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河北、河南、安徽三省分别从保定、开封、安庆迁到石家庄、郑州、合肥?
10月28日,1968,65438,郑维山、李雪峰联名向毛泽东、中央发出《北京军区关于成立河北省革命委员会的请示》,建议在成立河北省革命委员会的同时,将省会由保定迁至石家庄。理由是“石家庄的文革走在全省前面,工人阶级比较强大,可以形成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第二天,* * *中央委员会、国务院、中央军委和中央文革小组发文批准郑、李的报告。河北省省会在中央酝酿天津直辖市的1966年4月从天津迁回保定。为什么天津还有一个河北工业大学?
郑州的地理优势使其成为新的省会。
河南省会为什么“放弃”开封,“相中”郑州?53年来,一个流行的说法是,郑州有地缘优势——京广、陇海铁路在此交汇,交通枢纽地位在全省所有城市中无与伦比。这种推测在官方档案的各种记录中得到了证实。
1952年8月5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报请中南军政委迁都。这份简明的报告阐明了搬迁的原因:
“鉴于河南省将设在开封市,开封市位于该省东部,不便指导全省工作;郑州是中原的交通枢纽,是全省的经济中心,未来发展前景特别大。如果省会迁到这个城市,对全省的工作指导和上下联系都非常方便,对这个城市的发展也大有好处...为此省人民政府第十三次会议和省咨委常委会第十次联席会议一致通过,决定将省会迁至郑州,设立省建设委员会。在省政府的领导下,郑州市将统一进行建设和筹备工作,争取
当年8月18日,中南军政委发出《同意河南省会开封决定迁至郑州》的通知。9月19日,省政府收到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关于同意河南省省会迁都的批复》。
“为什么要把省城迁到郑?总之,方便河南省的工作。郑州地理位置适中,交通便利,除了南阳不毗邻铁路……”1954 165438+10月1,省委第二副书记赵在各部委党组、直属党委、郑州市委领导干部会议上的这番讲话,明确传达了省会要处于交通枢纽的信息。
从省政府上报到中央批复只用了一个多月,河南省迁都的事件就这样确定了。然后,搬家前的大量准备工作开始全面展开。
根据计划,省会搬迁计划在1953完成。为此,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于5月20日1953致函省政府,询问现在是否已经开始搬迁,预计何时完成。之所以未能如期进行,是因为在“三害”期间停了一段时间。
1954年春,迁都成为省委、省政府的头等大事。
1954 2月14晚上7点,省委第一书记潘主持召开省委办公会议,讨论迁郑后的建筑问题;同年5月18日,省委决定成立动迁委员会;8月8日,省委同意组织部关于机关向郑搬迁的安排,初步确定了省直单位搬迁时间表:省邮电局等3个单位当年7月前搬迁到郑;8月有省行等三家单位;省委、人事厅、公安厅、政法委、农林厅、财政厅、计委、军区、河南日报社、广播电台等35家单位6月5438+00至6月5438+05;包括在内的9家单位计划在上半年搬迁至郑1955。此外,干部调整本着“从工作出发,适当照顾夫妻关系,有计划、有步骤地分阶段进行”的原则。
9月23日1954,省委决定分四批搬迁省直机关;同时确定郑州地委及区级机关由荥阳县迁至开封市,办公地址选在省政府大院。到当年10年底,包括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在内的省军区机关近7000人全部迁到郑州。
复杂的开封人都是依附于“省会”的
从1949年3月诞生到1954年10月迁址,河南省委机关在开封待了5个春秋。
虽然时间短暂,但在河南的发展史上,曾经的省会开封所做出的贡献是不会被忽视的。“五年来,开封在物资供应、交通运输、物价稳定、政治文化等方面尽最大努力予以支持”,省委在离开古城时这样评价。
“开封是一座古城,商业基础好,物资供应充足。从这一点来说,郑州永远也赶不上开封。”80岁的开封市经贸委退休干部温久玉,当时从山东来到河南,在开封生活了近60年,对这座城市有着深深的眷恋。“就算是今天,喜欢来开封吃小吃的郑州人不是很多吗?”但他也承认,开封的工业发展确实薄弱。那时候只有几家私营的小烟厂、电厂、面粉厂。到了60年代,开封想上一些工业项目,但比不过郑州...
辉煌的郑州在很多地方回归了开封。
截止1954,10,河南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各厅局、省直群众团体已顺利从开封迁至郑州。
上世纪50年代,安徽的很多省领导感受到了合肥的局限性,有了将省会迁到条件更好的沿江城市芜湖的想法。为了“斩断”这种想法,让安徽的领导安心建设合肥,1958年,毛主席借视察安徽、命名新成立的“安徽大学”之机,以书信形式向时任安徽省委书记的曾希圣明确表示,不同意将省会迁至芜湖!这封信现在就刻在安徽大学南门后面的墙上。毛主席坚持把省会留在合肥,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建国之初,长江以南很多地方都有土匪,西南地区尚未平定,台湾省岛内国民党蒋氏集团一直叫嚣反攻大陆。安徽地处长江咽喉地带的战略十字路口,所以把省会放在一个靠近长江的城市,有很大的战略安全风险。如果长江沿岸战略重镇如武汉、南京等失守,敌人将依托长江便利的交通条件,随波逐流,极有可能在一天之内拿下两座省会城市。在环绕合肥300公里的方圆,东部、南部和西部是山区,北部是平原。也就是说,如果部队在东、西、南设置集结点,合肥是最理想的地区。这里是山地向平原过渡的丘陵地带,地形可以缓冲敌人的进攻,便于发起反攻,并在前进前准备好物资和人员。合肥是作为军事价值存在的。把省直机关和企业定位在合肥,把外地的资源集中在合肥,发展周边县市的基础军工企业,就是为了这个军工目的。整个安徽省就像一个军事泄洪区,一个军事缓冲区。从某种意义上说,合肥成为安徽省会主要是“军事政治”的产物,而没有太多经济发展的考量!
还有就是:
安徽建省后,事实上的省会是安庆府(今属市)。要算安徽第一省会安庆的历史,要从康熙六年七月嘉荫批准设立安徽省说起。但由于当时仍在守地的省官——安徽步骘师,仍驻扎在江南步骘师旧址江宁以南的大葛坊,此时的安庆城充其量只能算是安徽省的临时都城。
说实话,合肥来当省会是战略上的考虑,因为新中国刚成立时的国内外环境并不像现在这么安全,主要是怕战争,作为沿江城市很可能被袭。然后就是老毛来合肥的圣旨。当时他老人家说话就是圣旨。
所以有一定的偶然性,也有一定的历史机遇。现在再打真的没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