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如何构建高效的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
1.认真学习新课标,准确把握教材编排意图。
例如,在中国古代史“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的学习主题下,列出了三个内容标准:①了解三国形成的史实;(2)讲述人口南迁和民族交流促进了江南发展的史实;③总结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第(1)项用的是行为动词“理解”,属于最基本的“记忆水平”。“三权分立”是这一时期的重要历史特征,而三国历史是中国历史上最典型的一个时期,表现出统一与分裂的矛盾。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抓住“统一”与“割据”矛盾的核心,这样我们都能把握中国历史上这一重要的历史现象。“民族融合”也是这一时期的重要历史特征。第三项使用行为动词“概述”,属于理解层面,要求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这一历史现象。在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中,采取了“穿汉服”、“说汉语”、“嫁汉人”等措施,帮助学生了解这些措施的实施,从而消除了语言和血缘上的国界和隔阂,对民族融合起到了直接的促进作用。
2.认真分析学业情况,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初中历史学科在教材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中蕴含着知识。历史教师要抓住这一特点,为学生设计预习方案,让学生在对历史故事、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兴趣中预习知识。先做好课堂教学预习,实现学习前置和问题前置,让教师根据“学习情况”做出判断,设置教学环节。课堂通过提问、小组评价、课堂纠错、纠正反馈,一步步实现教学目标。学生通过参与课堂活动和实现目标来获得方法和体验成功,这是高效课堂所要求的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第二,精心组织教学过程,构建高效课堂
1.课堂提问要有思维价值,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在八年级上册《戊戌变法》的教学中,老师设计了以下两个问题来说明变法失败的原因:(1)变法是否得到了皇帝的支持和部分学者的支持而成功?⑵最高统治者光绪皇帝支持的改革为什么会失败?这两个问题的设计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第一个问题看似简单,似乎没有思考价值。其实它的价值在于服务和启发第二个问题。学生可以通过讨论获得“人民没有被动员起来”的信息。课堂提问把知识点变成探索性的问题点和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惑,激发学生积极思考,逐步形成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对教材的分析、总结、推导能力。
2.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形成学生的学习能力。
比如历史教材《大变革的时代》,从题目分析入手,方法要引导学生找到思维的切入点和问题的探索点。时代指的是哪个历史时期?谁是变革的推动者?变革的措施、作用和意义是什么?改变的方向是什么?变革的目标是谁?变革的动力是什么?改变的条件是什么?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最终掌握学习方法,养成学习习惯,形成学习能力。
3.加强课堂活动管理,控制课堂节奏。
曾经听过一位青年老师的《张骞下西洋》公开课。有一个情节是张骞去西域送别汉武帝,让学生上课表演。几个表演的学生忙着打扮和念词。走上讲台后,“汉武帝”的帽子因为人少被打掉了,大家都笑得合不拢嘴。这种班级不紧凑,看似热闹,实则混乱,大大降低了班级的效率。这种“表演”对课堂目标的完成帮助不大,学生从中什么也学不到,甚至会产生相反的效果,耽误教学进度,影响教学目标的完成。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坚持教学目标,使课堂充实有效,突出重点和难点,有的放矢地安排教学环节。
4.教师要敢于“放手”,真正实现高效学习。
我在处理八年级第一册《辛亥革命的成败》这道难题的时候,让同学们分组辩论。在辩论中,同学们不仅得出了成功与失败的结论,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一位同学提出了自己的新观点,“如果孙中山没有给袁世凯大总统的位置,辛亥革命会成功吗?”这个问题问得很好,我立马表扬了这位同学。围绕这个问题,引导学生继续探索,最后落在“反帝反封建任务是否完成”的革命目的上,真正达到讨论的作用,揭示问题的本质。这个问题的提出,说明学生认真思考了这个问题,敢于对历史事实做出假设,这是学生辩证思维、历史遗存和书本的突破,是“开放式”课堂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