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的历史和起源
在中国,玫瑰栽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汉代。《西京杂记》说汉武帝的游乐园里种了一棵“玫瑰树”。在中国玫瑰之乡平阴,早在唐代就有翠屏山僧人种植玫瑰的传说。中国古人可以清楚地将蔷薇属植物分为至少7种:月季花、蔷薇、蔷薇、缫丝花、木香、金樱子和茶叶。“这与玫瑰的名字无关,也与玫瑰的谱系无关。叶子连成千片绿叶,一花双色浅红深红。浪漫相恋胭脂格子,雨露何必私化工?如果没有国香,诗人就被熏到水里去了。”南宋诗人杨万里写下这首《红玫瑰》诗,不仅描写了玫瑰和月季的区别,还描写了玫瑰的枝叶和浓淡的颜色。[14]
从植物特征上看,月季和月季差别不大,但仔细比较后发现两者还是有区别的。玫瑰的茎上密密麻麻布满尖锐的刺,每一朵都只有一朵花,花瓣直立,叶脉深深起皱;而玫瑰比较稀疏,标准的花形是“满芯上翘角”。往往一茎生几朵花,叶子鲜艳明亮。因为原产于欧洲的蔷薇花不多,欧洲人也没有区分清楚。玫瑰、蔷薇、月季在欧洲统称为“玫瑰”(原意为“红”)。事实上,玫瑰有很多种颜色:红色、粉色、黄色、桃色和白色。?[14]?
16世纪以前,欧洲只有玫瑰和玫瑰,花小,颜色单调。200多年前,欧洲人在中国发现了可以一年四季开花的中国月季花。不久,中国的红茶、黄茶、朱砂、月红等月季花传入欧洲,与那里的玫瑰杂交。经过反复杂交和定向育种,育成了许多婀娜多姿的杂交新品种,不仅丰富了蔷薇科的品种和花色,而且解决了玫瑰花一年只开一次的问题。玫瑰的种植很快在全世界流行起来。?[14]?
法国王后约瑟芬促进了东西方玫瑰的结合和发展。约瑟芬嫁给拿破仑后,在巴黎郊区建立了玛尔·梅森花园。在著名饲养员杜邦的影响和帮助下,玛尔梅森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最全面的玫瑰园。从1804开始,杜邦派人去南非和中东采集玫瑰,还派园丁跟随拿破仑远征采集新品种。约瑟芬的玫瑰园世界闻名。即使在英法战争期间,英军也曾包租她的货船运送玫瑰,并派船护送。?[14]?
1789年,约瑟芬玫瑰园的玫瑰种植栽培已初具规模,约瑟芬向著名的花卉图集画家、法国人雷杜德发出了热情的邀请。从此,Reddud一生中最重要也是最漫长的创作过程开始了。他花了20年时间绘制了世界上第一幅玫瑰地图集。图中包含了当时园中的大部分玫瑰品种:古代野生玫瑰(法国玫瑰)、中世纪玫瑰(白玫瑰)以及从亚洲引进的各种玫瑰类型,约有170个品种。这本集“最优雅的学术”和“最美的研究”于一身的地图集,被后人誉为“玫瑰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