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历史名人传》序
科举制度期间,潜江科甲崛起,宗门何仪。世人曾赞誉潜江为“人文第一名”。据史料记载,仅明清两朝,考上潜江的举人就有265人,贡士399人,进士63人(这只是此前光绪五年《潜江县志》记载的数字)。元代有个翰林学士林世渊;宋朝270多年,湖北只有11个状元,而潜江有一个状元。发现明清时期潜江人有112人,有262种著作出自清代最后一位入潜江的学者、著名史学家甘之手。明万历年间常州知府欧阳东风撰写的《释法》被载入《明史》、《艺文志》。明代刑部尚书刘若金所著的《李时珍本草纲目》已成为我国两部著名的古代医学著作,于2005年由中医古籍出版社再版出版。《四库全书总目》收录了明代名臣范所著《春秋经选》。
潜江这片沃土不仅是文人雅士的聚集地,也锻造了一大批名臣、清官、圣贤。客观来说,封建科举制度培养选拔了一批官员,但这些由孔孟和儒家培养出来的人大都是历史精英。作为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工具,在实现了“读书做官”的愿望后,大多是兢兢业业的官员,为人民、为地方、为民族勤勤恳恳地工作,如兴修水利、冤狱、抵御外侮等等。尤其是潜江人自古以来就勤于此业,人民淳朴,还文艺。“村民们对自己的晚年一无所知。害怕政府,没人敢拒绝。宁饿死不匍匐”(载康熙《潜江县志》)。这种风尚不仅造就了一大批在国外为官的潜江人,他们能够恪尽职守,努力为民,注重名利,鼓励廉洁,而且也使其他许多在潜江为官的人有了突出的政绩,被载入史册。
例如,祖父的叔叔袁运星是潜江袁氏家族的成员,在明朝正统年间开始担任安徽铅山的知府,并在朝廷为官七代。袁运星从家乡退休时,路过鄱阳湖。有些人看到他的船吃水很深,认为他贪婪肮脏。税务人员检查后发现,船舱内有几十块压风浪的石头。明朝万历年间,元的曾孙奉诏出使楚国。他拒绝接受楚王赠送的黄金。楚王被他的清廉所感动,在大别山通往京师路的一个驿站边上为他建了一座“阙金阁”,题词“郑君冯晴”,为世人所铭记。再比如明朝郑德时期的交趾按察使褚昆家,他也是七世同堂的官员。他的曾祖父褚金忠在福建沙县去世,剩下的官俸只够买一口薄棺材送葬。他老婆孩子没钱回潜江。他的弦孙是初学,是明嘉靖年间,也就是陕西周知(今彬县)年间。致仕回潜的时候也在轻型车上,车上只有几箱书。再比如清朝康熙年间的知县王有旦,原籍山西合阳(今合阳)。他在潜江重建儒学,修订潜江县志,新建“状元坊”,感动了潜江自称“亦庄花农”的隐士朱世尊,使他“出山”了。结果王知府为官表现突出,一举升官为户。
近年来,我研究了古今版的《明统志》、《清统志》、《中国人名大辞典》、《湖广通志》、《康熙潜江县志》、《光绪潜江县志》、《潜江藏书》、《乾隆荆门县志》、《光绪荆州县志》。现代版本的《史记》、《中国历史大辞典》、《明清文人志》、《湖北郑文》、《荆州地方志》、《潜江旧闻志》、《潜江县志》、《潜江市志》、《天门县志》等。从这些古今书籍中,我发现,潜江的历史长河中,人才辈出,潜江的历史星空。而史书和旧志中对这些人物和事件的记载,都是没有标点和分段的深奥文言文,而且零散不全,让大多数人感到不解和气馁。
以史为鉴,以高管育人,以老为鉴,开拓未来。在信息社会时代,我们也要礼让祖先,尊重对待优秀传统文化;用虔诚的心审视研究历史上的圣贤名人。为了让这些古纸中的历史名人活起来,让人们在没有参考书的情况下了解他们,让他们的官绩、义举、善行得以传承。所以我想重点介绍一下中国历法宝库中的潜江名人和圣贤。我要挖掘中国历史之海中钱江的精妙之处,并向世界传播;我也想让世界更多地了解潜江,让潜江更好地走向世界,让亿万潜江人民有更多的自豪感和荣誉感。我们也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俗话说,铁棒可以磨成针,只要你努力。我准备用两年左右的时间,把选出的100多位历史名人的代表汇集成一本书,让老祖宗的遗产代代相传,激励后来者见思齐,激励他们奋进,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