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438+从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现代化变革?
这一阶段,洋务派领导洋务运动,迈出了经济现代化的第一步。政治现代化还没有提上日程。同时,由于洋务运动的需要,现代化开始从经济领域向科技、文化、人才教育等领域渗透。
二、总体发展阶段(从甲午战争1895到大革命失败1927)
这个阶段也是最重要的阶段。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和改变社会制度有机结合,中国的现代化前进了一大步。
首先,在“工业救国”的大潮下,以工业化为主体的经济现代化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是甲午战争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阶段,棉纺织业的发展最为突出;第二次是辛亥革命后和一战期间的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其中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
第二,政治现代化取得重大突破。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戊戌变法由其上层维新派发动,立宪派领导立宪运动和护路运动;下层革命派成立了资产阶级政党,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国成为时代潮流,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特别是1921中国成立后,制定民主革命纲领,领导工农运动,与国民党合作,开创了中国现代化的新纪元。
第三,思想文化的现代化有了很大的进步,开始从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转变。主要表现为:西方文化的涌入,“西学东渐”高潮,西学从生产技术领域渗透到思想文化领域。资产阶级改良派主张政治改革和君主立宪;革命派将西方的国家学说发展为三民主义,并在其指导下发动了辛亥革命。激进派大力倡导民主和科学,兴起了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的统治地位,在社会上掀起了思想解放的潮流。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成为新思潮的主流,为中国的社会变革提供了科学理论。
曲折前进的三个阶段(从1927大革命失败到1949新中国成立)
这一阶段,中国的现代化是在极其复杂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历史环境中艰难进行的。国民政府统治初期,从外国人手中夺回“关税主权”,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了经济领域的现代化进程。但国民政府对日寇的退让和对工农的血腥屠杀,影响了政治民主化的正常发展。抗日战争期间,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断。抗战胜利后,美国垄断资本和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联合,把中国的现代化推向绝境。