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窑,青瓷之源。德清窑

一、德清窑旧识德清窑的记载最早见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小山藤雄撰写的《志纳青瓷史稿》,其中将德清古窑与余姚上林湖等窑一起列入越窑系列。1956年5月,浙江省文管会王继颖等人对德清峤山窑址进行了调查和试掘,发现并记录了戴家山和成山两处同类型窑址。他们将收集到的瓷器标本和各种窑具与越窑产品进行对比后,发表了《德清窑考察札记》一文,认为德清窑的年代在东晋以后,这就是“德清窑”的概念。1974期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朱在大陆果园和余杭县馒头山发现了德清窑两处窑址,打破了德清窑只位于德清地区的认识,一定程度上凸显了古窑址考古类型学中“窑系”的文化概念。所以一般认为,德清窑的范围是:以德清为中心,包括余杭、湖州的浙北地区。遗憾的是,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初的20多年间,除了余杭的两处窑址,德清窑的相关考古几乎没有新的发现和突破。1982版《中国陶瓷史》对德清窑的定义是“德清窑是一种既烧黑瓷又烧青瓷的窑,主要生产黑瓷”“德清窑的烧造历史不长,东晋到南朝初期,* * *一百多年”。

二是考古调查的新发现

随着近几十年来两次大规模的文物普查和省内外考古部门的多次专题调查和考古发掘,共发现各时期窑址65,438+000余处,其中夏商至春秋战国时期的原窑址70余处,东汉至隋唐时期的原窑址20余处,为研究德清窑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丰富了德清窑的外延和内涵。各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窑址如下:

1商代南山窑遗址

南山窑址(原名老鼠山窑址)位于湖州市青山乡老鼠山,在德清县武康镇以北约20公里处。窑址所在的山头海拔只有16米,坐落在东苕溪河畔。2010年3月至110年3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窑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800平方米。窑址里有丰富的遗迹。* * *揭示了三个窑址,出土了大量原始瓷器标本,以及一些可能用作窑具的器物。原始瓷器标本以豆类为主,有一定数量的芦苇、雕像、壶、盘、碗、壶等器物。大部分器物细腻牢固,但瓷胎仍含有一定的杂质,釉层极薄,色泽不均。从发掘资料来看,南山窑址是商代烧制几乎纯原始瓷器的窑址,最早可以达到商代早期。窑址地层堆积丰富,窑址保存完好,产品瓷土作胎,人工施釉痕迹明显,器物演变序列清晰。这是迄今为止发掘出的最早的原始瓷窑遗址。(图1,图2)

2商代水洞坞窑址

水洞坞窑址位于德清县武康镇龙胜村东山自然村水洞坞,亭子桥窑址北侧,与亭子桥窑址同属一个山头。窑址呈东西向分布在山上,南北宽约20米,东西长约50米。地面标本分布面积约1000平方米,原生堆积厚度约0.3-0.5米。采集的标本为益碗、波纹碗,器物均绘有青釉,形制规整,胎质坚牢,呈灰色。这个窑址是2009年3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德清博物馆进行的古窑址调查中首次发现的,并进行了局部试掘。表层土壤下面是战争

中国时期,窑址堆积层被商代窑址堆积和商代隆尧遗迹叠加。从商代地层出土的遗物来看,这是一个以烧制印花硬陶和少量原始瓷器为主的商代窑址。壶是印纹硬陶的主要种类,表面印有云雷纹,印纹浅而密。少数印有花纹的硬陶,表面有透明薄釉。原始瓷器有少量高柄豆,表面涂淡蓝釉,釉层很薄。这是德清县首次发现商代原始青瓷窑址,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图3)

西周至春秋时期的火烧山窑遗址。

火烧山窑遗址位于德清县武康镇龙山村。是烧制西周至春秋时期原始青瓷的古窑址。窑址于1984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发现,分布面积约2000平方米。2007年3月至5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故宫博物院、德清县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近900平方米,揭露窑床3处,灰坑10余个。裸露的窑址遗迹清晰可见,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烧制原始青瓷的窑址遗迹。出土器物多为原始瓷器,也有少量窑具。原始瓷器产品丰富,主要是碗,包括盘、罐、壶、碗、盖,以及类似青铜的鼎、毛、芦苇等。还有各种装饰图案,如云雷纹、钩环纹、水波纹、S形纹、锥齿纹、绞索纹等,与同时期的青铜器相似。装饰手法包括人物刻画、模具印刷、堆叠和粘贴。多数产品釉色好,造型规整,部分器物纹饰复杂。火烧山窑遗址是唯一已知的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的原始瓷窑遗址,揭示了属于隆尧的窑床遗存,填补了中国陶瓷史的空白,为德清黄粉堆、三河塔山及苏南、浙北古墓葬出土的同类器物的起源提供了重要参考。(图4、图5、图6、图7)

4战国时期的亭子桥窑址

亭子桥窑址位于德清县武康镇龙胜村东山自然村亭子桥北。窑址主要分布在山体东侧,面积约1,000平方米。采集的标本有碗、罐、鼓架、句子等。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战国时期原始青瓷窑遗址,器物种类丰富,产品种类繁多。窑址发现于1986。2007年10至2008年3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德清县博物馆对该窑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在发掘中,* * *揭露了7处窑址遗迹,出土了大量原始青瓷礼器和模仿青铜器的乐器,以及各种形制。

窑具此次曝光的七座窑址均建在丘陵缓坡上,平面较长,是一座具有中国南方特色的龙窑。出土的产品标本主要是原始青瓷,以及极少量的印花硬陶。除了普通的日常用具,如盘、碗、杯、壶、杯、盒等。,原始青瓷主要是大量类似青铜的礼器和乐器。礼器的种类有壶形鼎、壶形鼎、豆、壶、三足壶、盘、三足盘、提梁壶、提梁壶、多孔烧瓶、雕像、芦苇、?、罐、三脚壶、剑等。,乐器都是永忠,?于,句爻,鼎,挂钟,挂鼓座。这些器物在形态和大小上与青铜器相似,形制规整,制作精良,花纹精美,胎细致而坚牢,釉色均匀而光亮,产品质量达到了成熟青瓷的水平。发掘结果证明,该窑址是战国时期越国主要烧制高级类青铜原始青瓷礼器和乐器的窑址。其发掘为近年来江浙地区战国时期古墓葬中出土的大量仿青铜的原始瓷器礼器和乐器找到了明确的产地和窑口,如无锡红山贵族墓、德清梁山墓等。(图8,9,10,16,5438+02)

5 ?东汉吴庆山窑址

吴庆山窑址位于德清县三合乡宝塔村吴庆山,村委会西50米的山坡上。地面标本散落面积东西长60米,南北长50米,总分布面积约3000平方米。隆尧遗迹至今还保存着,堆积物中含有大量的残迹、窑具和焖土。2010期间对窑址进行了试掘,收集到的遗物主要有瓷器和原始瓷器。两个型号的装饰图案基本相同。瓷器质地坚实,胎釉结合紧密。胎色为青灰色、灰白色,釉色为青色、青色、青绿色及少量酱褐色釉和黑釉。原瓷胎烧结程度差,釉层脱落,与瓷器相差甚远。两者之比,瓷器30%左右,原始瓷器70%左右。有底座、壶、罐、铃、碗等。装饰图案如下

水波纹、弦纹、网纹、框填纹、菱形纹、窗棂纹、窗帘纹、蝴蝶纹、钉纹、梳齿纹等。产品特征与慈溪上林湖、张子善上虞小仙坛、江苏宜兴丁蜀镇汉窑遗址一致。该窑址是德清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东汉窑址,对研究该地区及相关地区古窑址和德清窑的发现、发展和演变具有重要价值。(图13、14、15和16)

6 ?东晋至南朝时期的小马山窑址

小马山窑址属于东晋南朝德庆窑的代表窑址。它位于德清县甘源镇南门的小马山上。最早由浙江省文管会在1959发现。1982年,德清县人民政府公布小马山窑址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5期间,德清县博物馆配合基建对窑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清理。根据后来的清理简报的详细描述,小马山窑址主要烧制青瓷和黑瓷,出土器物以青瓷为主,约占80%,黑釉瓷仅占20%。有鸡头壶、锅壶、碗、壶、三足砚、盘等。胎质一般比较粗糙,夹杂较多细沙,胎色较暗,釉面不如底。青釉都是用化妆土制成,釉面光滑,釉色重,一般用圆点装饰。黑釉不施妆土,釉层厚,厚釉黑。(图17,图18,图19,图20)

7 ?隋唐时期的书院头、前山等窑址

书院头窑位于德清县洛社镇三村,现为省级文保单位。产品分青瓷和黑瓷两种。主要类型有碗、盘、罐、盘口壶、鸡头壶、盘口四系瓶、高足碗和砚。千山窑址位于德清县洛社镇沙村张家桥千山东坡,属于隋唐德清窑址。面积约1万平方米,堆积厚度1.5米,比较大。2009年7月中旬至9月初,为配合在建的杭宁高铁建设工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德清县博物馆联合对窑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 * *已清理出4处窑址遗迹,其中1号龙窑较为完整,长40米,宽4.7米,是浙江已发掘出的古窑址中最大的。堆放的遗物很多,有碗、盘、灯、罐、壶、枕等。器物釉色为蓝黑,胎为灰褐色。窑有圆柱、饼、珠。(数字21,22,23,24,25,26,27,28,29,30,31)

三、对德清窑的再认识

1 ?点火年龄

德清县房前窑址和前山窑址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大量蓝釉黑釉日用器皿,后期出现了蓝釉褐彩制品。考古结果表明,中晚唐时期德清窑还在大量烧制瓷器,因此可以认为,德清窑的下限应该延伸到晚唐,而不仅仅是东晋-南朝。此外,近年来在湖州南部德清、东苕溪流域考古调查中新发现商周窑址数十处,分布密集,产品质量高,制作工艺精良,证明了当时德清及周边地区制瓷手工业的发展对浙江省东汉德清窑乃至东汉青瓷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这可以说是中国青瓷发展的起源,两者是一脉相承的。

2 ?产品构成

传统陶瓷材料对德庆窑的定义是以烧制黑瓷为主,德庆窑也以黑釉产品闻名。但德清小马山窑址和余杭石马兜窑址的最新发掘结果显示,出土标本数量中青瓷占绝对优势,黑瓷比例不足20%。此外,汉代吴庆山窑址、隋唐书院头窑址及房前所收集的大量标本,以青瓷为主,仅有少量黑瓷制品。因此可以确定,德清窑从东汉到隋唐,既烧蓝釉,也烧黑釉产品,以烧青瓷为主,约有20%的产品为黑瓷产品。

3地位意义

从德庆窑的发现和命名,到各个时期德庆窑遗址的考古发掘,再到近年来对德庆窑起源的原始瓷窑遗址群的发掘和研究,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在此期间,德清窑的定义得到了扩展和更新。特别是近年来,德清及湖州南部大量原始瓷窑遗址的发现和发掘,证明德清古窑业从夏商时期就有开窑烧造,历时两周,汉魏六朝,直至唐宋。虽然中间有零星的缺环,但德清陶瓷烧制的整个历史仍然是完整的、连续的。原始瓷窑遗址群的发现,无疑为研究德庆窑系的起源、发展和演变以及德庆窑系的区域范围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实物证据。正如《第一次瓷器起源研讨会》中所概括的:“商周时期以德清为中心的东苕溪流域的窑址地区,无论是生产时间、窑址规模、窑址产品种类、产品质量,都是独一无二的,独一无二的,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中国制瓷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是中国瓷器的源头。”高度评价了德庆窑在中国陶瓷史上的地位。德庆窑是另一个历史悠久的瓷窑体系,是中国青瓷的源头,是中国陶瓷史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