的管理体系,被称为中央管辖区,与其他五个按地区划分的白人教会管辖区平行。这其实是一种种族隔离的制度,一般认为是北方教会为了寻求统一而对南方教会做出的让步。

随着20世纪50年代美国社会反种族主义运动的高涨,特别是美国最高法院通过消除公立学校种族隔离的法案后,卫斯理教派内部反种族隔离的呼声日益强烈。卫理公会实行的制度成为斗争的焦点。教会公开支持最高法院的决定,并表示会贯彻执行。但在如何处理中央管辖权的问题上意见不一,北、东、西三个教会区的年会相继表示支持废除。然而,南方的地区年会及其大部分教会以给予黑人更多自治权为由,要求保留这一制度。从65438年到0956年,卫理公会全国大会决定以合理的速度废除教会内部一切形式的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具体措施是允许中央管辖下的黑人教会及其地区年会在自愿的基础上并入其所在地区的白人教会管辖,直至最终废除中央管辖制度。到1960年,只有6个黑人教会并入白人教会管辖,直到1968年全部合并,中央管辖正式废除。这是美国卫斯理在战后争取种族平等的伟大胜利。然而,在卫理公会内部,黑人信徒在教育事务上仍处于相对无力的地位,种族平等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此外,其他美国卫斯理教会也在不同程度上为消除种族隔离和歧视做出了努力。三个黑人教会:黑人卫理公会、黑人卫理公会锡安教会和基督教卫理公会也在60年代中期开始对话,加强团结,争取自由和平等。这一时期,美国卫斯理宗的海外传教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强烈要求教会独立。他们越来越不满美国卫斯理教派是宗主,自己只是处于从属地位。经过努力,缅甸、古巴、印度尼西亚、利比亚、巴基斯坦等地的卫斯理公会相继获得自治。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美国卫斯理信徒数量减少。教会中的神学保守派和自由派争斗已久,趋势是保守派逐渐占上风。其中以美国最大的卫理公会团体联合卫理公会最为突出。从1965到1970,协会会员减少3.2%;从1970到1975,下降了7.1%。20世纪80年代开始缓解。原因是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自由主义在美国教会的影响力下降,保守主义思潮上升。联合卫理公会向来以多元化为特征,包含不同的神学流派和政治观点,成员民族成分复杂,地域分布广泛。这种很好的收纳兼容因素,一直让教会有一种温和的自由主义色彩。1972年,国民大会通过了关于信仰的声明,明确肯定了神学多元论。体现了教会内部各派系和解的意图。但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情况发生了变化。在联合卫理公会,福音派保守派的力量正在增长。他们指责自由派控制了许多教会机构,这些机构背离了教会经典和约翰·卫斯理的教义。他们组织了以南方各州为基地的“福音运动”,从1974开始积极活动,试图影响教会总理事会的决策。保守派还批评教会忽视信徒的福音活动,导致传教工作萎缩。他们要求将一些宗教神学院交给保守派,他们还与其他教派的福音派建立了密切联系。与保守派的攻势相比,自由派散漫且缺乏进取精神。然而,在70年代,虽然联合卫理公会的自由派和保守派之间的斗争日益激烈,但保守派并没有获得明显的优势。以1976的总会为例,保守派和自由派就如何看待在教会公开宣称同性恋倾向的人进行了一场较量。前者主张严厉批判,禁止同性恋受戒;后者声称一个人的为人行为不应该阻止他成为牧师。最后,这一次大会基本维持了1972在这个问题上采取的立场,即不干涉个人的合理权利,但申明授予同性恋者神职是不合适的。

80年代,保守派攻势更加猛烈,平衡被打破。在保守派的压力下,1984的总会同意修改1972的信仰声明,强调禁止同性恋者担任神职。这表明保守派占了上风。此后,保守派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他们公开鼓吹反对教会的多样性,认为这是教会对群众失去吸引力的根本原因。1988的大会突出了保守活动的成就。

其决议是:

1.批准新的信仰声明,改变1972所强调的神学多元论立场并在探索真理中给予圣经、传统、经验和理性同等地位,宣布只有圣经才是信仰的最高权威。

第二,恢复《新赞美诗集》中部分诗歌对上帝阳性代词的使用。

第三,坚决声明教会禁止任命同性恋者,反对以性别选择为由进行节育和堕胎。

这些决定表明保守派有能力影响教会的方向。联合卫理公会正在失去它的多样性和宽容性,变得越来越福音化。当然,教会的传统特征不会在一夜之间消失,自由派的影响也不会在一夜之间消失。在强调圣经权威的同时,新的信仰声明仍然承认传统、理性和经验在圣经的解释和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不公开排斥教会中已有的神学思想,如黑人神学、妇女神学等。1988,大会成立委员会继续讨论同性恋问题。这些都被自由派视为希望之地。妇女争取完全平等的斗争也说明了这一点。自1956任命妇女为神职人员以来,截至20世纪70年代,已有近1000名妇女在该教会任职。她们活动的主要目标转向呼吁任命女性主教、教区主任、神学院院长和宣传女权主义神学。

在其他一些社会问题上,联合卫理公会内部意见比较一致,没有因为派系之争而产生分裂。该协会在传教活动中倡导正义与和平的政策,要求改变社会中存在的贫困和压迫;呼吁裁军,维护世界和平。二战后,从全球范围来看,卫斯理教派相当活跃。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其活动有以下特点:

(1)世界卫理公会联合会召开了多次国际会议,以加强教会间的国际联系和团结。

(2)开展国际传教活动,协调当地教会的传教工作,扩大对青少年的影响。例如,英国卫斯理学校鉴于战后国家经济发展的特点,重新强调在产业工人集中地区传教,重点是下层阶级,尤其是青年工人,以遏制世俗主义对青年工人的影响。

(3)积极发展与其他教派的联系,参加普世团结运动,特别重视与世界基金会和天主教会的关系。印度的卫理公会和英国卫斯理教派尤为活跃,两者都寻求与其他教派联合。

⑷密切关注国际社会面临的社会和政治问题。世界卫理公会多次主张建立没有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的督会。反对战争,呼吁尊重人权。例如,南非的卫理公会一直反对种族主义,拒绝在教会中实行种族隔离。

(5)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教会正在走向自治和独立,这是战后卫斯理教派发展的重要趋势。风起云涌的民族独立运动使亚非拉国家的卫斯理教派逐渐摆脱了英美教会的控制。

20世纪80年代,世界各地的卫斯理教会积极加强与以世界卫理公会联合会为中心的联系。主要的社会活动和职位是:

第一,坚决反对南非的种族隔离制度,呼吁各国进行经济制裁;

2.反对战争和核武器威胁,呼吁停止核试验和部署核武器;

第三,倡导消除贫困、吸毒、犯罪和侵犯人权等社会弊病;

4.批判西方主要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要求改变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

世界卫理公会作为卫斯理教派的世界组织,体现了该教派在普世教会团结运动中的热情。卫斯理宗与天主教会、路德教、改革宗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